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论是古代医家根据下法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应用规律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从古至今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都对这句话有所探讨,其中不乏有精辟论述者,然而尚未有医家对此论有过系统全面的阐释。笔者通过研究伤寒与温病学主要文献著作,沿着温病学的发展历史,分别从此论出现的源头、伤寒及温病下法析疑三个方面探讨“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深层含义,认为伤寒、温病下法并没有“迟”“早”之别,应该根据伤寒、温病各自病机发展阶段适时应用下法,医者若只将此论表面意思奉为圭臬,临证不能圆通,便会辨证不明而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2.
“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应如何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仲经 《中医杂志》2002,43(1):73-73
答:"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语出戴北山.还说:"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等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伤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等结至中下二焦方可下;温病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等结至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  相似文献   

3.
论伤寒下不厌迟 温病下不嫌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见于清·杨璇《伤寒温疫条辨·卷四》,原文记载:“按伤寒里实方下,温病热胜即下,其治法亦无大异,但伤寒其邪在表,自气分而传入血分,下不厌迟,温病其邪在里,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下不嫌早”。这对伤寒与温病的下法应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对后世医家影响甚大,故有必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吴又可著《温疫论》,最先对温病运用下法的理论予以阐发,主张逐邪宜早,“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其后清代名医戴天章曾明确提出:“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观点,同用下法,何以有迟早之别?笔者略抒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5.
答:“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语出戴北山。还说:“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等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伤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等结至中下二焦方可下;温病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等结至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下法,《内经》中早有论述,后世医家代有发挥。在伤寒、温病病程中,下法是被充分运用并日臻完善的治法之一,在外感病的下法应用中,此语甚有影响。“温病下不嫌早”,强调温病及早用下,是有深理的。柳宝诒  相似文献   

6.
<正> 叶天士《温热论》日:“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又云:温病“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鉴于伤寒与温病二者受邪的性质不同,在对待下法的使用上,一些医家认为有迟、早之分。如戴北山日:“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厌早。”提出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对此,王孟英和顾晓澜都有详细的阐述。王氏曰:“伤寒为阴邪,未曾传腑化热,最虑邪气下陷,治必升提温散,而有早下之戒;温热为阳邪,火必克金,故先犯肺,火性炎上,难得下行,若肺气肃降有权,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顾氏也日:“伤寒由外传里,仍用外解,温邪由内而发,必须内解,伤寒宜发表,有一分表证,仍宜表之,故下不嫌迟;温邪宜清里,有一分下证,即宜下之,故下不厌早。”诚然,伤寒与温病病有不同,在下法上亦必有区别。温病学说是外感热病对伤寒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单就治疗中的下法而言,温病较之伤寒已经明显地有了进一步的扩充、提高和发展,使外感热病对下法的认识、应用,内容更趋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热病过程中所应用下法,即《内经》“土郁夺之”之法。戴北山说:“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此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伤寒与温病运用下法的不同规律,但必须全面理解。 1、伤寒之邪,由表传里,化热时间较长,表证未解,腑证不实,切不可下,必  相似文献   

8.
清代医家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序》指出:“伤寒风寒在表,下不嫌迟;温病热郁在里,下不嫌早。”所谓温病下不嫌早,是指温热病不一定待阳明腑实形成才用下法,只要里热形成或热毒壅滞即可用下法通泄邪热,使病情得以缓解或消失。其临床意义,主要有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正> 在“寒”、“温”之争的历史上,人们对使用下法也有过分别.如清·戴北山说:“温病下法,亦与伤寒不同: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待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把急性热病中应用下法的目的和时机,划了个深深的鸿沟,使之成为对立的两个天地.这种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弄清是非,今将《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三书中有关承气汤证的论述,作一比较,以见伤寒和温病在使用下法的原则上有无区别.  相似文献   

10.
就通下逐邪法的适用病证 ,运用要点 ,应用时机 ,使用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中的配合运用作了初步论述 ,并介绍了通下逐邪法的常用药物和现代药理研究 ,认为通下逐邪法以逐邪为目的 ,通下为手段 ,在温病临床的应用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卢志刚  韩雪梅 《中医药学刊》2003,21(9):1499-1500
就通下逐邪法的适用病证,运用要点,应用时机,使用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中的配合运用作了初步论述,并介绍了通下逐邪法的常用药物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通下逐邪法以逐邪为目的,通下为手段,在温病临床的应用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明  朱辉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6):112-114
柯琴虽为伤寒注家,对温病学亦有深入的研究."阳明为成温之薮"出自《伤寒论翼·温暑指归》,柯氏这一观点颇有见地,提示伤寒阳明病与温病密切相关.本文从柯氏之说入手,系统梳理其著作中温病的相关记载,探讨与辨析柯氏的温病理论及伤寒阳明病与温病的关系,对中医临床治疗温热性质疾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明炯  王文华  余钰 《河南中医》2019,39(4):487-491
伤寒与温病有三个相同点:第一、伤寒温病致病原因相同,发病途径不同;第二、伤寒温病同以六经为传变途径;第三、伤寒和温病初期表现有相似之处。在此背景下,仲景写作的《伤寒论》必定会涉及温病。辨别《伤寒论》中涉及温病方证的方法:①脉证不符;②用药寒热同调;③里热或表里倶热;④阴液被伤。但是由于温病的复杂性,张仲景为了让后世找到治疗外感疾病的思路,不得不从最简单的伤寒入手,因为仲景创立的是一种规范,建立的是一个辨证之模型。如果能把仲景创立的辨证模型运用的得心应手,便能找到温病的门径,临床上就能如仲景所言"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后世薛雪、叶桂之温病名家的著作和观点无一不是从仲景之处得到启悟,开创温病治疗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伤寒与温病舌脉特征之辨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与温病为两个不同的外感病学说体系。二者在舌象与脉象方面各有不同的特征。总的来说,在舌象方面,伤寒以舌淡苔白为主,温病以舌红苔黄为主。各因病程传变而有不同变化。在脉象方面,伤寒以浮、迟、微等脉象为主,温病以数脉为主。各因病位及病情不同而兼脉有异。  相似文献   

15.
赵博  高繁 《光明中医》2015,30(1):16-17
<正>温病有别于伤寒,并且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而完善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早在《难经·五十八难》就有提到温病,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病"。说明温病与广义的伤寒是隶属关系,温病与狭义的伤寒是外感病中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两者是并列关系经过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才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到了清代就有了对温病病因病机的阐述。治法上与伤寒也大不相同。一般用辛寒清热,苦寒泻心,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温病下不嫌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论下,内容丰富,涉及面亦较广泛。下法在温病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祛邪热、存阴液,通燥屎、逐淤积居其次。而温病早投攻下,则能更有效地体现这一目的。倡导“温病下不嫌早”者为金元时期的刘河间,以后吴叉可、戴北山、柳宝怡等都有创新和发展,为后世治疗温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读了1957年11月号"上海中医药杂志"刊登沈济苍先生的"少阴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一文,对该文认为少阴篇急下三条,皆是阳明病的论点,笔者却有另一种不同看法.不可否认,伤寒论是仲景对热性病辨证施治的临床实录,属于广义伤寒的范围.所谓广义伤寒,即难经第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不同……."伤寒论包括温病在内,在太阳篇里也有明显的示例.但柯韵伯说:"六经俱有温病,非独太阳一经."以此推之,少阴一经,也应有温病可寻.伤寒论少阴篇的提纲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一般多谓少阴病,脉微细,是虚寒之证.然纵观少阴篇全篇条文,应该分析提纲中:脉微细"不得边读为一种脉,应看作微脉细脉二种脉.因为,脉的微和细,  相似文献   

18.
"热入血室"证伤寒与温病均有,通过总结与归纳历代医家对热入血室的观点,从伤寒与温病两个不同角度论述该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从而窥探"热入血室"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异同。温病对"热入血室"的认识脱胎于伤寒,但又补充、丰富了该证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在临证时应从伤寒与温病两个角度合参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9.
谭强  龙永婷  易琼  艾儒棣 《四川中医》2008,26(11):53-54
本文对"伤寒起于下,温病起于上"提出质疑,从二者病因、初期症状、治法方药及伤寒温病之本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认为伤寒温病皆起于上,皆起于表,皆起于风,本于阴阳.  相似文献   

20.
或因热结,或因津枯,或因血虚等多种原因所致大肠传导受阻,变化难出者,从来皆以下治阻,以通为法。用之得当,疗效卓著。纵观古今,详审病机,验正临床有法十二种。行列于后,望同道斧正。一、热结阳明宜早下说苦寒攻下法热传阳明,内结肠腑,是证急迫,阴液耗竭,变证丛生,苦寒攻逐,一下悉平。选方多为承气之属,取其荡热泻结之功。然投放之机又宜斟酌。古云:“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