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及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心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期给予本试验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后期治疗中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本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前期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心血管内科的应用中可显著提高本科室的护理疗效,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2.
袁珂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751-2752
目的分析内科患者食欲下降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80例食欲不振患者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针对病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80%食欲恢复正常,恢复率仅为12.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做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为88.7%(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科学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88例食欲下降的住院患者,分析其食欲下降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后,有59例(67.0%)患者的食欲恢复正常,无重度食欲问题,和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食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89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归纳了心血管内科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护理人员意识增强,规范操作规程、护理记录及护理行为,提高风险技能,可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护理后患者食欲状况。结果 80例患者中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的患者有65例,占总人数的81.25%,病情加重12例,占总人数的15.00%,死亡3例,占总人数的3.75%。厌食、食欲下降的情况得到控制的患者59例,占总人数的73.75%,厌食情况加重的患者8例,占总人数的10.00%,厌食情况没有得到改善的患者13例,占总人数的16.25%。结论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了解患者食欲下降的具体原因后再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杨明霞  何圆圆  余可斐 《吉林医学》2008,29(12):1034-1035
目前临床护士普遍存在不愿值夜班的问题,轮值夜班已成为主要的职业压力源。而做为护理高危患者,工作应激危险性更高且专科要求更强的心内科夜班护士,长期处于心理疲劳的亚健康状态,影响了自身生活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现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心血管内科夜班护士严重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对策,以其将不利影响降到最小限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从2016年2—5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中选择80例食欲下降患者,对其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引起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并针对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食欲下降患者的食欲状态较护理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科食欲下降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引起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并针对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食欲,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内管内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60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体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率为8.0%,70~79岁患者院内感染率最高,为41.7%;主要感染类型为下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并发症、侵袭性操作、心脏功能障碍、应用抗生素或抑酸剂、住院时间长。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给予积极治疗和预防,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史呼呼  高瑜 《吉林医学》2013,34(1):148-149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进行简单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分析护理的情况。结果:针对护理中存在的两大因素提出改进的措施。结论:分析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特征,简述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的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以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明显减少,且满意度升高,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心血管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增进了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潜在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心血管内科120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病历资料,概括工作中发生潜在风险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发生风险的潜在因素.结果 在全部的120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对住院期间采用的护理措施表示满意,10例患者由于对理疗设备使用不熟练稍有不满,患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满意5例,对护士沟通技巧不满意的患者2例,患者跌倒等3例.结论 针对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服务意识,改进传统的护理方式,转变护理思想,和谐护患沟通技巧,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3.
14.
贾友兰  白芳荣 《中外医疗》2009,28(31):102-102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常见病和多发病。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和管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医疗事故有重要意义。提高护理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梁秀萍 《中外医疗》2012,31(31):182-183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该院近3年来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剖析,归纳出相关的防范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患者及医院是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三个不安全因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论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护理记录,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改善病房环境、强化安全管理,对有效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心血管内科病房护理的质量,我科室从人性化的环境提供、规范护理服务程序、注重与病人沟通和交流技巧等方面上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提示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煜 《当代医学》2009,15(36):133-133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方法进行归纳,并探讨护理的改进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7例心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并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效果。结果87例患者中治愈41例,治愈率47.13%;好转42例,好转率48.28%,转院4例。患者住院时间2~9个月,平均5.6个月,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采取得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8.
杨珺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839-2839
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心血管内科是医院中高风险的专科之一,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老年患者居多,有时病情突然恶化甚至发生在病情已获改善的情况下,护理风险伴随着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为了加强和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我们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原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风险干预措施,避免风险发生,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相关因素,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护士抗风险的能力,确保护理安.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加强对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 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6例出现护理风险事件(5.00%),患者投诉10例(8.33%).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有患者对护理要求高、病房环境不佳、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服务意识淡薄、书写不规范等,应从护理人员、患者、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防范处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服务意识直接关系护理质量,此外,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管理、医生的工作态度都会引发护理风险.所以,医院应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