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董华明  高旸 《光明中医》2012,27(5):963-964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面瘫方治疗Bells面瘫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传统针刺方配合中药面瘫方治疗发病7天内Bells面瘫,并与传统针刺组相对照.观察患者发病15日末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6%,较对照组60%(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面瘫方治疗Bells'面瘫疗效显著,大大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相似文献   

2.
用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顽固性面瘫属中医"口眼歪斜"的范畴,此病多病程长,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肉体上的痛苦.采用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其目的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采用闪罐法.结果:治疗22例,痊愈15例,占68.2%,有效7例,占31.8%,总有效达100%.结论:采用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扩大闪罐的治疗范围,增加了面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在发病早期,采用针刺和药物等常规治疗多可痊愈.部分患者因失治误治,使病程延长,迁延难愈,成为顽固性面瘫.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割治针灸用于面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面瘫后遗症患者50例,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2组各25例,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单独针灸治疗和割治针灸联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 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 00%(P 0. 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割治针灸对面瘫后遗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常见病,单纯性面神经炎患者经针灸治疗多可在3~4周内治愈。而Bel氏现象与Hunt氏综合征临床往往治疗数月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师承著名中医针灸专家姜淑明老师,应用加兰他敏与维生素B12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面瘫是面神经管及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可见于任何年龄,而以20~40岁最为多见.面瘫一症,在临床上极为多见,尽管不是重大病症,但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这一病症,温针灸疗法为本病的传统疗法,功能是祛风活血通络.在医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对87个病例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向贤德  冯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31-2332
目的:规范周围性面瘫的康复治疗方法,使周围性面瘫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更科学化、合理化、常规化.方法:采用程序性康复治疗的原则,将目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各种中西医治疗方法,按面神经生理和病理的规律进行程序性使用.结果:56例周围性面瘫,经过程序性康复治疗后,无论是在急性期,或是在康复期,患者的病情均得到很好的控制,可以缩短病期,减少失治误治的出现.结论:程序性康复治疗方法是一种优化的合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来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报道很多,但不外乎是以浅刺多穴,透刺等传统治疗方法。而笔者采用电针面神经干为主治疗本病50例,疗效好,痛苦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80例中,分两组,电针面神经干组50例,传统针组30例。其中,左侧面瘫34例,右侧面瘫46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0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26天,多数患者是以7天之内来就诊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息穴电针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枢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全息穴电针疗法,比照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全息穴电针疗法对于中枢性面瘫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面瘫的治疗以激素多见,但其毒副作用多,笔者运用七叶皂苷钠联合超短波、分期针刺等疗法治疗面瘫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8岁,因"右侧眼睑肿胀2d,口角歪斜1d"于2019年9月15日就诊.现病史: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肿胀,1d前出现口角歪斜,门诊以"右侧周围性面瘫"收入院.患者自发...  相似文献   

11.
便秘与面瘫均为临床常见病,针刺治疗效果颇佳,目前对于针刺同时治疗便秘与面瘫的文献报道较少,现将针刺治疗1例由长期便秘引起面瘫医案,报道如下. 患者,女,61岁,主因大便困难40余年,伴右侧面部瘫痪4年,于2010年9月9日就诊于石学敏院士门诊.患者自诉从小大便秘结,呈羊屎状,排便费力,甚至半月一行,平素口服复方芦荟胶囊,大便平均7 d一行.4年前患者于晨起漱口时发现右侧口角漏水,遂先后就诊于天津市多家医院,诊为右侧面神经炎,行外贴药、针灸,服用消炎、营养神经药物等中西医治疗,疗效均不明显,遂求治于我院门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运用针灸与高压氧联合使用在冶疗外伤性面瘫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6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68例外伤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针灸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7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治愈,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可使患者神经细胞加速修复,消除面部神经水肿症状,产生热效应,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不同针刺方法对面瘫病人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莹  党增强 《山西中医》2005,21(5):41-42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面瘫患者不同分型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前来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手法组和电针组,将两组患者又分为虚实两种证型,分别给予针刺手法与针刺电针治疗,两疗程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针刺手法组和电针组在治疗面瘫实证方面疗效相近,而在对虚证的治疗上有着明显区别.结论:合理运用针刺手法,可以提高面瘫虚证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决定患者预后,针灸对于本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目前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本人经多年在临床观察,认为在疾病不同时期运用不同的手法、选用不同穴位、电针的适时使用等,可以使疗效倍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的Portmann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72.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3周的Portmann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以显著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面瘫后遗症5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春燕  马英 《中国针灸》2005,25(7):498-498
面瘫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多见于面神经炎,此病多由嗜神经病毒侵袭面神经而引起,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得当可遗留后遗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自2004年5月以来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面瘫后遗症患者5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古人称之为“口”、“口僻”等。多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针灸治疗效果颇佳。但临床上部分患者面神经损害变性严重 ,病程长 ,治疗难 ,多合并有后遗症 ,成为顽固性面瘫。笔者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采用电针、毛刺和缪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5 8例 ,疗效较佳。同时与单纯电针治疗 3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5 8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 4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药物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1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2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患者愈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配合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比单纯针灸或药物治疗效果更优,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按摩配合超短波等综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早期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100例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按摩配合超短波治疗,恢复期仍采用电针、按摩、超短波治疗.结果: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按摩配合超短波治疗疗效确切.结论:按摩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治疗更有利于面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可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避免早期针灸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浅刺多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势。方法将确诊为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浅刺多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缩短疗程,且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连动倒错等后遗症。结论浅刺多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较传统治疗方法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