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气功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功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作用的观察钱岳晟,王崇行,徐定海,石文骨质疏松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症,特别对女性的影响更大。女性30岁以后骨矿含量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绝经后约有35%~40%的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由于该症病因复杂,目前对绝经后骨质疏...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Colles‘骨折患者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敏  庄洪 《中医正骨》1999,11(12):18-1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由此引起的骨折不但给本人造成极大痛苦,而且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为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间骨密度的关系,我们回顾性分析研究了经我院近期治疗的48例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骨密度及一般情况,并将48例与绝经后女性无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相比较,旨在评价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中的价值。1对象和方法1.1观察对象Coiles’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好发骨折之一,为此我们对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组织疾病,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较高,其中绝经后女性患病率为20.38%[1],明显高于同龄男性.女性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程度和骨形成程度失衡,骨吸收更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导致女性慢性腰腿痛、骨折多发、骨折愈合困难的主要原因[2],严重...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人老先从骨头老”。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很多老年人常常觉得腰、腿、关节疼痛,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骨折了,对个人生活质量以及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非同小可。我国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在62%以上,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40%左右。我国约有骨质疏松患者近8400多万。这其中有15%左右的人发生了骨折。国外的情况也不乐观,全世界约有2亿多人患有骨质疏松,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是一项世界范围内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艰巨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张雪琳 《双足与保健》2017,(10):128-129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将绝经在1年以上的50~80岁的155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应用骨质疏松性骨质相关危险因素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所得资料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与统计学分析。结果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155例女性中有66例骨质疏松患者;体重指数、青少年时爱好活动、规律运动与骨质疏松性骨质发病风险呈负相关(P<0.05),绝经年限、生育个数与骨质疏松性骨质发病风险呈正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是否有规律性运动、绝经年限、体重指数、青少年时期是否爱好运动、生育个数等均是影响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质发病的因素,绝经后女性避免低体重指数、规律运动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据报道,我国不同地区50岁以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在25.0%~51.2%,而绝经后妇女患病率为48%.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后骨折已成为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中医中药具有多途径、多靶向的整体调节作用,故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全身性骨质疾病,是由于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急剧降低,造成其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引起骨折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现如今,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渐严重,受骨质疏松影响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根据2018年全国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率为32.0%。,其中老年女性患病率可高达51.6%[1]。PMOP导致的骨折及骨骼畸形等骨问题会导致患者疼痛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8.
黄柏鑫 《光明中医》2008,23(2):249-25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本病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常见病,我国现有老年人口约1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亿1千多万,其中25%-70%将患骨质疏松。作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相对而言,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年龄比女性晚,发病率低,其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前者。到目前为止,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材料很丰富,但关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研究的材料不很完整,其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治疗上也没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变化及发生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的情况及规律。方法:调查统计自2012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正常体检的644例中老年女性的骨密度值、骨密度降低和发生骨质疏松的情况,按绝经与否分为围绝经期300例和绝经后期344例两组,分析年龄、身高、体重以及绝经等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并比较两组之间差异。结果:骨密度降低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而与身高、体重呈负相关;骨密度降低发生率方面,围绝经期女性为66例(22.00%);绝经后期女性为186例(54.07%);骨质疏松发生率方面,围绝经期女性未检测到;绝经后期女性为65例(18.8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深圳市中老年女性骨密度降低及骨质疏松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绝经后期女性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较常见。据统计45岁以上女性20%患有骨质疏松,70岁以上女性可达70%,60岁以上男性可达10%,骨质减少损害了骨结构的完整性,使老年人容易发生脊椎、腕和髋关节的疲劳性骨折以及腰背疼痛等综合征。我国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的病例每年约130万。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原发性以老年人居多,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后或老年人性腺及激素等功能障碍,影响骨形成,加速钙丢失,从而引起骨小梁的结构变化,导致疼痛(以腰背痛多见),其次为身长缩短,驼背,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对COPD继发骨质疏松的认知情况,为下一步宣传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问卷表格,2011年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为主的乌鲁木齐地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管理采用双人分别录入方式建立EpiData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 回收调查问卷121份,合格问卷104份,其中男性占65.4% (68/104)、女性占34.6% (36/104).知道妇女绝经后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的为42例(40.38%),知道长期卧床者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的42例(40.38%),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者65例(62.5%),认为有关者76例(73.08%),认为骨折愈合后不容易患骨质疏松者13例(12.5%).不认为腰背痛、个子变矮是骨质疏松常见表现者分别为23例(22.12%)、20例(19.23%),占调查者的41.35%;不认为驼背、骨折是骨质疏松表现者分别为14例(13.46%)、4例(3.85%);知道骨质疏松往往伴有骨刺者33例(31.3%),知道骨密度测定是目前合理检测骨质疏松手段者62例(59.61%).知道阿仑磷酸盐(如福善美等)者12例(11.76%),知道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药是杜仲、淫羊藿者5例(4.90%).结论 COPD易致骨质疏松,但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3.
补肾健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疼痛症2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晓春 《河北中医》2000,22(9):677-677
骨质疏松是指体内骨组织绝对减少,使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腰腿痛、骨痛、脊椎压痛、易于骨折等,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尤以女性为多.笔者以补肾健脾法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疼痛症2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情况 21例绝经妇女年龄48~68岁,病程1~13年,均经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等明确诊断,以颈、肩、腰、腿、肘等部位疼痛为主,伴有不同程度功能活动受限,局部或多处骨压痛,有的无明显诱因或轻微外伤后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IL-4、IL-6、IL-10和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放免测定血清标本中IL-4、IL-6、IL-10、雌激素的含量。结果:用药前与用药30d后患者血清中IL-4、IL-6、IL-10含量有差别。结论:葛根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IL-6和雌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当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骨吸收的速度明显超过骨形成,骨量迅速减少,最终导致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postmenapausal osteoporosis POP)。雌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但由于雌激素在诱发生殖系统肿瘤,引起深静脉血栓等方面的副作用,使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争议。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且副作用少。为了探讨静脉使用葛根素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IL-6和雌激素的影响,自2003年4月-2004年7月,作者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进行了葛根素针剂静脉点滴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绝经后骨质疏松是由于绝经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于女性绝经后10年内,由于造成的骨脆性增加,导致骨折风险增加,严重威胁骨质疏松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故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有效治疗与护理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我们采用青娥丸治疗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并施以科学护理,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国焕 《养生月刊》2012,33(8):700-704
人到老年,会出现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密变差,常表现为颈椎和脊椎变形、腰酸背疼、上下肢关节活动不灵,走路自感肢体无力,骨结构脆弱、承受力差,一遇意外,最易骨折。65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达58%以上,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罹患率超过70%。全国骨质疏松患者,据不完全的统计,已逾八千万人。近年发现有向中年人发展的趋势,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之一;女性绝经后由于缺乏雌激素对身体的保护,一般在5~6 a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1]。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机制是,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体内一系列细胞因子发生明显改变,刺激成骨细胞因子及破骨细胞因子的比例将发生动态变化,破骨细胞数量及活性将加强而使破骨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且女性罹患风险高于男性。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药物主要是抗骨吸收药如雌激素、双磷酸盐类、钙剂等,但不良反应明显。近来对中药雌激素样作用的研究快速增加。现就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防治PMOP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西部中医药》2010,23(8):80-80
<正>骨质疏松作为一种疾病已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位居中老年人5大疾病患病率之首。调查发现,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21%的男性和60%的女性患有骨质疏松,8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100%都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因缺钙引起的,但以往用补钙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效果不好。近年来,学者研究证实,老年人缺钙的实质是肾虚,缺钙仅是一种表面现象。临床研究证实,老年人补肾不仅能增强骨细胞的活性,加强钙的沉着、吸收和利用,而且还可防止钙的流失。相关专家也表示,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关键是补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