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17例肝硬化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的79.31%(4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92%(56/59),高于对照组的81.03%(4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ST、ALT、γ-G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和血糖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LT、AST、A/G、TBIL水平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同时有助于控制此类患者血糖,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阶段聚焦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况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分阶段聚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体质指数、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肝功能(血清AST、ALT、总胆红素)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AST水平、血清ALT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及SAS评分、SDS评分、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分阶段聚焦护理可改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状况、焦虑及抑郁情绪,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4%(53/56)]高于对照组[76.79%(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86%(52/56)]高于对照组[71.43%(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四化"护理管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自我效能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87例(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依照建档时间分为常规组(43例)和研究组(4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四化"护理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45%(42/44)]高于常规组[79.07%(34/43)](P<0.05)。护理后,研究组GSES、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结论 "四化"护理管理运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加强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依照入院顺序分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运动功能(FMA)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F-36、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00%(47/50)]高于对照组[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能恢复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个体化连续饮食护理在住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就诊的19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入院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宣传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连续饮食护理干预。于饮食干预前和饮食干预后6个月收集患者各项资料,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采用FibroScan检测肝纤维化程度,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前,2组TBIL、AST和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TBIL、AST和ALT显著降低(均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干预前,2组Stiffnes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tiffness值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干预前,2组SF-36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结论 连续的饮食护理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恢复和肝纤维化的逆转,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EP)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方城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E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4.64%(53/56),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EP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服务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杞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照顾者照顾能力测定量表(FCT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ESCA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FCTI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FCT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16%(47/51)]高于对照组[76.47%(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居家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自护水平和照顾者的照护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0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和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ESCA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提高DPN患者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提高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以神经功能缺陷表(CS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S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6.67%、94.1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张耀平  李皇 《广西医学》2008,30(3):363-364
目的分析桂西地区肝硬化病人肝功能结果的临床特点。方法检测195例肝硬化病人和206例无肝脏疾病的健康人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胆碱酯酶(CHE),计算球蛋白(GLO)、白蛋白/球蛋白(A/G)及AST/ALT比值。结果肝硬化组DBIL、TBIL、TBA、ALT、AST、AST/ALT、ALP、γ-GT和GL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P、ALB、CHE和A/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结果是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评估策略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100例肝硬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营养干预策略,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后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20.00%(10/50)(P<0.05)。结论 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策略下的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持续性护理。借助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膝关节功能。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两组患者HSS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SS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有助于减少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延伸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CR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中医组,各60例。出院后,常规组给予常规延伸护理干预,中医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延伸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2组患者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护理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护理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一般生存质量量表(SF-36)、肾病相关生存质量量表(KDTA)评分。结果:护理后2组Ser、BUN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中医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2组ALB水平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中医组ALB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常规组为15.00%(9/60),中医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SF-36、KDTA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中医组生活质量SF-36、KDTA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延伸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CRF患者肾功能、营养状况,减少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并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所有患者均遵照医嘱行抗病毒、抗炎保肝及抗纤维化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基础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SCA与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SCA与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郭珊  王亚军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57-1759
目的:探讨5A护理模式联合结构化健康教育对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54)和干预组(n=54).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及结构化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5A护理模式联合结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简明健康生活状况量表(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5A护理模式联合结构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子宫颈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患者对其满意度更高,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功能水平、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在南阳南石医院住院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划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护理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ht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7%(58/60),A组为83.3%(50/60),B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Barhtel指数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ADL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提高其功能水平、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