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籍称医生为医工、治病工、疗病工。由于医疗技术之差别又有不同的称谓,可分上工、中工、下工、庸工、粉工、贱工、俗工、国工、良工、善工等,对宫廷医生,为皇帝大臣治病的医生称传医、御医、传御医、医师、太医、国师等,在民间,为广大劳动人民治疗的医生可称走方医、江湖医、游医、草泽医、铃医、走医、下走医等。由于医技高尚.热情为病人服务,受到大家尊敬的医生可称妙医、高医、高手、奇手、国医、国手、神医、医仙、名医、巧医、大医、世医、道医、善医、贤医、良医等,对于医术浅陋、学业未深的医生则称为腐医、唐丰、时医、俗…  相似文献   

2.
从土家族医学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完善三个方面分析了土家族医学理论在这三个阶段所具有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土家族医学理论的发展史。起源阶段的土家族医学以"梯玛"做法祛邪为主,辅助予与病证相适应的药物或是其他与病证相符的外治疗法,此阶段为重神明、辅医药阶段;发展阶段有两个转变时期,由重神明、辅医药,到神、医并重时期,然后由神、医并重到重医药、辅神明时期,此阶段是土家族医学神明与医药关系重心转化阶段;完善阶段是科学研究阶段,此阶段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土家族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药物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笔者近十年深入土家族聚居区对民间医生进行走访调研,发现土家族民间医生在用药及治疗疾病方面独具特色,通过对多年调研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土家族民间医生常用的参类植物药多达13种,治疗的都是些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通报》2012,(2):27-27
<正>中医几千年的传承,对医生的别名也称谓颇多。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多称之为医工,其最见于《内经》,"上工治未病"就是对良医的称赞。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医工"、"针工"均为对医生的称道。对古代医生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10,(7):1139-1139
<正>[本刊讯]中医几千年的传承,对医生的别名也称谓颇多。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多称之为医工,其最见于《内经》,"上工治未病"就是对良医的称赞。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医药发展史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土家族医药发展分为秦汉郡县制度时期土家医药知识积累和巫医传人;唐宋羁縻制度时期土家族医药的文字记载与考古史料的出现;元明至清初土司制度时期土家族土医、药匠、水师的出现及土家医疗法的形成;清代改土归流后府县制度时期土家族医药诊所、药铺的出现及理论框架基本形成;近现代土家族医药学从“口承”到“文传”的历史跨越,得到全面的继承与发展等五个发展时期。土家族医学成为当今我国最具活力的民族医药之一。  相似文献   

7.
医生名称多     
医生一职,名称特多,而且都有来历。现简介如下:医生 《唐六典》:“医生四十人”原注:“后周医正,有医生三百人。隋太医有生一百二十人。”医士 宋·唐容《真仙岩题名》:“零陵唐容,以端平丙申(1236)清明日,携二子亮元,游真仙岩,同来者医士蒋吉力。”医匠 《急就篇·四》:“笃癃衰废迎医匠”。原注:“医匠治病之工也。”医师 《周礼·天官》:“医师,掌医之政令。”食医 《周礼·天官》:“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古馐字)、八珍之齐。”可能是专事营养学的医生。疡医 《周礼·天官》:“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  相似文献   

8.
由卫生部组织的2009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活动进入公示阶段。各地共推荐200位优秀乡村医生候选人,王建永等50位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医、少数民族医)名列其中。据介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自2005年开展以来,先后有799位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乡村医生获得表彰;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区、市)开展了省级优秀乡村医生评选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土家族医治疗疾病常用菊科植物药的土家族药名、基源及拉丁学名、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能、土家族医主治、附方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谷峰 《中医药文化》2007,2(3):30-32
中国历史上的医生,因学缘来历、学识水平、医疗手段及技术能力等的不同,据其特征,大致上可归为儒医、世医、草医、江湖医生、御医等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其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也有着不同的称谓。具体应用大致有以下情形:中医生以"医"相称,中医学以"医"或"医学"相称;符合医学原则与要求谓之"中医";中国医学谓之"中医";宫廷御医与中国医学以"国医"相称;中等医生谓之"中医";"中庸之医"谓之"中医";区别于西医谓之"中医",或称为"华医"、"旧医";中医学以"传统中医学"相称。  相似文献   

12.
正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自古是受人们尊敬的职业。医生的称呼起源于唐代。一般指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最好的人。古代医生称呼很多:为皇帝及后宫亲属治病的称"御医",为皇帝和宫廷官员看病的称为"太医",周游农村乡间以串如呼病家的称"铃医",子承父业、世代相传行医的称"世医",用画符念咒等迷信方法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称"巫医"。医生还有  相似文献   

13.
古时医生别名殊多,约略计之,有待诏、博士、牙推、郎中、大夫数名。唐人张祜《病宫人》诗有“药饵无征待诏愁”句,可知唐时医生亦称待诏。至辽时,翰林医院已设医待诏之职。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唐代太医署列医博士、针博士、按摩博士等职,则知李唐时医生也可称为博士。牙推之名,元人杂剧中用之甚夥。关汉卿的《拜月亭》,马知远的《岳阳楼》,尚仲贤的《王魁负桂英》,石君宝的《秋胡戏妻》等剧作中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身体不爽时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看医生,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著名医生。但是我们很少想过,医生们身体不舒服时会向谁求助呢?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治己",他们是否也像普通患者一样去求助自己认为更好的医生,还是老虎拉碾子——不听那一套,就自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生对中药配方颗粒应用认知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临床医生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及其认知情况,本文调查了129名临床医生的看法,结果表明大多数临床医牛愿意接受并曾使用过中药配方颗粒,疗效不确定、品种不全、剂量规格单一和价格较高等是目前影响临床医生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土家医方剂理论,是土家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土家医方剂,和土家医药一样,起源于土家族先民的生产活动。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土家药匠的临床实践和发展,已形成为一门内容丰富、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方剂体系。1土家医方剂与治法1.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土家药匠根据临...  相似文献   

17.
早在《周礼》中就记载了医师的职责是“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虽说《礼记》中也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论点.未免失之武断,却强调了家学渊源对名医成长的必要性。《左传》中有“三折脓.知为良医”的说法.只是指出了医生临床经验的重要性,但却未见有文献对医师素质的系统描述。现代行医要进行医师执业资格的认证,侧重于对医生知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其中涉医谚语反映了丰富的土家医药文化知识,具体包括疾病防治、用药宜忌、养生保健等。研究分析这些涉医谚语,有助于管窥土家族医药文化内涵,丰富土家民族医药知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我国土家族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方法:通过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研、文献查阅和资料分析整理等。结果:土家族最为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有15种。结论:这些药用蕨类植物被土家族医生用于治疗当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乡村医生素质.现状:乡医水平参差不齐,职业素质偏低;医疗设施、设备落后;乡村医生的收入偏低;农民卫生知识水平低;农民看病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无菌观念太差;消毒效果不好.措施:针对我县乡村医生现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