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从海马GR、MR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自然衰老的机理及补肾方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然衰老SD雄性大鼠(24月龄)为肾虚模型,左归丸和右归丸进行干预,大鼠自20月龄始,左归丸、右归丸均按相当于生药7.5g.kg -1(成人临床用量的15倍)自由饮用稀释药液,每周停药2天,连续4个月;原位杂交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GR、MR基因mRNA表达.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海马CA1区GR、MR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组和右归组大鼠海马CA1区GR、MR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大鼠衰老与海马GR、MR mRNA表达变化密切相关,补肾方可通过调节海马CA1区神经细胞GR、MR基因mRNA的表达,改善海马功能、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海马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作用,以及左归丸、右归丸延缓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调控退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药物对大鼠海马各分区(DG、CA1、CA2、CA3)GRmRNA表达变化,结果:老年大鼠海马各分区GR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而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大鼠海马DG、CA1和CA3分区低下的GRmRNA的表达,结论:左归丸、右归丸通过提高GRmRNA表达,进而改善海马对HPA轴的抑制性调控作用,以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自然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角度探索补肾方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自然衰老SD雄性大鼠(24月龄)为肾虚衰老模型,大鼠随机分老年组(模型)、左归组和右归组,另设青年组,共四组。大鼠自20月龄始,左归组和右归组分别给予左、右归丸,均按相当于生药7.5g/kg(成人临床用量的15倍)自由饮用稀释药液,每周停药2天,连续4个月;原位杂交检测海马区神经元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组和右归组大鼠海马CA1区Bax、Bcl-2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异常,补肾方可通过调节海马CA1区神经细胞Bax、Bcl-2基因mRNA的表达,降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进而改善海马功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变化及补肾方作用,探索衰老与海马NSCs变化的相关性及补肾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 SD雄性大鼠,SPF级,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和青年组,共4组。常规喂养饲料,自由饮水。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每天分别喂以含有左归丸和右归丸生药7.5g/kg的饲料,连续4个月。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海马NSCs分裂和增殖能力减弱,左归丸和右归丸通过上调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的表达,进而促进NSCs的增殖可能是其延缓衰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对衰老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相关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部分分子机理,以及左归丸、右归丸的改善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SD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设4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左归丸组、老年右归丸组。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大脑切片海马各分区(CA1、CA2、CA3、DG)BDNF、TrkB 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各分区的BDNF、TrkB 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而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DG、CA1、CA2、和CA3分区低下的BDNF、TrkB mRNA的表达。结论: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退化,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基因BDNF、Trk B表达异常有关。而滋补肾阴方药左归丸、温补肾阳方药有归丸能通过提高BDNF、TrkB基因的表达,进而改善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衰老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相关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部分分子机理,以及左归丸、右归丸的改善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SD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设4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左归丸组、老年右归丸组。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大脑切片海马各分区(DG、CA1、CA2、CA3)BDNF 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衰老大鼠海马各分区的BDNF 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而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大鼠海马DG、CA1、和CA3分区低下的BDNF mRNA的表达。结论: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退化,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基因BDNF表达异常有关。而滋补肾阴方药左归丸、温补肾阳方药右归丸能通过提高BDNF基因的表达,进而改善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和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及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的作用,探索补肾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自然衰老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每组15只;另设青年组15只,共4组。青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5月龄,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普通饮食、饮水;从20月龄开始,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均按6.75 g/(kg·d)生药量食用饲料,连续给药4个月,每周停药2天。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血清CORT的含量显著升高,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参数体密度(Vv)、比表面(δ)、比膜面(δm)和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显著降低,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Vv、δ、δm和海马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增高,海马神经细胞出现能量代谢的结构改变,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均可通过降低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改善其海马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的结构变化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归丸和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活性的影响,探索GRmRNA表达和HPA轴活性的关系。方法:以自然衰老SD雄性大鼠(24月龄)为肾虚衰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每组35只,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35只,共4组。老年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左、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均按相当于左、右归丸生药7.5g·kg-1(成人临床用量的15倍)自由饮用稀释药液,每周停药2天,连续4个月;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GRmRNA表达,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GR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血浆CORT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CA1区GR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浆CORT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左归丸和右归丸可能通过上调自然衰老SD雄性大鼠海马GRmRNA表达,加强对HPA轴的抑制作用,进而降低血浆CORT含量。  相似文献   

9.
王义周  寇爽  闫翠翠  郑琦  张琪  赵晖  王蕾 《中医药研究》2011,(10):1221-1224
目的观察左归丸和右归丸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滋阴与温阳补肾法治疗EAE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髓鞘碱性蛋白(MBP)68-86免疫诱导Lewis大鼠建立EAE模型。免疫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取大鼠脑白质与脊髓,采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APP及GAP-4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后第7天,激素和左归丸均能升高EAE大鼠脊髓中APP和脑白质中APP mRNA的过低表达(P〈0.05或P〈0.01),且在脊髓中二者对APP的调节优于右归丸(P〈0.05);第14天,左归丸显著调节脑白质中APP mRNA的过高表达、脊髓中APP mRNA的过低表达(P〈0.05或P〈0.01),作用优于右归丸(P〈0.05)。免疫后第7天,激素与左归丸显著上调EAE大鼠脑白质和脊髓中GAP-43水平(P〈0.05或P〈0.01),在脊髓中二者作用优于右归丸(P〈0.01),右归丸显著下调脑白质中GAP-43 mRNA的表达(P〈0.05);第14天,激素与左归丸显著抑制脑白质中GAP-43的过高表达(P〈0.05);第28天,激素组与左归丸组脑白质中GAP-43水平低于模型组与右归丸组(P〈0.01)。结论左右归丸对EAE大鼠脑白质和脊髓中APP和GAP-43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均具有一定调节作用,且左归丸的作用明显优于右归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归丸、右归丸对自然衰老大鼠海马组织及齿状回NGF、FGF-2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青年组,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自然光暗周期,其中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左归丸、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每天分别灌胃相应药物6.75 g/kg,连续4个月;青年组为5月龄大鼠。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GF、FGF-2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两者蛋白水平。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海马组织及齿状回NGF、FGF-2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右归丸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与右归丸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海马组织FGF-2、海马齿状回NGF蛋白水平上调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左归丸、右归丸均可通过上调海马组织及齿状回NGF、FGF-2蛋白水平来延缓大鼠衰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方药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 months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每组10只。衰老组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mg·kg-1,连续60天;青年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处理同衰老组,同时分别按每日相当生药量4.97g·kg-1和4.94g·kg-1灌胃给药。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组织Caspase-3相对活性。结果:与青年组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致衰组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升高;给予左归丸、右归丸能显著改善D-半乳糖致衰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减少细胞凋亡。结论: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和减少细胞凋亡而发挥其延缓心肌组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归丸及右归丸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老年皮质酮(GC)拮抗组、老年左归组和老年右归组,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变化,同时观察补肾方药对上述指标异常变化的改善作用。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学习记忆相关信号分子——CaM、pCaMKⅡ、pERK1/2、pCREB及pSynapsinI、Arc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指标的衰老性变化。结论:补肾方药左归丸及右归丸改善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延缓学习记忆相关信号分子表达的退行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金匮》肾气丸义理及衍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匮》肾气丸为温补肾阳之剂,乃阴阳兼顾,阴中求阳,益肾生气,温补肾阳之总方。其在《金匮要略》中治寒湿脚气、虚劳腰痛、痰饮、消渴、转胞凡五病。后世师其法而立新方者甚多,诸如济生肾气丸、十补丸、右归丸、右归饮、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机制.方法:280只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40只、假手术组40只、其余采取双侧背部卵巢切除术进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造模.21 d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ig6.4,3.2,1.6 g·kg-1剂量的左归丸混悬液,1次/d;尼尔雌醇组ig尼尔雌醇混悬液0.21 mg·kg-1,每周1次.于连续给药60,120,180 d,分别取大鼠左后肢股骨近端1/3部分,采用RT-PCR方法测定核心结合因子α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和模型组比较,给药60,120,180 d的左归丸各剂量组,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骨组织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PMOP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左归丸能够上调骨组织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从而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大鼠骨组织AMPK/mTOR基因与蛋白表达影响,并基于此信号通路对PMOP大鼠骨吸收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其防治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KB)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OVX)组、左归丸(ZGW)组、右归丸(YGW)组、补佳乐(BJL)组。经过12周治疗后,应用数字化全身骨密度仪进行腰椎骨密度(BMD)检测,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Ⅰ型前胶原羟基端前肽(PICP)含量,以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OPG、RANKL、AMPK、mTO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KB组比较,OVX组大鼠BMD、OPG、mTOR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PICP含量、RANKL、AMPK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各治疗组BMD、OPG、mTOR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血清PICP含量、RANKL、AMPK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左、右归丸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可影响骨组织中OPG、RANKL基因与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调控骨吸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肾益精代表方左归丸对肾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增龄3月法复制肾虚模型,用左归丸给予部分模型大鼠灌胃。分离、培养正常组、模型组、左归丸组大鼠MSCs。观察各组大鼠MSCs细胞形态,生长周期,P3、P5代细胞生长曲线,β-半乳糖苷酶衰老细胞染色结果。结果模型组大鼠P3、P5代MSCsOD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左归丸组(P<0.05)。各组大鼠MSCs细胞周期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衰老细胞阳性率最高,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但与左归丸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去卵巢大鼠MSCs增殖能力减弱,左归丸一定程度上改善肾虚大鼠MSCs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胚胎期给药,探讨补肾方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模型胎鼠己糖激酶(HK)、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影响。方法:模型组用酒精给孕鼠灌胃导致IUGR模型,各补肾组分别在造模同时予补肾方灌胃,其他组予补气方、补血方、气血双补方灌胃,检测各组胎鼠肝组织HK、GDH活性。结果:IUGR胎鼠HK、GDH活性明显降低(P0.05);补肾阴方、补血方对IUGR胎鼠HK活性降低均有明显恢复作用(P0.05);补肾方、补血方、气血双补方均能不同程度恢复IUGR胎鼠GDH活性(P0.01,P0.01,P0.05,P0.05)。结论:改善IUGR胎鼠肝组织HK、GDH活性可能是补肾方治疗IUGR机理之一,可作为中医"肾主生殖发育、肾为先天之本"和"补母益子"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