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房早发育女童社会能力和心理行为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乳房早发育女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的儿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 43名 6~ 11岁乳房早发育女童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择 160名同龄正常女童作为对照 ,进行Achenbach量表测查。结果 乳房早发育女童的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和学校情况平均得分分别为4 49,4 83 ,5 46;其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2 3 3 % ,与对照组检出率 (2 0 6% )比无显著性差异 ,但总粗分和违纪、攻击性、残忍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调查显示 ,要好朋友的个数影响乳房早发育女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结论 早发育女童的行为问题不容忽视 ,应对她们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和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黄梅  赛西亚  陈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658-1659
目的:探讨4~8岁女童乳腺早发育发病率及其引起女童乳腺早发育的饮食、社会等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辖区内4~8岁入园和部分入学女童在儿保门诊进行视和触诊的方法,对乳腺早发育的可疑病例,再进行乳腺B超及红外线扫描仪诊断。结果:4岁组13例,患病率0.89%:5岁组18例,患病率1.30%;6岁组23例,患病率1.60%;7~8岁组17例,患病率2.17%。并对所抽样对象进行自制饮食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常服用儿童饮料、保健滋补品、人工饲养动物肉类及水产品在饮食中所占比例较高者,乳腺早发育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分析,4岁组与7~8组2χ=6.406,P<0.05。结论:女童乳腺早发育与社会、各种营养滋补品、饮料、高蛋白质饮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女童性成熟有提前的可能,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龚研宁  吴清  俞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45-1848
目的:了解佛山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行为问题的内容,探讨对学龄前儿童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减轻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危害。方法:使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5岁540名儿童进行基线调查后,对整个社区的儿童分完全干预和有限干预两组进行了心理干预,并调查干预1年后的效果。采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和忻仁娥制订的中国常模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4~5岁儿童行为问题总粗分阳性率男童为19.5%,女童为18.5%。行为问题前3位因子男孩依次为违纪、攻击、抑郁,女孩为多动、分裂、攻击。干预后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明显低于干预前,总粗分排序从低到高依次为完全干预组、有限干预组和干预前,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取得明确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清  俞红  龚研宁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1949-1951
目的:了解佛山市2~3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特点,研究社区儿童心理卫生综合干预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所研究的社区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儿童心理卫生综合心理措施。干预1年后用CBCL量表对适龄儿童进行调查,其中干预组儿童235人,对照组适龄儿童389名。结果:对照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9.4%,干预组为22.6%;干预组儿童6个行为因子的粗分低于对照组,其中抑郁、睡眠、攻击和破坏4因子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内向、外向型问题的内部构成亦不同。结论:对2~3岁儿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取得明确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55-5956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严重程度与评定精神发育迟滞责任能力的关系。方法:运用阿申巴赫儿童行为量表对长春市培智学校120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行为能力检测,并与60名智力正常儿童进行对比。结果:社会交往能力的比较说明,7~12岁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比智力正常的学生低;行为能力检测,除个别因子外,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的行为问题得分比对照组要高。而且7~12岁组男性的违纪因子以及男性和女性的多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16岁组中,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组行为问题各因子分数与智力正常学生的差异项目显著增加。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男女两组的行为问题总分与智力正常学生的差异也比较明显(P<0.001)。结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社会交往得分与另外3个因子得分都低于对照组,各年龄性别亚组的社交能力总分、学校情况和社交情况得分与行为问题总分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脑瘫患儿的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方法 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对辖区内61例4~16岁脑瘫患儿、61例对照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脑瘫组儿童社会能力问题检出率为34.21%,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13.16%);脑瘫组儿童在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及社交能...  相似文献   

7.
矮身材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异常及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矮身材儿童的生理功能改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关于矮身材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研究较少。研究表明,矮身材儿童在智力、学习成绩及行为问题等方面有着程度不同的改变。矮身材儿童的智商大多数还是在正常范围,但较同龄儿偏低。没有研究发现矮身材与神经心理发育缺陷有直接联系。儿童的认知功能在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无差别。心理咨询应作为对矮身材儿童整体医学治疗的一部分。对矮身材儿童的研究如能侧重儿童的功能缺陷程度及特定病种将会有更好的现实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基本应用量表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张燕  吕晓敏  杨楹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1):831-833
目的评价初中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在济南市历下区所属两所初级中学中共抽取初中一年级学生4949人进行调查,随机选取其中一所中学学生2633人作为干预组,另一所中学学生2316人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两年的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3%,对照组检出率为16.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干预组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下降为10.2%,对照组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后干预组父母养育方式亦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进行针对性干预有助于减少初中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范围内幼儿心理发展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我们对哈尔滨市440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1]1,3~5岁城乡男女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5%,其中城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8%,农村为11.2%.为促进幼儿的心理行为良好发育和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幼儿心理发育行为问题的预防和有效干预提供思路,我们进行了有关家庭、幼儿园与医院配合对心理发育行为问题儿童综合干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样选取铁岭市3 654名中学生、按班级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半年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评估两组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及干预效果。结果 中学生总体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2.81%;心理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男生、女生行为问题相关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男生除分裂样、不成熟和多动因子外,其他相关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女生除分裂样、不成熟多动因子外,其他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中学生的行为问题,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早期干预对儿童发育和行为的长期影响。方法抽取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在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卡的正常孕妇140名,按奇偶数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名,两组儿童均接受系统保健。早期干预组自胎儿5个月至婴儿1岁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实施早教训练,1~3岁期间提供家长训练手册由家长在家中训练,对照组不接受早期训练指导。在两组儿童1岁及3岁时进行体格测量和Gesell发育水平评估,在两组儿童7岁时进行体格测量、WISC-R测试,以及行为问题评估,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岁、3岁和7岁时,两组儿童的体格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岁时早期干预组小儿在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及应人能等4个能区的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3岁时早期干预组小儿在言语能及应人能等2个能区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7岁时两组儿童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两组男童的学习问题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干预组好于对照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两组男童的违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干预组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可能对儿童的心理行为产生长期积极影响,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有积极的作用,但对儿童智能发育是否有长期影响、影响有多大,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儿童肥胖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关注儿童肥胖流行所引起的生理功能危害的同时,一样值得关注的是相伴随的各种复杂的精神卫生问题,为肥胖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是彻底解决肥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改善广元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价值,为能进行有效干预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广元市农村地区具有心理行为问题[(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任一因子大于全国常模临床界值)]的200名留守儿童,分为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12周)、对照组(给予一般行为指导建议)各100例,对比两组儿童干预前后CBCL量表、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心理行为问题评估。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男童、女童和对照组男童、女童的CBCL各因子评分、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男童、女童的CBCL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改善广元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具有显著作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儿童抽动症和儿童多动症的行为障碍作研究分析,以了解两者行为问题的特点并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儿童肥胖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关注儿童肥胖流行所引起的生理功能危害的同时,一样值得关注的是相伴随的各种复杂的精神卫生问题,为肥胖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是彻底解决肥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儿童行为问题的社区干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现状和意义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进步,儿童青少年躯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一些威胁儿童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以及营养不良得到较有效的控制。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趋势,人口向城市集中,造成住房、交通、就业、儿童入托入学等诸多困难。社会传统观念与新观念的冲突、生活方式改变和节奏加快,以及竞争加剧等给人群中最脆弱部分一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带来紧张因素。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发展问题显得日趋突出,青少年问题行为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青少年品行障碍、违法犯罪、吸毒、暴力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一大瘤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天津市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及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7年5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11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127例,同时按照年龄进行1∶2配对,分别选取220例和254例发育正常女童作为对照,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址附近有污染工厂、母亲初潮年龄≤13岁、塑料制品使用频率、动物性食品或高蛋白饮食和含防腐剂色素食品是单纯乳房早发育的危险因素(OR=9.061、22.220、2.980、6.508和14.069,P均<0.05);服用营养滋补品、使用成人洗漱护肤品、含激素类食品和母亲初潮年龄≤13岁、海产品饮食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危险因素(OR=3.071、2.445、4.063、2.809和2.849,P均<0.05)。结论 天津市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及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发病危险因素较多,与母亲初潮年龄、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4~6岁儿童11年前后行为问题的变化情况,为促进儿童行为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7年10月和2018年10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西安市东、西、南、北郊区及城中区各选择1所幼儿园,对在园的所有4~6岁儿童采用《Achenlach 4~16岁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CBCL)进行问卷调查。对选取的幼儿园分别于2007年10月、2018年10月各进行了1次调查,两次调查的幼儿园相同。问卷由儿童家长知情同意后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和2018年调查结果显示:1)4~5岁男童幼稚不成熟(2.36% vs. 0.23%)、性问题因子异常率(7.26% vs. 18.85%)2018年均高于2007年(χ2=8.041,28.429,P<0.05);其他因子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问题总异常率2018年(24.1%)高于2007年(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P<0.05)。2)4~5岁女童抑郁因子异常率2018年高于2007年,分裂样、社交退缩、性问题3个因子异常率2018年均低于2007年;行为问题总异常率2018年(30.3%)显著低于2007年(37.5%)(χ2=4.739,P=0.029)。3)6岁男童交往不良异常率2018年(1.96%)显著低于2007年(14.29%)(χ2=5.158,P<0.05);6岁女童的所有行为因子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儿童行为问题总异常率11年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6岁儿童各年龄段行为问题异常率变化11年前后有所不同。行为异常率4~5岁男童11年后增高,女童降低;6岁儿童的行为异常率变化不大。提示家长及幼教工作者,应根据儿童年龄、性别的行为特点,在教养过程中给予积极干预,促进儿童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区4-5岁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