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原娟  张利霞 《黑龙江医学》2021,45(6):600-601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1例,其中45例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康复护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心理状态(SAS、SDS)、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91.30%(42/46)高于对照组73.33%(33/45)(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ADL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康复护理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可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话回访联合知信行(KAP)理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话回访联合KAP理论护理,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率,护理前后Lovett肌力分级标准量表评分以及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肢、下肢Lovett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联合KAP理论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增强患者上下肢肌力,改善其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瞻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建档时间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活动能力领域、自理能力领域、家庭角色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活动能力领域、自理能力领域、家庭角色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有助于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3H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IS)恢复期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97例IS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3H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干预前后神经功能(CSS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及干预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依从率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均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5.92%(47/49)]高于对照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S恢复期患者基于3H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对改善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具有积极作用,且能提高干预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授权理论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授权理论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ESCA评分、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ADL评分均提高,观察组ESCA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授权理论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利铭  王娟 《黑龙江医学》2021,45(8):890-891
目的:观察回访式健康宣教在晚期鼻咽癌深部热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深部热疗的84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回访式健康宣教.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使用自拟依从性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使用自拟深度热疗知识问卷评估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使用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护理干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评分、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访式健康宣教在晚期鼻咽癌深部热疗患者中应用能取得良好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且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KAP理论的健康宣教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KAP理论的健康宣教护理,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认知水平。结果 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用药常识、疾病知识、生活自理及护理要点评分均较护理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应用KAP理论的健康宣教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其疾病知识认知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以提高患者临床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11月住院进行治疗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由康复师指导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及康复师指导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依从性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入院第1周,两组依从性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试验组依从性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入院第1周,且试验组依从性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PDCA循环结合康复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我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健康指导,观察组予以PDCA循环结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运动、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开展PDCA循环结合康复健康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可提高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根据建档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模式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教育前和教育2个月疾病知识掌握度。分别采用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估患者教育前和教育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和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合理饮食、规范用药、坚持锻炼和控制情绪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育2个月,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GSES评分、ESS评分均高于教育前,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GSES评分、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遵医行为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RA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RA患者,可提高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生命质量的变化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可有效缓解其抑郁及焦虑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可明显提高其生命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入院及出院时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变化,评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出院时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各项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出院时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用药依从性、足部护理及高低血糖预处理的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出院时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入院时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出院时,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DPN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互动达标康复护理在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互动达标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3个月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互动达标康复护理可提高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GS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ADL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0.70%(39/43)]高于对照组[72.09%(31/43)](P<0.05)。结论辨证施护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护理中,可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温经活血方熏洗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沁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中医组与常规组,各7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温经活血方熏洗。对比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中医组ADL评分、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中医组护理满意度[90.54%(67/74)]高于常规组[78.38%(5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采用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温经活血方熏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服务对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常规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每周1次电话随访,每月2次上门健康教育,共随访8周。分别于出院后1周与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出院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使患肢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视频互动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配偶照顾者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前列腺手术患者配偶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应用视频互动宣教模式。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配偶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采用健康宣教满意度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配偶健康宣教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饮食护理知识评分、康复训练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偶护理知识总分为(88.53±9.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1±5.62)分,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宣教满意率为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互动宣教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前列腺癌手术患者配偶照顾者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并提高健康宣教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问题导向模式下的健康宣教在老年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问题导向模式下的健康宣教。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前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分、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观察组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2周后观察组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问题导向模式下的健康宣教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其健康行为,增强其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宣教对产后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兰考县中心医院治疗的94例产后子宫脱垂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宣教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随访5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宣教应用于产后子宫脱垂患者,可提高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