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曼  陈荣华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0):635-637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2岁以下几乎所有的儿童,但只有少数发展为比较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及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随着对其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对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基因型的分析,发现白介素8、RANTES存在基因多态性,且可能与RSV毛细支气管炎及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一容量曲线测定结果,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于镇静后进行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TBFV。并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5—9天病情恢复后进行复查。部分患儿随访半年至一年。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吸呼比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VT/kg,TPEF/Te,VPEF/Ve,Ti/Te明显降低。RR增加。治疗5~9天后,VT/KG,RR,明显改善TPEF/TE,VPEF/VE未恢复正常。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访半年至一年,TPTEF/Te,VPEF/Ve未正常。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能够反映出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特点,可成为呼吸道疾病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价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周阔  董胜英  梁珺  杨巧芝 《山东医药》2013,53(15):73-75
目的 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清IFN-γ、IL-17、IgE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受检对象81例,其中RSV毛支组46例、病毒性肺炎组20例、对照组(体检健康婴儿)15例;RSV毛支组分为轻症毛支组24例和重症毛支组22例;病毒性肺炎组及对照组患儿RSV抗原检测均为阴性.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IFN-γ、IL-17,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gE.结果 与病毒性肺炎组及对照组相比,RSV毛支组血清IL-17、IgE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而IFN-γ水平则明显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肺炎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重症毛支组相比,轻症毛支组血清IL-17、IgE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而IFN-γ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RSV毛支组IL-17水平与IgE水平呈正相关(r=0.339,P<0.05),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417,P<0.01).结论 RSV毛支急性期患儿血清IL-17、IgE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IL-17血清水平能反映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提示辅助性T细胞(Th) 17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应用潮气呼吸流速一容量曲线(tidal breathingflow volume,TBFV)为检测婴幼儿的通气功能提供了可能,该操作简便,对患儿干扰小,通过对潮气流速曲线和呼吸参数的分析,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重要补充。本研究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的TBF的检测,探讨其特点和重要呼吸参数的变化,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RSV-RNA)检测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2016-09~2017-09住院患儿中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进行咽拭子采样,提取RNA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RSV基因,测定病毒载量,同时抽血检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1 64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RNA阳性114例,阳性率为6.95%。6个月、6个月~1岁、1岁~2岁这三组阳性率分别为14.52%、10.18%、10.96%,显著高于3岁~5岁组和≥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月份组阳性率为15.01%,高于其他月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组阳性率为6.22%,女童组阳性率为7.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RNA阳性患者白细胞计数偏高占29.82%,白细胞计数正常占65.79%,白细胞计数偏低占4.39%;病毒载量在各年龄组、各性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CR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RSV-RNA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血常规及CRP检测对于是否病毒感染所能提供信息有限。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也就是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之一。近年来,有关RSV感染的基因诊断技术已农渐应用到临床。本文就RSV的变异、分型、mRNA的提取、PCR扩增、选场划性产物的鉴定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哮喘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愈后根据是否吸入普米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患儿在随后3年内观察组哮喘发病率6.3%,对照组哮喘发病率31.3%。观察组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愈后,给予布地奈德吸入能明显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连续性纳入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哮喘患儿80例。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对应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哮喘患儿抗RSV-Ig G抗体和抗RSV-Ig E抗体水平改变。结果哮喘组患儿总Ig E(469.2±99.3 IU/m L vs.130.5±23.2 IU/m L,P0.05),抗RSV-Ig E(155.6±38.7 IU/m L vs.20.1±2.9IU/m L,P0.05)和抗RSV-Ig G(140.2±42.9 IU/m L vs.58.7±15.0 IU/m L,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OC曲线分析提示抗RSV-Ig E的AUC为0.759,cut-off为177.5,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79.2%。抗RSV-Ig G的AUC为0.723,cut-off为150.1,敏感性为81.0%,特异性为85.9%。相关性分析提示抗RSV-Ig E(r=0.393,P0.05)和抗RSV-Ig G(r=0.383,P0.05)与哮喘存在正相关。抗RSV-Ig E(r=0.442,P0.05)和抗RSV-Ig G(r=0.302,P0.05)与血清总Ig E水平存在正相关。抗RSV-Ig E和抗RSV-Ig G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0.421,P0.05)。Logistic回归提示抗RSV-Ig E(177.5 IU/m L)(OR=1.56,95%CI 0.99~2.29,P0.05)和抗RSV-Ig G(150 IU/m L)(OR=1.39,95%CI 0.95~2.53,P0.05)为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SV隐性感染可以促发哮喘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抗RSV-Ig E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疗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对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年龄〈1岁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为初次发病,采末梢血用ELISA法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检测,抗体阳性者作为人选对象,共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分为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对照组53例。三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并给予生理盐水、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及盐酸氨溴索(沐舒坦)雾化吸入7d,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7d,治疗Ⅱ组继续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8周;观察各组患儿咳嗽、喘憋及肺部哕音情况,并统计住院天数。所有病例均随访3年;记录各组患儿停药第1年、第2年、第3年喘息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及患病率。结果 ①治疗组在平喘、止咳、肺部哮鸣音及湿哕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治疗Ⅰ组在停药后第1年、第2年、第3年喘息性疾病患病率分别为50%、40.4%、25%,较对照组(54.9%、41.2%、27.5%)稍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Ⅱ组在停药后第1年、第2年、第3年喘息性疾病患病率分别为26.3%、23.6%、13.2%,其中第1年、第2~3年喘息性疾病患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0.3,P〈0.01、X^2=4.40,P〈0.05)。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急性期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周可有效的改善症状并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但对其预后无明显影响。布地奈德雾化吸入8周可降低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气道高反应,减少肺功能损伤,可达到早期干预减低其婴幼儿哮喘发病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成人及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RSV感染是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可引起成人哮喘喘息症状加重,鉴于RSV感染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人将从RSV感染及其由此导致的免疫功能失常、AHR、黏液分泌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程淑兰 《山东医药》2011,51(31):64-65
目的探讨自三烯E(LTE4)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轻度22例,重度18例)尿LTE4水平,并与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尿LTE4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恢复期尿LTE4水平仍高于对照组;重度患儿尿LTE4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者,P均〈0.01。结论LTE4参与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发病过程,尿LTE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LTE4水平可作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的非创伤性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近年来粤东地区毛细支气管炎病毒病原学的构成现状。方法收集粤东地区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3年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咽拭子共508份,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副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3型、鼻病毒、人类博卡病毒、人类偏肺病毒、WU多瘤病毒,共8种lO型病毒。结果①508例患儿中男374例(73.6%),女134例(26.4%)。②508例患儿中1岁以下年龄组393例(77.4%),病毒检出率为77.2%;1岁以上年龄组115例(22.6%),病毒检出率为22.8%。③2007年7至2008年6月病毒阳性率为47.5%(77/162),病毒检出第1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33.7%),新发现呼吸道病毒(人类博卡病毒、人类偏肺病毒、wu多瘤病毒)占14.3%;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病毒阳性率为51.7%(124/240),病毒检出第1位为流感病毒A型(38.4%),新发现呼吸道病毒占6.4%;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病毒阳性率为45.3%(48/106),病毒检出第1位为鼻病毒(22.4%),新发现呼吸道病毒占20.9%。④3年间病毒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0.8%、42.7%、27.1%。结论①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男孩多见,1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及病毒检出率均高于1岁以上年龄组。②鼻病毒、流感病毒A型在不同年度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首位病原体,既往研究中占首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有逐年下降趋势。③新发现呼吸道病毒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例中检出,并有逐年上升趋势。④毛细支气管炎病例中存在不同病毒混合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闫一兵  李旭东 《山东医药》2008,48(31):75-76
检测16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血清钠水平,与同期住院的121例普通肺炎患儿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P<0.01);毛细支气管炎重症组患儿血清钠水平明显低于轻症组(P<0.01);血清钠<120 mmol/L毛细支气管炎干预组补钠治疗48 h后与未干预组病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氢化考的松治疗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低于未应用氢化考的松组(P<0.01).认为血清钠水平降低是毛细支气管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应用血钠干预治疗及大剂量氢化考的松对低钠血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中能够增加呼吸道感染严重性的因素很少被关注。我们报道的因素与发生在也门儿童的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关(266位呼吸合胞病毒感染和66位人麦塔肺病毒感染).年龄.室内空气污染和不完全接种疫苗是危险因素.这不同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6.
<正>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憋、气促、三凹征为主要临床特点。近年来,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随着研究的深入,毛细支气管炎在病因、辅助检查、治疗以及与哮喘的关系方面均有较大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一、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学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最主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Dan Miron MD等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成人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发病情况。方法:对呼吸科住院患者25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静脉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RSV抗体IgM。结果:对照组阳性12例,阳性率6%;患者组阳性37例,阳性率14.6%,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结核性胸膜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本组患者秋冬季发病较多,阳性率19.5%,春夏季阳性率9.6%,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SV是成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可引起下呼吸道炎症(如COPD、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疾病等)的发生和反复发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成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电镜和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成人感染的电镜诊断。应用常规电镜和金标记电镜技术观察97例RSV阳性患者鼻咽部脱落细胞。一些标本的脱落上皮细胞表面在常规电镜下查见RSV形态特征的病毒颗粒,免疫电镜可见金颗粒特异性标记。提示,RSV是成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RVS)是最常见的病原体。2005年6月~2006年6月,我们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草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和MTT法,测定细胞半数中毒浓度(TC50)、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抗病毒指数(TI),以利巴韦林为对照,评价甘草抗RSV的效果。结果甘草在体外既能抑制RSV的增殖,又能直接杀伤RSV,阻断RSV的感染。甘草的TC50=3.21 mg/ml,IC50=0.273 mg/ml,TI=11.76。甘草比利巴韦林毒性小,抗病毒指数大,安全范围大,抗RSV作用与利巴韦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使用安全,在体外对RS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