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2组患者细胞凋亡因子Bcl-2、CytC水平,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4,P=0.023)。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Bcl-2水平明显升高,CytC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清 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NIHSS、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脑细胞凋亡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疏血通、丁苯酞注射液辅助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38例,按照rt-PA溶栓后辅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n=69)和丁苯酞组(n=69)。两组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丁苯酞组在rt-PA溶栓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在rt-PA溶栓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8-羟化脱氧鸟苷(8-oHdG)、髓过氧化物酶(MPO)、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不良反应。结果 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总有效率(97.10%)高于丁苯酞组(86.96%)(P<0.05);治疗2周后,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NIH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12例无溶栓指征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与丁苯酞软胶囊,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仅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ethel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Baethel评分显著提高(P<0.01),并且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ethel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的治疗能明显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谢杰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9,33(1):33-34,37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40例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为对照组,40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1.42±1.56分,低于对照组的19.43±6.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血清IL-8、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TNF-α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15.87±1.87 μmol/L)、TNF-α(7.25±1.25 μg/L)及hs-CRP(6.43±1.65 m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使炎症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马永春  张慧锋 《当代医学》2021,27(12):64-67
目的 分析奥扎格雷+依达拉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依达拉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实验组NIHSS评分、hs-CRP、IL-6、TNF-α因子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7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参照组(5.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扎格雷+依达拉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减轻ACI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生活能力,降低血清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81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ESSS评分、IL-6、IL-1β、TNF-α、MDA水平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D活性、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丁苯酞注射液合用能降低ACI患者炎症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长春西汀,研究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比分析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Baethel评分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神经功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及NHISS、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5/41),与对照组的7.32%(3/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联合丁苯酞治疗ACI患者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效果优于单用丁苯酞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住院且行溶栓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指数)、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0、IL-8、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清应激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2.6%(1/39),低于对照组的20.5%(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血清学指标水平,降低NIHSS评分和后遗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及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医治的62例急性的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的常规药物治疗90d,观察组给予2周的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后,再给予患者76d的丁苯酞(胶囊)治疗,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以及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五聚素-3(PTX-3)]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MMSE、Barthel及炎症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MMSE、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规范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NIHSS)、自理能力改善情况(ADL)、炎症因子水平(IL-6、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IL-6、hs-CRP水平、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Hcy、NSE的差异。 结果 治疗2、4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相比,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显著(均P<0.05);治疗4周后2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IL-6、TNF-α水平降低更显著(均P<0.05);治疗4周后2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Hcy、NSE水平降低更显著(均P<0.05)。 结论 丁苯酞序贯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Hcy、NSE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窍醒神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9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纯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开窍醒神汤。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NSE、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及安全性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NSE水平、TNF-α、hs-CRP、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脑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开窍醒神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减轻由炎症介质引起的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49例)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治疗14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TNF-α和IL-1水平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7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上加用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92,P=0.017)。两组治疗前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Hcy、NS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Hcy、NSE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Hcy、NSE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最后确定的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CSS、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PSD后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疗效更加显著,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神经缺失功能的恢复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是否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及降低脑卒中后抑郁(PSD),降低体内炎症水平.方法 将120例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氟西汀组、rTMS组、氟西汀+rTMS组,且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空白处理,4组均接受脑血管二级预防治疗.各组干预时间为6周,分别以美国国立卒中研究卫生院量表(NIH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价各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抑郁的状态;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 经过6周干预之后的NIHSS、HAMD、Barthel指数、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可得知,对照组与氟西汀组、rTMS组、氟西汀+rTM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rTMS组与氟西汀+rTMS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rTMS均可以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和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并且能降低体内炎症水平,两者联合治疗优于单个治疗.  相似文献   

20.
曹国军  张行丰  郑科达 《浙江医学》2018,40(11):1194-119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保护作用及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分别采用丁苯酞57例、阿替普酶54例和丁苯酞、阿替普酶联合应用49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7、14、30、90d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型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测量脑梗死病灶体积,检测血清IL-6,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第7、14、30、90天的NIHSS评分、mRS评分及IL-6、TNF-α、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治疗后联合组各时点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丁苯酞组和阿替普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