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藏精、主骨、生髓。在女子,肾与胞宫、天癸、冲任督带四脉关系极为密切。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了在女子生殖功能成熟过程中,天癸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促进胞宫生理功能的出现,维持月经、胎孕正常的重要物质。而天癸的产生,必须以肾气充盈为先决条件。《素  相似文献   

2.
历代医家虽对女性“生理活动”有颇多论述,但在肾、天癸、冲任、胞宫参与女性生理活动的机理缺乏系统性、条理性的解释。在20世纪80年代前,已有“脏腑、气血、经络作用于胞宫而产生月经属于人体正常生理现象”之说,但此说仅局限于将月经与脏腑、气血、经络之间的联系分别论述,而未对其在月经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作详细阐述。因此,上世纪80年代初,杨家林教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倡“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率先提出该轴在月经产生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指出月经的产生由肾气主导。经期脏腑、气血、经络的活动是女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盛衰和肾主生殖的具体体现[1,2]。  相似文献   

3.
妇女最主要的生理特点为月经与妊娠。胞宫是主宰月经和孕育胎儿的脏器,而胞脉系于肾,肾气旺盛,促使天癸成熟,任脉之气通,冲脉之血旺,下达于胞宫,胞宫精气充实,气血调和,则月经能按期来潮,婚后才能妊娠。肾气旺盛是指肾中阴阳之气充盛、调和,阴阳原同一气,水火原不相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以完成女子月经与妊娠的复杂生理过程。若  相似文献   

4.
天癸是中医学特有名词,男女皆有,是男女青春发育期所产生的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一种阴精物质.它来源于先天,藏于肾,在肾气盛的前提下逐渐成熟泌至,与月经、生殖密切相关,可促使女子任脉流通而冲脉盛满,胞宫行使蓄藏和排出经血的功能,因而出现月经来潮并以时而下.与天癸关系密切的脏腑经络主要是心、肝、脾、肾、胞宫及冲任二脉,其正常与否影响着天癸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45-48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调控女子的经、带、胎、产。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在"着床窗口期"内允许胚胎着床的能力,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的体现,因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而备受学术界重视。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理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肾藏精、主生殖,天癸为肾气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冲任二脉亦包涵了生殖功能,胞宫为胎儿孕育的场所。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胞宫实现生理功能的一部分,受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各自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的功能正常,子宫内膜才能发挥容受胚胎的生殖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梳理文献,就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围月经期哮喘是妇女哮喘的常见类型;“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是中医总结出的妇人生理的重要理论,它类比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但涵盖面更加广泛,是围月经期哮喘的发病基础;玄府气液宣通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异常是月经期哮喘的生理基础,玄府气液不通上影响肺之宣降,下影响肾精之藏泄、胞宫之开阖,是围月经期哮喘的直接原因。临床治疗当兼顾玄府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相似文献   

7.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之所,主人体生殖机能,对天癸之成熟,冲任二脉的通盛,以及胞宫的满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月经胎孕关系极为密切,对肾虚不孕尤其是对不排卵型不育症,治肾是关键。肝为女子之先天,肝藏血亦疏泄,司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在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以下简称功血)的治疗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功血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月经生理系统”,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二、对前人月经生理理论的评价前人主要认为月经的形成是与“肾——冲任——胞宫”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经文提出了肾、天癸、冲任二脉及其相互关系,被后世认为是月经生理的主要理论,亦是指导临床治疗功血的主要理论根  相似文献   

9.
李成华 《光明中医》2011,(10):2098-2099
摘要:中医学认为肾对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协调,从而使女性具有月经、孕胎的生理.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叙述了中医肾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须的物质。天癸的产生依赖于五脏,"天癸至"是冲任充盈的必要条件。冲任二脉将肾与胞宫联系起来。天癸失常会导致妇科疾病。调治"天癸"可治疗妇科疾患。  相似文献   

11.
1982年全国首届中医妇科研讨会上,罗元恺教授首次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生殖轴",形成了中医界首见的中医学女性生殖轴雏形。现已有理论"心(脑)-肾-子宫轴","脑-肾-天癸-冲任-胞宫(女)、睾丸(男)轴",各据其理。而对于肝肾共为女子先天,肝肾同源,藏泄互用,其二者的协调平衡作用与女子性生殖轴的联系,尚缺乏探讨。故以下试论"肝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及探讨补肾调肝法对性生殖轴具有重要作用,以供临床及科学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月经是肾气、天癸、冲任、气血协调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下,胞宫定期藏泻产生的生理现象。肾主生殖而藏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和调节以肾为主导,故调经以补肾为首要治法~([1])。月经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病机变化大多与肾相关,笔者从肾进行辨证论治,从复杂的病情中抓住其发病关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天癸的组成、居所和作用.历代医家皆有阐述.已故黑龙江省名老中医王维昌先生认为先天天癸藏于肾中,在后天气血和自然之气的濡养下,成为成熟天癸.通过督脉到达胞宫,使胞宫发育完实,胞宫具有了气物之功能.才能将五脏有余之气血转化为月经、乳汁、胎孕之资.如果天癸不足.就会产生经孕产乳等方面的疾病.王维昌先生依据此观点,制成了天癸汤.治疗天癸不足的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玉香 《天津中医药》2009,26(3):253-255
对月经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月经是肾气化作用的结果观点.论述了肾气,天癸及太冲脉在月经产生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天癸是命门元气的一部分,通过肾脉达于胞宫,从胞宫进入太冲脉.太冲脉是冲脉的下行支--足少阴肾与冲脉相合之脉.由于天癸元气(冲脉之气)从胞宫下行于足少阴肾经,而足少阴经气由足上行,两气相激,可使太冲脉气血渗诸络温肌肉.又由于足少阴肾经表里内外与肝脾心肺的联系,使冲脉气血内养五脏六腑,外濡肌肉关节.肾对月经产生的气化作用,是在气机升降出入有序,经脉循环,气血贯通的生理活动中完成的.肾的藏泻有节而致月经有周期性排血.通过对月经产生机制的探讨,提出了妇科病的治疗要注意运用调气法,对临床常表现的冲脉虚损的病理机制,要补肾益冲气.而冲气逆乱的实证病机要注重调肝畅冲气.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月经周期的形成是肾、天癸、冲任督带、胞宫协调作用的结果 ,与现代医学提出以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的反馈调节机制有类似之处。因此 ,中医周期疗法是以肾的阴阳转化为中心 ,冲盛、任通、督温、带束变化为特征 ,胞宫气血藏泻为特点 ,将月经周期分为 4期 ,运用藏、至、温、泻四法调理 ,来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促进排卵 ,健全黄体功能 ,从而获得孕育。月经后期为月经周期的 8~ 1 3天 ,本期胞宫空虚 ,冲脉不盛 ,属于肾阴增长时期。治疗上应藏胞宫精血 ,即滋肾阴 ,益冲血 ,使肾气盛 ,冲脉亦盛 ,下注胞宫 ,胞宫藏精血则不泻 ,为月经来潮填…  相似文献   

16.
不孕症是妇科中的常见病。余从1980年至1990年辨证治疗不孕症23例,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肾阳不足《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冲任阳虚不孕,《圣济总录》记载:“妇女所以无子,由冲任之不足,肾气虚故也”。寒月经之时,胞宫虚应避寒,若寒冷侵袭,胞宫虚寒,  相似文献   

17.
衡先培教授提出的"一轴三平台"月经生理,即以脑-肾-天癸为主轴的月经生理:以肾为中心、五脏协同的中间调控平台,以天癸为主导、涉及冲任和胞宫的下级效应平台,和以脑为核心,包括脑髓和脑所发出三百六十五络的高级控制平台。临床在诊治女性疾病时,应针对疾病主要所处平台不同,进行主次明确的综合调节,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从肾辨治月经病的理论依据肾与月经病的关系:①生理关系:《内经》:“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月经之本在冲任,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行经之所在为胞宫,胞络者系于肾而络于胞中,冲任之本在肾。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相互滋生,肾精又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肾气充盛,冲任流通,经血既盈,应时而下”。故《医学正传.妇人科》说:“月经全借肾水施化”。《傅青主女科.调经》亦说:“经水出诸肾”。如前所述,肾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而月经周期性来…  相似文献   

19.
正月经病是指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质或经色等发生异常及伴随明显不适为特征的疾病的统称。中医学认为月经的产生是女子发育到成熟年龄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与肝、脾、肾三藏关系密切。全国名老中医黄李平教授从事月经病的临床工作30余年,她主张治疗月经病以肝为主,肝脾肾三脏同治,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  相似文献   

20.
韵是北京市已故名老中医,师承晚清御医韩一斋先生,深得其真传,擅长妇科、内科.梁师治疗妇科病重视肝、肾、心、脾及奇经,辨证精详,用药轻灵而效果卓然.现就梁师治疗崩漏的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1 病因病机 崩漏病在胞宫胞脉,源在冲任.女子自二七之后,肾气渐充,天癸至,冲任满盈,月事以时下;随着三七、四七之增龄,肾气天癸臻盛,月事如期,身体健壮;五七以后,脾肾之气渐虚,天癸由盛渐衰,七七天癸竭,月事因止.在这期间,由于寒热失调、情志不遂、饮食劳倦、房室不节、其他疾病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冲任损伤."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伤损,胞宫藏泄失度,胞脉受损,直接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当藏不藏,是为漏下崩中;当泄不泄,是为经迟或闭经.崩漏往往与月经后期相间而见,常见患者或两三月不潮,潮则为崩为漏.所以,崩漏是胞宫藏泄失常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