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庆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32-2933
目的探讨斜T型钢板配合植骨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将接受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斜T型钢板联合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两组尺偏角和掌倾角均大于术前,观察组尺偏角和掌倾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斜T型钢板配合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加快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闫小龙 《当代医学》2016,(28):89-9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分别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2组患者Coon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随访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Cooney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随访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均显著高于A组(P<0.05);同时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术后腕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且未诱发严重术后并发症出现,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其中C2型16例,C3型1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X线片量关节面复位情况、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及背侧肌腱激惹等。结果 27例经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掌侧T形关节内锁定钢板加用背侧尺桡侧钢板联合应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掌背侧锁定钢板治疗14例严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结果:腕关节平均背伸55°,掌屈66°。掌倾角0°~13°,平均11.6°,尺偏角18°~26°,平均23.1°。桡骨远端高端恢复正常。采用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8例,良4例,中2例。结论:掌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提高了关节面的复位水平,骨折固定坚强,可早期行腕关节功能锻炼,临床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5.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 总结从2007年1月~2009年1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闭合性骨折26例.手术采用掌侧入路,复位后于掌侧置入LCP钢板,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检查桡骨长度、桡骨关节面、掌倾角及尺偏角复位情况,满意后置入锁定螺钉,对于严重骨缺损者应予植骨.术后第1天开始被动活动腕关节,1周后主动活动,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8~21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1%.结论 坚强内固定下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粉碎及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措施,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坚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医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可分为掌侧组(n=40,行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背侧组(n=40,行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伸展活动程度、疼痛及功能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和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掌偏角、尺倾角和桡骨高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但掌侧入路可有效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2例,术后石膏托制动1周开始腕关节功能训练。结果22例患者中,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4~18个月,平均10.4个月,骨折均在2个月内愈合。按照D 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9.47%。结论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较好恢复桡骨远端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关节面平整,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前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饶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46-148
目的:探讨掌侧加压锁定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易移位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用掌侧加压锁定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易移位C3型桡骨远端骨折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25~74岁,平均(55.5±10.2)岁。术后3~6周去除外固定架,随访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腕关节活动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的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0±3.6)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或钉道感染及皮肤坏死等早期并发症,但有1例病人出现切口周围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3±1.3)周;末次随访无骨折移位,关节面轮廓良好、无塌陷,桡骨未见明显短缩等。掌倾角6~15°,平均(10.4±4.3)°;尺偏角18~25°,平均(20.8±4.2)°。腕关节背伸、屈曲、桡偏、尺偏、旋前、旋后功能良好。根据改良的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获优5例,良4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2%。结论:对于易移位C3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加压锁定钢板结合外固定架可较好维持骨折复位,可获良好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汤阴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效果(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腕关节功能,加速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治疗组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桡骨短缩、关节面台阶均低于对照组,且掌倾角、尺偏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均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术式,但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骨折对位效果更好,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毕楷  朱书朝 《中国民康医学》2024,(5):150-152+163
目的:比较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时骨折复位情况(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关节面台阶高度),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时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桡偏及尺偏角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桡骨高度、掌倾角及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关节面台阶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患者接受石膏外固定治疗,B组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12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B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B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石膏外固定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确切,可加快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32例中,采用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钢板组);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18例(支架组),其中4例闭合复位后关节面不平整,予以小切口撬拨克氏针固定,术后8~10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活动腕关节。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2组患者在掌倾角和尺偏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钢板组腕关节掌曲、背伸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与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对早期恢复腕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外固定架,但长期临床疗效两者无差异,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掌侧入路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X线检查,腕关节半脱位均已纠正,桡骨掌倾角5°~15°,桡骨轴向短缩及塌陷皆得到恢复。本组21例,随访时间大于12个月,根据dienst标准,优1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通过掌侧入路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保持关节面平整。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EF)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2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其中掌侧LCP治疗组60例(LCP组),外固定支架固定组60例(EF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20例病人均获得6~24个月随访,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均明显改善,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EF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LCP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CP组(P<0.01).掌屈和背伸角度及腕关节功能LCP组均优于EF组(P<0.05~P<0.01).结论:掌侧切开复位LCP内固定与闭合复位EF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但LCP手术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EF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遴选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80例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依据入路术式不同分为掌侧组(n=42,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和背侧组(n=38,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掌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背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背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掌倾角显著降低(P<0.05),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掌侧组经Gartland-Werley评估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显著高于背侧组(P<0.05)。结论: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近期疗效相当,但掌侧入路术中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少,远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老年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富  蒋明华 《海南医学》2012,23(10):15-17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老年C3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选自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入的46例桡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C3型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钢板内固定组(23例)及外固定支架组(23例),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其中腕关节恢复情况采用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后行X线片观察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台阶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进行10~18个月随访,平均12.4个月。其中内固定组1例术后内固定松动,外固定组1例关节僵硬。两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台阶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对比显示,内固定组优良率(86.9%)显著高于外固定组的优良率(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架均可以用于C3型骨折的治疗中,T形钢板内固定相对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累及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0例。功能评定根据患者的疼痛感和关节活动度及外观。X线片测量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轴向短缩长度,分为优、良、可与差4级。结果:本组60例患者术后均行X线复查。随访13~36个月,平均11.3±2.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正中神经、桡动脉、伸屈肌腱的磨损与断裂。本组中有13例手术患者掌倾角7。~10。,尺偏角20。~24。。本组优38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达92%。结论:对于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成角稳定,固定坚固,解剖型设计方便安装;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并且可以早期的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腕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切口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70例桡骨远端C型且伴有中柱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应用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分析.通过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就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患者进行12-3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6个月,总体优良率达90%.结论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伴有中柱骨折)疗效确切,其优点是可靠而稳定地固定骨折,防止中柱骨折块向背侧移位,恢复桡骨长度,早期开始功能锻炼,能够较好的恢复手和腕关节的功能,为桡骨远端复杂型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