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127例IgA肾病(IgAN)患者和25例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血清进行了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检测。结果表明:IgA肾病患者和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血清AECA-IgG较正常对照组高,而IgAN患者较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AECA-IgG的水平高,P〈0.05。IgAN患者的AECA-Ig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IgAN患者按AECA水平分为阳性与阴性组,对两组硬化面积比进行比较,未见 相似文献
3.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一个病理形态学诊断名称,它是一组以光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或系膜基质增多,而毛细血管壁正常为特征的肾小球性肾炎. 相似文献
4.
表现为系膜增殖性肾炎的抗肾小球基底膜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21岁,因间断咯血9个月、尿检异常4个月于1998年3月3日入院。患者1997年6月元诱因出现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为鲜红色,不伴有发热、胸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予‘杭生素”静滴后,咳嗽、咯血消失。同年9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咯血量约为100 ml,肺部CT检查示双肺布满结节状阴影,怀疑“粟粒性肺结核”,但痰查抗酸杆菌3次均阴性,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于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奥复星及利福平)1个月后,于同年10月复查胸片肺部阴影全部消失。检查尿常规时发现:蛋白+++,潜血…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研究进展庄永泽综述谢福安审校系膜细胞增殖、基质增加是很多肾小球疾病共同的病理变化,而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随着细胞培养、免疫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肾脏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MsPGN有了更...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比较原发性IgA肾病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non-IgA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non-IgA MsPGN)的临床及肾脏病理改变特点.方法 选择我科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A组)和non-IgA MsPGN患者(B组)进行临床与病理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A、B组的性别、前驱上呼吸道感染诱因、起病时伴发高血压、镜下血尿、血肌酐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较A组起病年龄小,起病时伴发肉眼血尿比率低,肾病综合征发生率高,血IgG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肾小动脉病理改变发生率高于B组(P<0.05),IgM、C3沉积、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大块状致密物、足细胞微绒毛化、肾小球基底膜分层发生率均较B组高(P<0.01).结论 IgA肾病与non-IgA MsPGN在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上存在明显差异,IgA肾病较non-IgA MsPGN病理损伤重. 相似文献
8.
9.
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肾生存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了探讨系膜增殖性肾炎(MesPGN)肾生存情况。方法采用Kaplan-Meier方法观察了183例15~60岁MesPGN患者肾生存率(KSR)。结果肾活检后3、6、10年,KSR分别是88%、81%、75%;根据肾小球系膜损害程度将患者分3组,结果系膜损害越重,KSR愈低(P<0.01);分析了肾活检时高血压、尿蛋白排泄量与KSR的关系,结果肾活检时,有高血压、尿蛋白≥3.5g/d,则肾生存率较对照组差。结论MesPGN患者KSR与肾小球系膜损害程度,高血压、大量尿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应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肝、肾功能及治疗后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3.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0.0%和73.3%。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发生少,为临床治疗提供的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 1/ 3,多以反复发作的血尿为主要表现。约7%~ 16 %的IgA肾病以肾综表现为主〔1〕,此类病人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为探讨其疗效 ,将肾活检证实为肾综表现的IgA肾病病人 76例 ,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36例 )和单纯西药对照组 (4 0例 ) ,对比观察其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本组 76例均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 ,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尿蛋白 >3 5g/d ;血浆白蛋白 <30g/L等肾综表现 ,并…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sPGN)是原发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 ,据我科 10余年来肾活检资料 ,MsPGN占原发肾小球疾病的 48.2 %。MsPGN的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 ,由于免疫病理呈现多样化 ,故可能存在多种致病途径。近年来 ,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已倍受关注 ,其通过介导白细胞间、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以及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相互间的作用 ,在炎症、血栓形成、组织损伤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采用了粘附分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 (GPIIb -IIIa,CD4 1、CD61)、P -选择素 (GMP14 0 ,CD62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治疗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IgA患者的疗效。方法: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此类IgA肾病患者38例,予以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及6个月的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免疫球蛋白等相关临床指标以及用药期间所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完全缓解9例,占23.7%;显效11例,占28.95%;有效7例,占18.4%;总有效率71.1%;无效11例,占28.95%。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来氟米特是治疗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IgA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0)
正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在华东地区相关省份报道的肾活检人群中高达43.38%[1],是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病因。根据IgA肾病常见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肉眼血尿型、尿检异常型、肾病综合征型及肾衰竭型[2],国内文献报道肾病综合征型可达肾活检中IgA肾病的41.1%[3],为常见类型。我国现有文献报道的中成药治疗IgA肾病多是在非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4,5],针对肾病综合征型原发性IgA肾病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4)
目的:通过人工判读及检测脉图参数,提取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的IMN客观化脉象特征。方法:(1)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3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符合纳入标准患者42例,同期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健康中老年体检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2)由两名高年资临床医师同时判读脉名;(3)应用SMARTMX-1型脉象采集分析仪采集脉图,采用时域分析法对脉图参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人工脉象判读结果显示表现为NS的IMN患者最常见基本脉象依次为细脉、弱脉、弦脉;其在h1、h3、h4、h4/h1、h5、h5/h1、t4及As这8个脉图参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图参数的差异性反映了IMN肾病综合征患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动脉血管外周阻力增大,但主动脉顺应性尚良好的状态,因此将这些脉图参数联合分析可作为IMN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依据之一,同时也可辅助评估本病血管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HLA—DRB1基因与IgA肾病关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山西汉族IgA肾病的关联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探针(PCR—SSO)法,对30例IgA肾病患者和4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IgA肾病组的HLA—DRB1*15基因频率明显较正常对照低(5.00% vs 17.78%,P=0.021,OR=0.243,95%CI:0.068,0.876),IgA肾病组的HLA—DRB1*04基因频率明显较正常对照高(30.00% vs 15.56%,P=0.034,OR=2.327,95%CI:1.052,5.145)。结论:HLA—DRB1*15可能与山西IgA肾病的抵抗性有关,HLA—DRB1*04可能与山西IgA肾病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肾病综合征表现的儿童IgA肾病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临床和病理的特点.方法:总结1995年12月~2004年6月我科98例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IgAN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结果:98例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22例,占IgAN的(22.4%).按1982年WHO病理组织分类,肾小球病理改变为Ⅰ级2例(9.1%),1例单纯性肾病,1例肾炎性肾病;Ⅱ级5例(22.7%),1例单纯性肾病,4例肾炎性肾病;Ⅲ级9例(40.9%),Ⅳ级6例(27.3%),均有肾炎性肾病.免疫荧光分型:IgA型5例(22.7%),IgA IgG型4例(18.2%),IgA IgM型9例(40.9%),IgA IgG IgM型4例(18.2%),以IgA IgM型多见.小管间质损害(TIL)分型:Ⅰ级11例(50.0%),Ⅱ级7例(31.8%),Ⅲ级4例(18.2%),Ⅳ级未见.结论:IgA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临床及病理改变均较重,肾小球变化以Ⅲ~Ⅳ级改变为主,免疫荧光中以IgA IgM型多见,小管间质损害以Ⅰ级和Ⅱ级多见. 相似文献
20.
骨碎补类黄酮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骨碎补类黄酮提取物(flavonoid fraction,FF)对单克隆抗体OX-7诱导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anti-Thy 1.1 GN)的作用.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OX-7诱导的anti-Thy 1.1 GN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hy 1.1 GN)、Thy 1.1 GN FF组、FF组.检测尿蛋白,三色染色评估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D-1及α-SMA在肾小球的表达,同时检测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Thy 1.1 GN FF组尿蛋白量及三色染色面积均比Thy 1.1 GN组减少(分别P<0.05和P<0.01);免疫组化显示PCNA、ED-1阳性细胞数及α-SMA在肾小球表达下调,均与Thy 1.1 GN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FF还可加快anti-Thy 1.1 GN模型肾皮质SOD活性的恢复(P<0.01).结论:FF通过抗氧化活性,抑制大鼠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的增殖及基质的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