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门诊中常见的病症。中医称厌食为纳呆,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伤及脾胃所致。临床以小儿长时间的食欲不振、见食不贪、不思饮食、厌恶进食甚则拒食为主要特点。好发于1~6岁消化功能尚未健全的小儿。小儿长期厌食可致营养不良、体质减弱、发育迟缓,甚至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还易罹患其他疾病,从而影响小儿日后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临床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儿童保健人员应予重视。笔者结合儿科临床工作和当家长的体会,就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防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的食欲不振,厌恶摄食,甚则拒食的一种病症。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尤其是以城市小儿多见。排除其他疾病因素的影响,则厌食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饮食喂养:如喂养不当、饮食不节、偏食挑食、妄投滋补等因素所致。 不合理喂养的发病机理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尤其是“脾常不足”,因此.不合理的喂养就会损伤脾胃.消化功能失常,日久形成厌食。  相似文献   

3.
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不合理喂养、过食肥腻、乳食不节等造成寒湿伤脾,湿热伤胃,脾胃虚弱。小儿推拿简便效验,安全,而且痛苦小,用来治疗小儿厌食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笔者将临床应用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进行总结,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儿厌食症是小儿常见的病症.它以不欲饮食、或食欲减退、或严重挑食为特征。引起厌食的原因很多.因此,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独立的病,而是一种症状。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化水谷而生精微、输布营养周身,而脾胃有病.功能受阻,  相似文献   

5.
伤食是指小儿进食量过多而出现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厌食、上腹部饱胀、舌苔厚腻、口中带酸臭味等。一旦出现伤食,还得从调整饮食入手。以下几则食疗方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6.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 ,以长期的见食不贪、不思饮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甚则拒食为特点 ,好发于1~6岁消化功能尚未健全的小儿。笔者近两年来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31例 ,收到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病例选择31例厌食症患儿均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17例、女14例 ;年龄2~6岁 ,平均4岁 ;病程最长1年 ,最短1个月 ,平均6个月。1 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医司1986年制定的《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拟定。①以厌食为主证 ,无主动进食欲望 ,食量较同龄儿童显著减少 ;②厌食病程1个月以上 ;③体重低于…  相似文献   

7.
小儿厌食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完全无食欲,多见于2~5岁小儿。厌食症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拒食。进食后,食物停滞在胃肠道不能消化而出现腹胀饱满、腹痛、呕吐、大便腥臭(稀或干)。长期厌食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极度衰弱,患儿形体干枯消瘦: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部胀大、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饮食异常(吃土、煤渣等),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小儿厌食是指除外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较长时问的食欲不振或减退,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食物不知饥饱。加以一些家长缺乏知识,片面强调给以高营养的滋补食物,超越了脾胃正常的运化能力,以及过于溺爱,恣意投其所好,养成偏食习惯,或进食不定时,生活不规律,或训斥打骂,造成儿童心理及情绪紧张等,皆可导致脾失健运,胃不思纳,脾胃不和而致厌食症发生。从临床实际观察中,小儿厌食症临床表现多为脾胃气阴不足、脾失健运、脾胃虚弱等型,针对其病机,对厌食所采取的治法主要是调理脾胃功能,治疗上可采用内治法即中药治疗、外冶法以及内外兼治法。现将近几年关于厌食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齐常然 《工企医刊》2015,(3):1457-1458
厌食是较严重的食欲不振,以较长时期原因不明的厌食、体重显著减轻为临床特征。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小儿多见于1~6岁。小儿脾常不足,脏腑娇嫩,如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久病多病,损伤脾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绪变化,思虑伤脾,均可致厌食。厌食症相当于中医所谓不食、恶食、不思食、不能食而瘦的范畴,散见于历代医籍中。清.董西园《医级》认为,小儿厌食"揆其致病之由,缘父母娇养之过,纵恣成性","适  相似文献   

10.
小儿厌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轻者食欲减退,重者不思饮食,如迁延日久,则会影响小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最终发展成疳证(俗称奶痨)。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厌食主要责之脾胃。小儿脾胃薄弱,若饮食不节,饮食无度或过食肥甘生冷和难以消化之物,均  相似文献   

11.
小儿长期食欲减退、挑食、偏食,在医学上统称为小儿厌食症。厌食的小儿身体瘦弱,易感冒、腹泻,可导致营养不良。一般导致小儿厌食的三大因素包括疾病、饮食和心理障碍。引起厌食的常见病有贫血、佝偻病、营养素缺乏症、乙肝、胃肠道及呼吸道反复感染。母乳喂养的婴儿常由于未能及时添加辅食,使婴儿消化道缺乏食物刺激而导致厌食。某些母乳量不足的婴儿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不能从辅食中摄取,延缓消化器官从流质→软食→硬食这一正常发育过程,导致婴儿贪恋母乳而拒食。人工喂养的婴儿,  相似文献   

12.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不思饮食、厌恶摄食的一种病证。儿科发病率高 ,多发于1~6岁小儿。小儿脾常不足 ,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而致脾运胃纳功能失常而发病 ,病在脾胃。初则病轻 ,虚象不著 ,久或素体虚弱而致气虚、阴虚致脾脏亏损无力运纳而致。笔者自拟运脾散加减用治本病 ,效果显著。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60例中男43例、女17例 ;年龄18个月~8岁 ,平均3 6岁。其中症见脾运不健者44例 ,脾胃气虚者12例、胃阴虚者4例。1 2方药组成及服用方法1 2 1自拟运脾散方药组成 :炒苍术10g、炒内金3g、…  相似文献   

13.
小儿厌食症发病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80名厌食小儿及200名正常小儿婴幼儿期的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断奶时间、目前饮食状况及血锌含量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厌食小儿加辅食加有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许多厌食患儿有偏食、过多吃零食和家长强迫进食冰良饮食习惯;部分患儿存在锌缺乏。提示婴幼儿期加捕食和断奶过晚与小儿厌食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不良饮食习惯在厌食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缺锌也是小儿厌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由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关心、溺爱和忽视饮食的心理卫生等因素,造成小儿厌食已成为儿科门诊的一个常见问题。作者于1995~1998年在小儿厌食门诊中研究了厌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的关系。这些病例经过家长进行饮食卫生教育和适当的药物治疗或配合行为治疗后,有效率达97%。现将记录随访完整的10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100例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在8月  相似文献   

15.
儿童厌食可由躯体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厌食称神经性厌食,在幼儿中颇为多见。小儿进食习惯不好,不仅影响营养的摄取,而且易患不少疾病,小儿神经性厌食就是其中之一。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逐渐降低小儿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引起小儿神经性厌食。  相似文献   

16.
小儿厌食症是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长期厌食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采用金双歧片治疗小儿厌食症36例的临床研究,取得较显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厌食,较长时间的不思饮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通常面黄肌瘦,头发细黄,缺少光泽,另外睡眠不好,爱发脾气,并且易患感冒。日久导致身体发育迟缓,智力及心理也会受到影响。厌食是儿科常见症状之一,占儿科门诊量的30%,患者从2~6岁为多。小儿厌食大致三种原因:  相似文献   

18.
消化不良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由饮食不当,暴饮暴食,食不按时,饥饱不一所引起。笔者近年来用保和丸治疗小儿消化不良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有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故其诊断、治疗、用药、护理均有独特之处。小儿独特的生理特点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病理特点是“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且现今儿童多厚衣暖被,食膏粱厚味,故为病易从热化。所以,平素及病时饮食调护尤为关键,热证或阳热体质者进食热性食物尤如抱薪救火,火上浇油,使里热炽盛,变证丛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80名厌食小儿及200名正常小儿婴幼儿期的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断奶时间、目前饮食状况及血锌含量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厌食小儿加辅食和断奶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许多厌食患儿有偏食、过多吃零食和家长强迫进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部分患儿存在锌缺乏。提示婴幼儿期加辅食和断奶过晚与小儿厌食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不良饮食习惯在厌食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缺锌也是小儿厌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