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本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手术治疗经验和疗效,探讨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特点,以期推广并应用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来治疗终末期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已完成的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和内、外科并发症,以及免疫抑制药物的用药方案及用量。结果全部93例供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9~13d出院,所有受者2周内肌酐降至正常值范围。其中2例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2例并发急性排斥反应经应用MP或OKT3治疗后逆转。通过术后随访调查,1例术后6个月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1年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经济困难私自停药诱发排斥反应死亡,其余受者随访至今肾功能均未见减退。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能尽早解决患者的病痛,并且术后肾脏功能恢快,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6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对68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体的术前准备、取肾方式及术后用药、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 68例亲属供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1月~6年无手术并发症及肾功能异常改变.60例受者于术后1~3d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15~22d痊愈出院;3例移植肾丧失功能,恢复血透;2例因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出现肾功能恢复延迟(DGF);2例分别于术后3月和6月因肺部感染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亲属活体肾移植等待时间短,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发生少,移植肾存活率高,是一种相对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但该手术仍是一种高风险手术,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0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观察的要点,为今后该类手术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治疗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10月的10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供者术后5~8d内出院,存活至今,肾功能均无异常。1例受者因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死亡,余103例受者存活至今,1例并发超急性排斥反应,7例并发急性排斥反应,4例行移植肾周血肿清除术,11例并发重症肺炎。结论针对不同活体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的特殊情况,及时的观察处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对提高生存率,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活体亲属肾移植的效果,对16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体的术前准备、取肾方式及术后用药、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及随访。16例亲属供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1mo-4a无手术并发症及肾功能异常改变。15例受者分别于术后2—4d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15—22d痊愈出院,1例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而切除移植肾。15例随访至今无急性排斥反应及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供、受者均健康存活,供肾切取手术均成功,受者肾功能于术后3~7 d恢复正常;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发生淋巴漏1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均治愈。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总结同期完成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及尸体供肾移植51例的临床经验,分析不同肾脏来源的肾脏移植术后疗效,为开展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2年2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接受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51例受者、接受尸体供肾移植3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肾脏来源受者的性别、年龄、HLA位点配型、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免疫抑制方案、肾功能恢复情况及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意义.结果 51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手术均获成功,其中1例术后7个月因骨髓抑制、重症感染自动出院后死亡.人/肾1a存活率为98.07%;尸体供肾移植手术成功,1例因术后5月多囊肾破裂大出血死亡,3例在术后1a内因重症肺部感染死亡,人/肾1a存活率87.10%.结论 2种不同来源的肾脏移植在并发症以及人/肾1a存活率等指标上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优于尸体供肾移植.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前准备充分,配型好,术后并发症少,人/肾存活率高,肾脏来源较为广泛,为肾脏衰竭患者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及同期19例尸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两组热缺血时间及冷缺血时间、受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肾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亲属活体供肾组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术后6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亲属活体供肾组和尸体供肾组分别为0.0%和15.8%(P<0.05);术后6个月内的肾功能,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组明显优于尸体供肾移植组(P<0.01).结论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  相似文献   

8.
亲属间活体肾移植3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亲属间活体肾移植治疗肾功能衰竭。方法:36例志愿手术者中,直系血缘亲属(母子)2例;姊妹兄弟3例;夫妻1例;旁系三代以内血缘亲属30例。HLA全配1例,HLA单倍体相同29例,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4例,HLA完全错配者2例。经气管插管麻醉下手术切取一侧肾脏,7例取供者右肾,29例取左肾,同期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受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所有供者术后15天内出院,随访21-1个月,血压及肌酐尿素氮正常,留存肾多谱勒血流指数正常。所有受者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及严重感染性并发症,术后2例发生尿瘘,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例术后6月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坏死狭窄,经手术治疗痊愈。1例术后22天发生移植肾动脉血栓栓塞,急诊手术取栓,因栓塞范围超过移植肾80%,不得已切除植肾。结论: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与同期尸肾移植比较,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组织配型明确,供肾缺血时问短,排斥反应发生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小,移植肾预期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41例供者均经开放手术取肾,33例取供者左肾,8例取供者右肾.41例受者手术同尸体肾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41例受者均手术顺利,39例肾功能在2 ~ 5 d恢复正常, 2例术中行二次灌注发生延迟肾功能恢复.随访期间存活40例, 30例肾功能正常, 9例血肌酐稍高,1例术后2年自行停药导致肾衰竭,重新恢复血透治疗.死亡1例,原因为术后2年发生肺部真菌及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急性排异反应1例,经激素冲击后逆转.5例男性受者已结婚生育.41例供者术后均恢复顺利,平均住院时间10 d.随访期间肾功能均正常,尿蛋白阴性.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具有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及排异反应少等优点,其效果优于尸体供肾移植.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保证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责益  于德新  方卫华  施浩强  江山  唐亮  赵磊 《安徽医学》2009,30(10):1174-1176
目的分析1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其中同胞供肾5例,父母供肾6例,妻子供肾3例,婶→侄供肾1例。ABO血型配合符合输血原则。HLA6位点配型:全配1例;单倍体相同8例;4位点相同1例;3位点相同1例;1位点相同3例;全不配1例。供受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实验均为阴性。群体反应性抗体均〈10%。经开放手术取肾13例,经腹腔镜取肾2例。供者选择右肾1例,选择左肾14例。受者术后均接受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所有供者均无并发症发生,10日内出院,随访至今肾功能无异常。受者:1例发生不典型急性排斥反应,给予抗T淋巴细胞猪免疫球蛋白加甲强龙治疗后逆转;2例发生尿瘘,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半年并发心脏疾病死亡;1例术后半年发生乙型病毒性肝炎死亡;其他13例随访至今肝肾功能正常,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是解决供肾来源短缺的重要方法,经过全面的医学评估合格的供者,捐献一个肾脏对他们来说安全的。亲属供肾移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是有效的家庭内自救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资料,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15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除7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供、受者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2例,4个抗原错配5例,3个抗原错配88例,2个抗原错配50例,1个抗原错配12例,无抗原错配1例。158例供者均经开放手术取肾。35例取供者右肾,123例取左肾,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及强的松(Pred)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158例供者均健康存活,6个月和1年时血肌酐正常。受者健康存活最长者至2008年6月已达10年, 1年带肾健康存活率95.5%,5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4例2~5周肾功能恢复正常。死亡5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DGF,透析期间死亡,另4例术后3~5月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中切除移植肾脏,行第2次尸体肾移植。5例在移植后1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16%,其中4例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后逆转,另1例合并CsA肾中毒,治疗无效,恢复透析治疗。3例1年半至3年半发生慢性排斥,移植肾丧失功能。8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治愈。结论:活体肾移植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组织相容程度高、供肾质量好等优点,使DGF和急性排斥反应等发生率低,人肾存活率高。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要重视DGF的预防,排斥反应的防治,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加强对活体家属供者的规范选择和全面的健康评估、加强长期随访对保证减少供者伤、使供者健康存活、正常生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选择标准、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方法 分析1998年3月至2008年7月我院实施的4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临床资料、评估、配型、手术方法及免疫抑制剂方案.结果 全部供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48例受者中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尸体肾移植,具有经济、移植肾长期存活效果好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伦理学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
亲属活体肾脏移植11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11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临床经验.方法 全部供、受者为3代以内血缘关系;供肾均采用开放式手术取肾;全部受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或咪唑立宾或雷帕霉素)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术后2例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18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后逆转.术后随访1~44个月.所有受者人肾存活率100%.117名供者术后安返社会;生活、工作未受明显影响,肾脏功能正常;2名供者术后2年内出现高血压,1名出现隐性糖尿病,目前病情平稳.结论 术前对供者身、心健康充分评估和积极调节受者身体状况是亲属活体肾脏移植成功的保障.减少移植肾受损、术后早期足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减少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活体亲属肾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供者术后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无肾功能异常等情况.5例受者术后3 d~7 d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1例受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个月),用甲基泼尼松冲击治疗逆转.1例开放手术取肾的患者于术后6个月合并移植肾积水、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及下段输尿管坏死而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1 a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移植肾彩色多普勒均正常.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是安全、有效的,效果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4例亲属肾移植的经验,探讨活体供肾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为血缘亲属供肾,1例为非血缘亲属供肾,血型相同,淋巴毒试验阴性,4例HLA配型中,全配1例,单配体相同3例。4例取供者右肾,10例取供者左肾,13例经开放手术取肾,1例经腹腔镜取肾。术后采用环孢素、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供者术后1周出院,随访1个月-1年肾功能正常。受者14例中13例至今存活,肾功能良好,1例肾失功。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经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冲击治疗逆转。2例发生肾功延迟恢复,分别于1周及3周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12例术后3天肾功能正常,无外科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组织配型好,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免疫抑制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22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其中血缘亲属活体供肾21例,夫妻间供肾1例.14例采取开放式手术取肾,8例经腹腔镜取肾.术后应用CSA/FK506,MMF,Pred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术后无延迟肾功能发生.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基波尼松龙冲击治疗,全部逆转.术后随访1个月至半年,所有供者肾功能正常.结论 术前应全面评估供者的情况,取肾应采取术者最熟炼的方法 ,早期免疫制剂的用量与尸体肾移植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夫妻供肾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共实施11例夫妻供肾活体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采用低剂量环孢素或他克莫司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供、受者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1例供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8~10 d出院.10例受者术后3 d内血清肌酐降至正常,其中1例术后第8 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冲击治疗后血清肌酐恢复正常.1例受者术后两周血清肌酐逐渐下降至正常.随访时间2~20月,中位时间8.2月,供、受者肾功能显示良好.结论 夫妻供肾活体肾移植安全可行,是解决供肾来源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07~2008年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总结.方法:8例患者均为一代内血缘亲属供肾.术前均行(Human leacocfre antigen,HLA)配型、(jPanel veactive antibady,PRA)及淋巴毒试验检查.通过ECT、CTA等检查进行供肾的筛选.经开放手术取肾,取左肾3例,右肾5例;受者均为第一次接受肾移植手术.术后以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或西罗莫司)及泼尼松三联抗排斥反应治疗.结果:供者术后10d左右出院,随访至今,肾功能均正常.受者术后28d内出院,出院时肾功能正常,随访2~14月,未见肾功能异常病例.结论:术前对供者的安全进行充分的评价及筛选,成熟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术后坚持随访和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受者长期存活的关键.亲属活体肾移植组织配型好,手术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高,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脏移植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术前准备,手术特点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9例供者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1例受者术后5天出现急性排斥, 应用okT3治疗,5天后逆转,所有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2年,血BUN及Cr均正常。结论:亲属活体供肾安全可行,供肾质量好,肾功能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扩大肾源及肾脏移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我院1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供受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供者的心理护理、肾动脉造影后护理、供肾后护理,14例供者术后10天安全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通过受者的一般护理、肾功能监测、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所有患者无外科并发症.12例术后3天肾功能正常,其中1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抗淋巴球蛋白冲击治疗逆转.2例肾功能延迟恢复,分别于术后1周及3周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加强对供受者手术后的护理,能有效确保供受者的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