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除均采用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外,还通过《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MCM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研究组心理状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发病后12周,采用MESSS评分表和WHOQOL-BREF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病后12周,研究组的MESSS和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9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进行比较;采用家庭照顾能力测量量表(FCTI)评估主要照顾者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照顾能力;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评估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78.18%)高于对照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照顾者FCTI评分分别为(8.13±1.22)分和(5.13±0.6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9.17±1.04)分和(6.42±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分别为(74.93±2.56)分和(80.11±2.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8.23±2.37)分和(75.38±2.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和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滑培梅 《西部医学》2017,29(6):873-876+880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分。结果 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 36量表评分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命活力、一般健康状况及社会职能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躯体疼痛得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系统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7月南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冠心病脑卒中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系统性护理,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状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SS-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为(7.1±2.0)分,低于对照组的(13.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两组SS-QOL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为(193.9±11.6)分,高于对照组的(158.7±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脑卒中患者应用系统性护理可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5E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CIS)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CIS恢复期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43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5E康复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5E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包括力量、手功能、移动能力、交流4个方面。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力量、手功能、移动能力、交流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力量、手功能、移动能力、交流评分均较前提高,5E康复组患者力量、手功能、移动能力、交流评分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5E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CIS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灯盏生脉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存活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56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发病后2周,灯盏生脉组在常规二级预防药物基础上口服或经胃管给予灯盏生脉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仅按常规二级预防用药.发病后6个月,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应用修订Rankin 量表(mRS)和BI指数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和预后.结果 发病后6个月,存活133例患者,灯盏生脉组67例,对照组66例,灯盏生脉组生活质量多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特别是在躯体功能、肢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和生命力4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灯盏生脉组mRS评分较对照组减低,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可同时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9例,采用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应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病情和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状态,感知社会支持量表(MSPSS)评估患者领悟到的来自家庭、朋友以及其他人的社会支持程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199例AIS SS-QOL总评分为197.97±29.4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基线NIHSS评分及HAMD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总分有影响(P均<0.05),年龄、家庭支持、希望水平与AIS SS-QOL总评分存在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NIHSS评分、抑郁、希望、家庭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值为0.478。结论: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身体健康状况,针对性处理患者抑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3月--2013年4月脑卒中住院患者68例,经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出院后对照组由医院的随访中心随访,实验组则在原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6个月后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分数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增加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ADL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0.70%(39/43)]高于对照组[72.09%(31/43)](P<0.05)。结论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护理中,可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而心理护理组则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均进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functionaldeficit scores,NFDS)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SWLS、NFDS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比较SWLS评分有提高、NFDS评分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辅助以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就诊后均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血糖和保护、营养脑细胞等常规对症治疗。常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均连用8周。结果治疗8周后,康复护理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8.10,P〈0.01);康复护理组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6.29,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及认知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延缓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随访在缺血性脑卒中(AIS)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AIS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随访,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随访模式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采用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评估两组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整体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BPRS评分、NOSI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BPRS评分、NOSIE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整体康复护理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康复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82例与实验组9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的处理外,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主管护师根据每位患者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第7天和第4周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在第4周时最明显.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缺血性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抑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护理,观察2组护理不同阶段抑郁程度,评价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并评价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护理后抑郁程度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改良巴氏(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尽快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及运动功能,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卒中单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卒中单元常规治疗,即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神经细胞营养剂和西医对症治疗,以及西医心理治疗、语言康复、肢体功能康复。治疗组予中医特色卒中单元———在组织管理上,参照正规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实施形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整合最有效的中医资源,强调团队合作,明确工作任务;在治疗措施上,除了对患者实施脑卒中的上述西医常规治疗外,给予中医学的经典方药、中医心理疗法、养生保健指导、传统康复技术。2组按此方案治疗28 d。结果治疗28 d 后,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BI)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上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P <0.05。结论中医特色卒中单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101-1102
<正>协同护理模式(CCM)是在充分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护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专家五个优势资源,积极培养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健康护理的能力[1]。本研究旨在应用CCM,尽最大努力,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脑病科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深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电话随访,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在出院前由康复师、责任护士、医师、患者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出院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和同期功能评定,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生存功能和生活质量资料。结果: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以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关怀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