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永平  李红晨  李丽 《浙江医学》2011,33(3):355-357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的临床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将12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延迟肠内营养(D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通过检测3组术前和术后的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消化道症状的表现、并发症、住院费用等,对三种营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EEN组患者术后第7天时各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较DEN组、PN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N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PN组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住院费用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的患者予EEN支持疗法较DEN、PN对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的临床作用和安全性。方法9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通过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消化道症状的表现、并发症、住院费用等,对两种营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EN组和PN组术后营养状态比较:血清总蛋白(g/L)65.1±2.2体63.9±1.8、血清白蛋白(g/L)40.0±2.7VS38.6±3.7、前白蛋白(mg/L)294±29.1VS283±18.8、转铁蛋白(mg/L)2391±207vs2169±152:免疫功能比较:免疫球蛋白IgG(g/L)9.0+1.9VS8.2±1.3、IgA(g/L)2.9±0.8vs2.6±0.3、IgM(g/L)1.6±0.2vs1.5+0.1及血总淋巴细胞计数(×10^9/L)1.15±0.11vs1.10±0.1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53.1+7.2vs79.4±4.8;住院费用(万元)1.89vs0.32w2.64±0.48,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道癌术后EEN支持,对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04年10月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177例的适应证、方式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77例均取得良好的临床营养支持效果。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43h,恢复排便时间平均为51h,整个疗程中病人术后无明显体重减轻。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具有符合生理、安全、简便、并发症少、减少医疗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5.
刘成  崔键  辛衍忠 《黑龙江医学》2007,31(12):881-88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7—01~2007—06,我院收治的20例食管癌病人,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分析术前、术后体重(BW)、体质指数(BMI)、血浆白蛋白(AJb)、前白蛋白(PreA)、转铁蛋白(TFN)等的差异。结果全部病人均未发生死亡或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Alb、PreA、TFN术前与术后第3d、术前与术后第7d、术后第3d与术后第7d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lb术后第7d和术前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BW、BMI术前与术后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EN符合生理,安全、可靠,能改善病人营养不良状态,改善手术创伤所致的代谢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与肠外营养(PN)在结肠癌术后的疗效.方法将4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EEN)和对照组(PN),每组23例,比较2组患者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血红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等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组和CPN组均能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在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方面EEN优于PN.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在喉癌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于患者术后6h即开始经鼻胃管给予营养波,观察患者术后24 h、48 h、72 h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并分别在术后第1d、第7d采集营养相关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 TLC)进行比较.观察患者术前和出院时体重变化.结果:术后早期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液患者不良反应在术后三天间无明显差异.营养相关指标改善均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出院时和术前体重的变化下降明显(P<0.05).结论:术后早期给予鼻饲营养液是安全可靠的且营养治疗效果较术后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2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以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营养指标水平为评价指标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护理满意度高,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蛋白质和血红蛋白指标高,营养不良发生率低,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营养不良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营养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7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术后早期24 h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行静脉输液补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日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52±18)h vs (81±35h)]、首次排便时间[(73±26) h vs (102±19) h]明显提前,术后住院时间[(9.7±4.1)d vs (13.2±6.4)d]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并发症(1/59,1.7%)显著低于对照组(7/48,14.6%)(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总发生率(6/59,10.2%)显著低于对照组(12/48,25%)(P<0.05);总体并发症比较,观察组(14/59,23.7%)稍低于对照组(13/48,27.1%),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以显著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对7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适量热能的肠内营养支持。7例患者顺利度过代谢紊乱期,达到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表明肝移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经济、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更优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手术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分为肠外营养组25例,肠内营养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7天的相关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体重、BMI、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术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重和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体重、BMI、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的差值肠内营养组小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而肠内营养组腹胀、腹泻的发生率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排便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符合患者的生理过程,可以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可以作为食管癌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鼻胃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胃管(Pur Tube)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在89例食管癌根治术中放置鼻胃管,探索操作方法;术后24h即开始以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液为主的EEN,观察病人反应,在第9天做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鼻胃管及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液进行食管癌切除术后EEN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剑斌  曾兵  柳霞 《广州医药》2009,40(5):8-11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EE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EN)和肠外营养组(PN组),于术后24小时开始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费等.结果 所有患者在研究期间无死亡.营养支持结束时EEN组PA、IgG、IgA、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PN组(P<0.01),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1);两组患者ALB、IgM、CD8+及体质量在营养支持结束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李艳红  庞薇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92-329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67例行胃癌手术患者,术中置小肠营养管于空肠,术后6h~8h后开始滴入糖盐水,循序渐进,于手术后72 h左右达完全量的肠内营养。观察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本组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死亡,术后未发生吻合口裂开和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9例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经有效的护理干预7例患者缓解耐受,有2例患者出现喂养不耐受而改为肠外营养。结论胃癌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而有效的护理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经验、安全性、康复价值.方法 对5年来施行胃癌根治术后同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26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症状;监测术前、术后第8天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26例肠内营养患者均能耐受,无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肠蠕动恢复快,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可较好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术后食管、贲门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到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患者做为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另外60例患者为常规体液治疗组(对照组)。营养支持时间为8天,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第8天的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病情况、胃肠功能以及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糖、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EN组患者各种蛋白相应升高,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免疫球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术后食管、贲门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胡奕  徐刚 《浙江医学》2002,24(6):355-355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由于患者就诊时常属中晚期 ,术前营养状况相对较差 ,且手术创伤大 ,术后禁食时间长 ,故术后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院近3年来对3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取得较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 ,女7例 ;年龄45~78岁 ,平均58.7岁。术前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癌 ,其中中段癌23例 ,下段癌9例。并存高血压8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7例 ,糖尿病5例 ,冠心病2例。1.2方法均行二切口根治术 ,进腹游离胃 ,关腹前从空肠置入内径3mm硅胶管作空肠造瘘管并引出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37-39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胃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的对照组60例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3.51±1.16)d,排便时间(4.28±0.42)d,住院时间(11.36±2.16)d,分别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营养指标对比,P0.05,术后7 d,两组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有了较大改善,P0.05,且观察组白蛋白(35.72±1.59)g/L,前白蛋白(256.37±1.35)mg/L,血红蛋白(90.73±9.74)g/L,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0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给予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有效改善其营养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营养泵在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参与对象,其中胃癌术后患者2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14例,重症危重患者8例,其余患者5例。患者均应用营养泵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评价患者的干预情况。结果:干预后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恶心、腹胀、腹泻),无堵管现象。患者平均住院(10.2±0.2)天,且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后体质量有所上升,肛门排气平均恢复时间(52.1±1.2)小时。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回升明显。34例患者对干预服务持满意态度,14例患者对干预服务持一般态度,满意度为98%。结论:采用营养泵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够尽早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且其安全性较好,并发症率低,对患者的机体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老年低位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直肠癌患者在术后24h给予瑞素肠内营养,整个过程将持续10d。肠内制剂的投入通过鼻胃肠管。结果 术后第8天均转入正氮平衡,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后第8天均无明显降低;肝功能正常;肠蠕动恢复时间(2.4±0.5)d,无并发症。结论 1)低位直肠癌术后早期(24h内)提供肠内营养是术后营养的首选。2)促进肠功能恢复快,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3)避免了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