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总天数、住院总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总天数、住院总时长分别为(1.96±0.21)、(2.16±0.24)、(4.05±0.46)、(8.37±0.91)d,均短于对照组的(3.72±0.43)、(4.38±0.51)、(6.63±0.57)、(11.96±2.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如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直肠癌手术理念的不断改进及吻合器广泛应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明显提高,但吻合口瘘,是结直肠外科,尤其是低位直肠癌中的主要问题[1].预防性的回肠造口作为一种易处理的造口,且能在低位吻合术中达到粪便转流,以降低吻合口瘘相关并发症的技术,而被广泛推崇[1].现笔者将直肠癌前切除术加预防性回肠造瘘术13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回肠造口术预防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201例的病例资料,其中预防性回肠造口87例(试验组),未造口114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死亡的发生率和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试验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2.3%),对照组14例(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肠梗阻4例(4.6%),切口感染5例(5.7%).对照组术后肠梗阻5例(4.4%),切口感染7例(6.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各有43例获得随访,试验组中位生存期为44个月,对照组为39个月。结论预防性回肠造口可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正>为探讨回肠造口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作用,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行Dixon术式(TME标准)的15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探讨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术在预防和治疗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55例患者中,男性102例,女性53例,年龄31~79岁,中位年龄57岁;癌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cm,经术中测量。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4 cm,按是否行造  相似文献   

5.
随着癌症患者的急剧增多,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饮食结构变化、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手段的提高有关。直肠癌根治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瘘术,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造口的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1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对防止癌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78例癌性(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肠梗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一期大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白蛋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肿瘤距肛门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3.19±3.24)d短于对照组的(32.56±4.61)d,治疗费用(4.96±0.73)万元少于对照组的(6.83±0.81)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本组手术前,且观察组白蛋白(48.24±7.39)g/L高于对照组的(44.12±6.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生理、心理、环境、独立性、社会关系、精神支柱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生理、心理、环境、独立性、社会关系、精神支柱评分分别为(17.38±2.62)、(17.4...  相似文献   

7.
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经典术式为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并在腹部建立人工肛门(肠造瘘术),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气,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加强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指导及家庭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收治的54例低位直肠癌肠造瘘口患者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预防性回肠造瘘的应用价值,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行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行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预防性回肠造瘘。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加用预防性回肠造瘘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患者吻合V1漏发生率为16%,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预防性回肠造瘘在一定的适应症下有助于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恢复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195-19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55例,根据有无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照组无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并统计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结局。结果两组均无一例在围手术期中死亡;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粪性腹膜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能降低吻合口瘘以及控制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207-210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在部分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吻合口瘘风险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观察组术中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6例,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为2.43%。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其中4例吻合口瘘行二次手术永久性造瘘,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合并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直肠癌患者,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22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应用末端回肠造瘘,并与同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0例(17.86%)。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王永桓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73-1373
我院自1995年6月~2007年6月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施低前或超低前直肠癌根治术152例,并发吻合口瘘16例(占6.3%)。现就吻合口瘘的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低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患者采用日常护理加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日常护理,出院前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过预见性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结肠造瘘口无狭窄、出血及坏死等并发症,仅1例出现造瘘口周围皮炎,经治疗恢复,且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可规律排便;对照组患者术后可见7例并发症的发生,经治疗好转。结论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及规律排便,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胡娜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82-2482
结肠造口手术大部分是直肠癌或肛管癌患者,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1结肠造口护理应注意事项1.1术前教育:术前,手术者及护士对造口患者及家属耐心的作好解释工作。肠造口虽是救命的措施,但术前患者很难接受,对身体和精神都是打击,需要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关心和鼓励,从而增强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影响直肠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口还纳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因素.方法 将行直肠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口还纳手术的20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总结分析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1例,肠梗阻1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7.
18.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迈尔斯(Miles)术后改变了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需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并使其承受躯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痛苦。为了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帮助建立规律排便,以提高其生活质量[1],我们对25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进行了健康需求的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选取我院2004年9月~2005年2月住院的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39~78岁,平均55.8岁。其中有配偶20例(80.0%),无配偶5例(20.0%),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者7例(28.0%),初中14例(56.0%),高中及中专3例(1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32例直肠癌Miles术后永久性结肠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与体会。结果术后出现造口周围皮炎3例,肠造口缺血1例,经对症治疗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出院随访3~6个月,患者能正确完成造瘘口自我护理,参加部分社会活动。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减少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回肠膀胱术患者泌尿造口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菁  曹正兰  许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175-2176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49例回肠膀胱术患者,有4例出现并发症,通过医护人员积极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