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留博  刘素芝  刘莹莹  卢战  刘宝华  唐艳  金欢欢 《浙江医学》2015,37(20):1658-1660,1663
目的 观察应用表面肌电信号(sEMG)评价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膝关节控制训练。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行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FMA)、临床痉挛指数(CS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Barthel指数评定,监测患侧大腿主动肌、拮抗肌的sEMG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提高,CSI和N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拮抗肌群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协同收缩率明显增高,膝关节拮抗肌群平均肌电值(AEMG)协同收缩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协同收缩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膝关节控制训练能降低痉挛性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肌张力,提高下肢协调性,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从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莹莹  冯桂芳 《河北医学》2008,14(8):982-98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定采用Ashwarth评分法评定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前后两组Ashwarth评分比较,观察组康复干预前后肌张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前后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康复前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后两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间实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在舟山市中医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结合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结合护理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总有效率,统计患者的临床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结合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合护理组患者床上开始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均P<0.05);结合护理组患者干预后的CSS评分、Barthel指数和MAS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后(均P<0.05);结合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结合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复发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能够缩短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情绪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多元化康复护理.比较2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情绪状态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FMA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多元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患者满意度高,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按建档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各3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康复组Barthel评分高于常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温经活血方熏洗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沁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中医组与常规组,各7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温经活血方熏洗。对比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中医组ADL评分、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中医组护理满意度[90.54%(67/74)]高于常规组[78.38%(5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采用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温经活血方熏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析因设计方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n=18).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BWSTT组、肌电触发电刺激组(触发组)、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BWSTT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及积分肌电值(iEMG)评定.统计学处理采用析因设计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前各组Fugl-Meyer评分、CSI评分及iE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WSTT组和触发组脑卒中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提高(P<0.01),CSI评分及腓肠肌iEMG数值均降低(P<0.05);使用肌电触发电刺激、BWSTT对Fugl-Meyer评分、CSI评分及iEMG数值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肌电触发电刺激与BWSTT联合干预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更佳.各组iEMG结果与Fugl-Meyer评分和CSI评分一致.结论 肌电触发电刺激和BWSTT均可减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缓解肌痉挛,二者联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iEMG在脑卒中肌张力评价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常出现肢体偏瘫,其肢体功能恢复包括软瘫期、痉挛期、分离期和恢复期,90%以上患者都会进入痉挛期,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肌张力增高和痉挛。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的痉挛阻碍运动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因此抗痉挛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推拿结合Boath技术治疗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襄城县人民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Barthel指数和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6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清ET-1、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350-353
目的: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干预,评估其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临床痉挛指数(CSI)、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痉挛程度、平衡状况、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起立-行走测试(TUG)时间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估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HISS评分、CSI评分、TUG分别为(15.20±1.08)分、(9.51±0.72)分和(120.41±6.85)s,均低于对照组的(19.45±1.19)分、(11.67±0.76)分和(145.82±6.3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BS评分、Fugl-Meyer总评分、BI评分、依从性分别为(39.47±1.41)分和(71.20±2.17)分、(65.76±4.71)分、(81.39±5.26)分,均高于对照组(34.50±1.39)分、(62.39±1.95)分、(60.45±4.60)分、(64.71±5.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及总结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予以温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的参照组及温针灸治疗的研究组,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四肢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标(MBI)以及痉挛程度(M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而M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在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其肌张力的恢复,改善患者上下肢运功功能、肌肉痉挛状况与Barthel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常海锋 《黑龙江医学》2023,47(6):721-72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上下肢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6、5.167、5.277、3.567,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及神经功能,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纳入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3例)。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为期6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康复疗效,观察相关指标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屈膝肌群肌张力大小,降低即为治疗有效。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定痉挛程度;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屈膝肌群MAS得分、血清Hcy水平显著降低,FMA-LE评分、CSI评分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MAS得分、血清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MA-LE评分、CS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可有效降低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肌张力,减轻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运动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运动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各41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两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两组化FuglMeyer测评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 <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运动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有助于减轻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和下肢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和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分级、上肢痉挛程度[临床痉挛指数(CSI)]、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张力分级、C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用于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肢肌张力和痉挛程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取良姿位摆放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及针灸、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加上良姿位摆放,护理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上、下肢肌张力评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0级、2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采取良姿位摆放,可明显控制患者瘫痪肢体肌张力的增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姜芳 《河北医学》2012,18(11):1634-1637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测评项目包括总体治疗评价、Barthel指数、Fugel-Meyer、HAMD.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总体治疗评价、Barthel指数、Fug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调神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调神火针治疗,45例)与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45例),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评分]、痉挛情况[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 CSI)评分]及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MAS评分为(1.79±0.55)分,对照组MAS评分为(2.07±0.58)分,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为(41.28±4.09)分,对照组上肢FMA评分为(36.22±3.81)分,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