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常见病之一,一年四委均可发病,据临床观察尤以流行性感冒后好发,本人自1989~1998年以来,采用针灸、TDP照射、抗感染等综合疗法,对218例周围性面神经瘫痪进行治疗观察收到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18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3岁,最大75岁,其中男102例,女性116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半年。初病时耳甲与乳突疼痛者或外耳道疱疹者55例;舌前2/3味觉丧失者6例。2 治疗方法2.1 针灸方法 取穴:阳白、下关、地仓、颊车、翳风、风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即接受针灸治疗患者和恢复期开始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 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A、B两组,A组为发病7d内就诊的患者,B组为发病在8~30 d之内就诊患者,每组30例,均采用针灸配合闪罐等综合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1)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恢复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均为100%; (2)A组的痊愈率(83.33%)明显优于B组的痊愈率(53.33%),并且A组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急性期即介入治疗组其疗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针灸配合TDP照射和中频多功能治疗仪治疗以及中药牵正散加味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3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运用针灸配合TDP照射和中频多功能治疗仪治疗以及中药牵正散加味治疗。结果有效率达100%。结论周围性面瘫运用针灸配合TDP照射和运用中频多功能治疗仪治疗以及运用中药牵正散加味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多因感受风寒或病毒感染所引起面神经管或其周围的小血管痉挛 ,使该处面神经受阻、缺血、水肿 ,神经冲动失去传递而致。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针灸及药物治疗 6 8例 ,疗效满意 ,现将治疗结果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 8例患者中 ,男 4 8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者为 2 0个月 ,最大者为 6 7岁 ,以 2 0~ 4 5岁为多见。病程最短者 2天 ,最长者 2年。该病多因脉络空虚 ,风寒之邪乘虚侵入致气血阻滞 ,经筋失养 ,突然发病 ,面部表情肌瘫痪 ,纵缓不收 ,前额纹及眉间皱纹消失 ,眼闭合不全 ,流泪 ,人中沟歪斜 ,患者口角向健侧歪斜 ,流涎 ,鼓腮泄气…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属于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学的“面瘫”范畴。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就其发病原因及机制,目前尚无十分确定,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流通不畅,经筋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近年来,针对本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针灸疗法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的进步。现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周围面瘫急性期90例患者辨证分为寒证和热证,并采取了不同的针刺方法,观察28天。结果:总有效率为97.8%,无1例患者病情加重。说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适合针刺,但要辨证准确,针刺方法得当。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急性期能否应用针刺疗法,临床上尚有争议。近年我们对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急性期即采用针刺治疗,均收到满意效果,而未发生病情加重及其它不良变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4岁。发病多因受风、着凉而致,少数患者自觉原因不明。39例患者除口眼歪斜外无其它症状,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耳后疼痛及患侧面部水肿。1.2 诊断标准 ①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病前有耳后、耳内及面部不适感;②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周围性面瘫,可  相似文献   

8.
9.
笔者近年采用温针灸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80例,并与电针疗法治疗者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73岁;病程1~7d。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7~71岁;病程1~7d。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观察组治疗方法如下。(1)温针治疗:取穴为患侧阳白、四白、下关、颧、迎香、地仓、颊车、翳风、完骨、合谷,其中刺下关、颧、完骨穴时将1.5cm左右长的艾条套在针柄上点燃并留针30min;(2)穴位注射:取穴分为两组,第1组为患侧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温针组用温针灸治疗,普针组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躯体功能得分温针组比普针组高(P<0.05),社会功能得分温针组比普针组低(P<0.05),面神经分级Ⅰ级温针组比普针组例数多(P<0.05),面神经分级Ⅲ级温针组比普针组例数少(P<0.05),总有效率温针组比普针组高(P<0.05),潜伏期温针组比普针组短(P<0.05),治疗后波幅温针组比普针组高(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效果比普通针灸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其主症刀一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作皱眉、露齿等动作,口角偏向健侧,患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或变浅,眼睑闭合不全。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配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方法:取地仓、颊车、阳白、合谷等穴,配合推拿颈、面部穴位。结果:总有效率98.2%,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中医亦称"口僻".本病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及而发病.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通常认为可能是局部炎症所致,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2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72例用针灸分期治疗。结果:急性期痊愈率92.00%,稳定期痊愈率85.00%,恢复期痊愈率66.67%,后遗症期痊愈率33.33%,总痊愈率76.39%。结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15.
戴珍 《中医研究》2012,25(8):53-54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翳风穴刺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电针患侧阳白、鱼腰、四白、下关、颧髎、迎香、地仓、颊车,每次20 min,每日1次;同时配合患侧翳风刺血拔罐,治疗前3d每日1次.30 d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2例,显效13例,好转3例,无效2例,显效率占91.67%.结论:针刺配合翳风穴刺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常用疗法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来治疗周围性面瘫最常用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从针刺治疗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面瘫的研究进展做简单综述。结论:针刺治疗面瘫方法众多,经验丰富,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面瘫公认的较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相结合治疗周围型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组)和治疗组(针药结合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处理,治疗组采用辨证针刺配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19%,对照组为76.92%,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钟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周围型面瘫的有明显的临床...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并不少见 ,其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 ,疗程长短不一 ,疗效参差不齐。笔者从95年以来 ,采用分期治疗的方法观察 2 0 0例患者 ,对于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以供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  本组 2 0 0例中 ,男 5 8例 ,女 1 42例 ,年龄最大70岁 ,最小 3岁 ,除 2例为双侧发病外 ,其余均为单侧发病。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2 0天 ,以 1 0天内为多。每例患者均进行面肌功能评定 ,每侧得分均低于 9分 (总分为 30分 )。2 评分项目  将面部表情肌额纹、皱眉、闭眼、吹哨、鼓腮、微笑 ,示齿时和静止时的鼻唇…  相似文献   

19.
张昕  李晓 《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0):52-52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笔者自2003年10月至今,运用刮痧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6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对于疗效及疗程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0例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发病7日内)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60例用激素治疗。结果:针刺组痊愈率78.3%,对照组58.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针刺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