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当前腹泻病例的就诊率及就诊机构,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0个社区/村,分别于4个季节进行腹泻发病及就诊情况的入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共调查22 540人次,2周腹泻发病率为1.069%;城市、农村的2周腹泻发病率分别是0.679%、1.407%;城市和农村腹泻病人就诊率分别是42.13%和82.25%,就诊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09,P<0.05);城区以在二级综合/儿童医院就诊比例最高(61.33%),农村以到个体诊所就诊的比例最高(93.90%),第4季度和第2季度就诊率较高(77.22%和75.00%)。结论该地区人群腹泻病发病率仍属较高水平,目前城乡腹泻病例就诊模式不同,城市腹泻病例就诊率低于农村。建议政府应该继续加强改进预防控制腹泻病的政策措施,降低发病率;同时应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群腹泻病的发病率和流行特征,了解当前腹泻病例的就诊率及就诊机构,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0个社区/村,分别于4个季节进行腹泻发病及就诊情况的入户调查。[结果]共调查22540人次,2周腹泻发病率为1.069%;城市、农村的2周腹泻发病率,分别是0.679%、1.407%,农村腹泻病发病率高于城市(95%CI:0.935~1.203);年龄﹤10岁组者的2周、1个月、3个月的腹泻发病率均最高,分别是1.53%,2.60%,4.70%,其次是40~岁年龄组;职业以学龄前儿童最高,2周、1个月、3个月发病率分别为2.01%、3.61%和6.57%,与其他职业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和农村腹泻病人就诊率分别是42.13%和82.25%,就诊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09,P﹤0.05);城乡人群中腹泻就病例就医模式不同:城区以在二级综合/儿童医院就诊比例最高(61.33%),农村以到个体诊所就诊的比例最高(93.90%)。[结论]该地区人群腹泻病发病率仍属较高水平,防治工作重点应为年龄在0~10岁和40~50岁之间;就诊模式城市农村不同。建议政府应该继续加强改进预防控制腹泻病的政策措施,降低发病率;同时应合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好适应群众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3.
广东、河南、甘肃三省1 2县区腹泻病例就诊模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当前中国腹泻病例的就诊率及就诊机构,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广东、河南、甘肃省,抽取12个县区60个居委会/村,采用WHO对腹泻病例的定义,分别于4个季节进行腹泻发病及就诊情况的入户调查. 结果 广东、河南、甘肃三省12个县区人群平均两周腹泻发病率为0.79%(95%CI:0.74%~0.84%),5岁以下儿童的两周腹泻发病率为2.30%(95%CI:1.96%~2.6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两周腹泻就诊率为55.89%(95%CI:52.90%~58.84%),以5岁以下儿童腹泻就诊率最高(79.88%),城市腹泻病例就诊率(40.76%)显著低于农村(65.25%),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的就诊率也有所不同.城市中腹泻病例到街道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比例最高(35.38%),农村居民腹泻病例到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处的就诊率最高(75.04%).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腹泻就诊影响冈素分析, 结果 显示农村较城市腹泻就诊例数增加;米泔水样便、水样便较有黑便的腹泻病例就诊例数增加;发热较不发热病例就诊例数增加;腹泻持续天数越长、腹泻每日次数越多就诊例数越多;参加合作医疗较无医疗保险的腹泻病例就诊例数增加;第2、4季度就诊例数较第1季度增加. 结论 目前城乡腹泻病例就诊模式小同,城市腹泻病例就诊率低于农村,城乡总的腹泻病例就诊率以及5岁以下儿童腹泻就诊率较20年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腹泻病例的就诊率和就诊机构,为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西周镇、新桥镇的6个行政村,采用WHO对腹泻病例的定义,分别在2006年12月和2007年3月、6月、9月对调查点的农村居民进行腹泻病发病和就诊情况的调查.结果石浦、西周、新桥3个镇的农村人群,平均两周腹泻病发病率为0.65%,60岁以上年龄组的两周腹泻病发病率1.11%,高于其他年龄组.两周腹泻病就诊率为47.83%,10岁以下儿奄就诊率最高(100.00%),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就诊率有所不同.我县农村居民腹泻病患者到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就诊率为69.70%.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腹泻就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季节、文化程度和是否发热对选择就诊有影响.结论 农村居民腹泻病例多数就近选择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应加强对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杭州市城乡社区人群腹泻病发病水平、就诊情况及医疗费用等。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城区2个社区和萧山区3个乡镇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4次入户调查了解其2周内腹泻病发生情况、就诊情况以及因腹泻病产生的各类医疗费用等。结果杭州市共调查了41496人,腹泻病年发病率为0.32次/人年,其中农村年发病率0.41次/人年,高于城市的0.23次/人年。7月和10月是腹泻病高发季节,5岁以下年龄组及55岁以上年龄组两周发病率较高。杭州市腹泻病的就诊率为31.01%,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疗治疗总费用人均为76.08元,报销费用占医疗就诊总费用的15.05%。结论杭州市腹泻病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儿童及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应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患病后的就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广西地区腹泻病流行病学特点,并评价其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广西地区1988、1995和2007年3次入户调查腹泻病发病、流行、就诊和治疗情况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1995和2007年3次腹泻病人户调查获得广西地区腹泻病发病强度分别为0.562次/人年、0.456次/人年和0.221次/人年(P<0.001);腹泻病例均无性别差异,低年龄组和低文化程度人群腹泻病发病率较高.近年来腹泻患者旱持续腹泻天数延长、症状体征减轻的趋势.病例均以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为主,2007年就诊率仅为28.3%;病例治疗均以抗生素为主(49.8%~90.2%),口服补液治疗率较低(1.4%~11.5%);但使用中药治疗率有所上升.喝生水、吃生冷或隔夜食物及接触腹泻病患者为腹泻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近20余年广西地区腹泻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病后就诊率较低.应规范腹泻病例的治疗,增加患病后就诊的可及性,提高就诊率和有效诊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腹泻病患者就诊和治疗情况,了解其诊治行为特征和治疗费用负担.方法 从腹泻病发病率较高的柳州市和罗城县城乡居民中搜集腹泻患者,调查腹泻病患者诊治行为和治疗费用使用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腹泻病患者就诊率为28.28%(125/442);50.91%(225/442)的患者购药在家治疗,20.81%(92/442)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腹泻患者以就诊村/个体诊所和乡镇/社区医院为主,就诊率冬季高于夏季(P<0.001);<5岁儿童就诊率较高;腹泻病例就诊治疗费平均41元,其中,门诊40元,住院533.5元,村/个体诊所20元,乡镇/社区医院99.5元,县级以上医院100元;在家自治费平均3元;就诊治疗费高于在家自费治疗(P<0.001),住院治疗费高于门诊治疗费(P<0.001);在乡镇/社区与县级以上医院的就诊治疗费高于村/个体诊所(P<0.001).结论 腹泻病以就诊基层医疗机构为主,病后就诊率偏低,而治疗费并不低;应采取措施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居民的就诊意识,并加大基层卫生服务和腹泻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投入,以有效降低腹泻病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全国部分地区腹泻病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一九八八年全国部分地区腹泻病防治现状调查结果。全国二十个省(自治区)共调查126 956人,其中五岁以下儿童10 987人。两周内共发病7 681例,发病率0.06次/人;估计全国年平均发病率0.70次/人/年,<5岁组发病率1.90次/人/年,4岁以上组0.59次/人/年,以6个月至2岁组发病率最高为2.44次/人/年。共有2 908例到医疗单位就诊,就诊率37.86%,<5岁组病例就诊率64.11%,占总就诊人数的39.68%;62.24%的就诊病例在村卫生室就诊。16个省(自治区)死亡原因调查范围102 470人,死亡605人,死亡率5.9‰,因腹泻病死亡15人,估计病死率为0.002%。对1 247名0~6个月儿童进行喂养方法分析,母乳喂养率为76.18%,混合喂养19.49%,人工喂养4.33%。在7 681例病人中,有4885例病人接受治疗,为病例总数的63.59%;服用自治口服补液942例,为12.26%;服用口服补液盐152例,为1.98%;服用抗生素4 237例,为55.16%;服用中药620例,为8.07%。调查结果指示:腹泻病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腹泻病防治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口服补液疗法使用率低和滥用抗生素是腹泻病治疗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农村卫生室承担了大部分腹泻病防治工作,是今后的培训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嘉兴市社区人群腹泻病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和经济负担,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一年四次入户调查两周、一个月及三个月腹泻病发病情况和经济负担等。结果调查21 277人次,二周发病率0.58%,腹泻病年发病率0.151次/人年,1岁组和50-59岁组人群发病率较高;78.57%病例腹泻1-3天,81.25%病例腹泻最多每天5次,儿童发热率、就诊率均明显高于成人;病例次均经济负担539.18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为94.96元,儿童病例直接医疗费用占调查人群的75.32%;估算全市总经济负担4.30亿元,约占年生产总值3.08‰。结论腹泻病临床表现较轻,就诊率低,疾病负担重,建议加强儿童与50-59岁年龄人群腹泻病防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目前广西各职业人群中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求医行为特征,为腹泻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抽中的社区和村屯所有常住居民约2万余人应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发现腹泻病例248人,腹泻病两周发病率为1.21%。散居儿童人群中腹泻病发病率最高。腹泻病例中,27.42%的病例不做任何治疗,53.23%选择自行服药治疗,19.35%到各级医疗机构求医。[结论]低年龄、广泛人际交流性质职业的人群特征是腹泻病的危险因素。腹泻病例就诊率较低,其中散居儿童的求医强度较高,农民的求医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居民腹泻病例的求医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区整群随机抽样,开展入户调查。从中筛选出腹泻病例,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夏、冬季节2次调查总共访问家庭11 865户,共42 330人。调查中收集腹泻病例442例,其中21.04%的病例未做任何治疗,50.90%的病例选择自行服药治疗,26.02%的病例到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求医,2.04%的病例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腹泻病例的单日最高腹泻次数、腹泻天数、病例年龄是求医行为强度的影响因素。冬季腹泻病例的求医行为强度高于夏季腹泻病例,城市腹泻病例和农村腹泻病例之间、男性腹泻病例和女性腹泻病例之间的求医行为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样本量大,收集腹泻病例多,抽样较为合理。广西居民对腹泻病这一类发病普遍、有自限性的疾病关注程度不高,其求医的意愿并不强烈,腹泻病就诊率较低。大部分病例选择自行服药治疗。居民对低年龄和高年龄的"老幼"人群的健康关注程度较高,其求医行为强度也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12.
A nationwide sample survey was conducted between July 1980 and June 1981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xerophthalmia among Nepalese children. Population proportionate random samples were drawn from the 12 geopolitical subdivisions of the country by employing multistage sampling technique. The survey population was defined as the child population of rural Nepal between the ages of 0 and 14 years. The per cent prevalence of xerophthalmia in Nepal was 1.65 for Bitot's spots, 0.02 for corneal ulcer, and 0.03 for corneal scar. While cases of Bitot's spots were more prevalent in the plains of Nepal, followed by the mountains and the hills, the reverse was true for corneal lesions. Vitamin A deficiency was fou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one-third of acquired bilateral blindness in preschool children. All corneal cases in the study were accompanied by diarrhea and malnutrition, indicating xerophthalmia to be symptomatic of the whole spectrum of malnutri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建始县6~24月龄婴幼儿两周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3月分层抽取建始县5个乡镇864名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进行腹泻两周患病问卷调查。结果 建始县 6~24月龄婴幼儿腹泻两周患病率为8.4%。家庭年收入低、打骂婴幼儿和进食不规律是婴幼儿腹泻的危险因素。结论 建始县婴幼儿腹泻两周患病率较高, 加强对婴幼儿看护人看护婴幼儿方式的教育是今后婴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1991~1995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死亡情况.方法 以随机抽样方法,对1991~1995年全国81个监测市、县的855万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腹泻死亡监测.结果 5年来我国儿童腹泻的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1995年比1991年下降了36%.1995全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为275.2/10~5,居儿童主要死因之第4位.但城乡儿童腹泻死亡率相差悬殊,在村儿童腹泻死亡率是城市的14倍,而且农村儿童腹泻死亡病例的65%死亡在家中.结论 欲实现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1/3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控制农村儿童腹泻乃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成都市腹泻病流行现状及就诊趋势,为腹泻病管理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成都市成华区和大邑县29 355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腹泻发病和就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腹泻的2周发病率为3.8%。10岁组的腹泻发病率在各年龄段中最高,为7.4%,学生的腹泻发病率在各职业中最高,为5.9%,各年龄段间和职业间腹泻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的腹泻患者中仅有28.4%选择到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34.7%的被调查者腹泻后不做任何治疗,36.9%的被调查者腹泻后自行买药治疗。结论成都市居民腹泻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低年龄段学生的腹泻发病最多,需要进一步加强居民,尤其是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 427例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1 427例感染性腹泻的疫情资料和专题调查报告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为99.42/10万。主要分布于流动人口较多的福田街道与沙头街道;发病高峰时间为10—12月;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49;0~4岁儿童发病1 123例,占总发病数78.70%;散居儿童与托幼儿童发病1 198例,占总发病数的83.96%;1 427例患者中,轮状病毒诊断阳性率为81.85%。结论深圳福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较高,以儿童为主(尤其是散居儿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辖区内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通过病原谱监测,明确病原体流行趋势,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集辖区内2010年-2011年感染性腹泻病例,培养分离出优势菌株,监测目标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辖区内全年均有细菌感染性腹泻病例发生,婴幼儿及中青年为高发人群,病例地域分布有差异,所确立的监测菌不能完全揭示腹泻流行特征,需增加监测菌种类。结论: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是辖区内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沙门菌感染集中在婴幼儿,需要引起疾控机构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广西自治区2006-2007年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广西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及描述性分析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诺如病毒腹泻疫情报告及个案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共报告9起(城市1起,农村地区8起)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累计病例1174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75例(6.39%),临床诊断病例1099例(93.61%),无死亡病例.疫情暴发地点主要为农村地区的学校、监狱、自然村屯,农村病例数构成(86.20%)高于城市(13.80%)(P<0.01);病例时间分布有明显季节性,2006年病例时间分布与2007年分布不一致,2006年病例全部集中在9、10和12月,2007年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数的78.75%(452/574);病例年龄主要为10~19岁(39.52%)和20~29岁(28.88%),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2.19∶1,职业分布主要为在校学生和服刑人员.病例症状较轻,病程一般为2~3 d,具有自限性.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和食物、人传人接触传播等多途径传播.共采集81份病例和10份密切接触者急性期粪便标本,检出诺如病毒RNA阳性72份和5份,检出率分别为88.89%和50.00%.结论 广西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多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初夏季节.应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重点针对疫情好发地区,采取健康教育、加强饮用水卫生和饮食卫生等综合措施,减少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群腹泻病发病水平及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数据一致性。方法:按PPS和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2个地市的8个社区和12个村的3月龄以上年龄人群,采用人户调查的方式收集人群基本人口学情况、腹泻病发病情况和就诊情况,对发病水平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并与全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数据相比较。结果:浙江省人群腹泻病两周发病率为0.59%,年发病率为o.15次/人/年。夏秋季是5岁以下婴幼儿高发季节,冬春季是45岁以上中老年人高发季节,城乡两周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2,P=0.200),男女两周发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28,P=0.868),60岁以上年龄组和散居儿童是高发人群,两周发病率分别为o.88%和2.28%。人群调查的腹泻病发病率是同期同地区全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发病率的2.48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2.830,P=0.000)。结论:浙江省人群腹泻病发病率较低,散居儿童和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应给与更多关注,农村感染性腹泻漏报情况较多,应加强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腹泻病人户调查地区人群基本特征及卫生条件。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对抽中的社区和村屯所有常住居民共2万余人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人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5951户(20576人),城区占49.39%。农村占50.61%。在城区及农村老年人口系数分别为9.33%及12.02%,少年儿童系数分别为14.84%及17.25%。城区住户使用封闭式化粪池(97.48%)、水冲式(99.15%)厕所为主,97.48%使用县级或以上供应的自来水;农村56.34%的住户使用封闭化粪池厕所,29.61%使用旱厕,72.64%使用井水。城区和农村分别有35.73%及16.63%的住户备有土霉素和氟哌酸等常用药。家庭月均收入在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768.2元和840.6元;月均支出分别为1214.0元和589.2元。结论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隐患仍然存在,应进一步提高群众对腹泻病防制及合理用药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