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2例,治疗组为针刺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为单纯手法治疗,2天1次,3次为1疗程,共治疗6次,于治疗前后进行简化McGill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4%,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简化McGill量表评定示:每组患者治疗后PRI、VAS和PPI均显著降低(P〈0.001),治疗后,两组间PRI、VAS和PPI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较单纯手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1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5例,两组均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和拔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罐配合手法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与理疗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手法复位组、偏振光组和磁振热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的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关节活动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2个疗程后PRI、PPI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手法复位组PRI、PPI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3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治疗1个疗程(P<0.01);手法复位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1)。手法复位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偏振光组和磁振热组(P<0.05)。结论采取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优于理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荣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Z1)
胸椎小关节紊乱俗称岔气,是引起胸背痛的常见原因.也是推拿按摩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往往因搬提重物时姿势不良,躯干用力扭转而发生小关节位移等导致本病.笔者近年来以手法复位为主,辅以拔罐理疗等治疗本病32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陈新亮 《世界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7(1):51-51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引起背痛的常见病因,多因提搬重物姿势不良,用力不协调、扭错而发病。本文总结了2000年6月~2005年6月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7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罐结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采用针罐结合的方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36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推拿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引起胸背痛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往往是因搬运物品姿势不良,躯干用力扭转而发生小关节移位.自2000年以来,笔者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对88例患者采取了手法整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该症的病因、诊断与整复手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刺闪罐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取效时间对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寻找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 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加闪罐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 :两组在疗效上无差别 ,但在取效时间上针刺闪罐组优于单纯针刺组(P <0 0 5 )。 相似文献
12.
13.
14.
穴位注射治疗手掌湿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寻求治疗手掌湿疹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97例手掌湿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 3组。治疗组 5 1例 ,采用穴位注射加外用药物治疗 ;对照组为两组 ,分别采用与治疗组相同药物肌肉注射加外用药物治疗及单纯外用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90 2 %,对照组分别为 4 6 2 %和2 5 0 %,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16.
针刺治疗小儿皮质盲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小儿皮质盲的临床疗效 ,以及病程、原发病、合并症等因素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针刺为主作为治疗组 ,以盐酸士的宁颞侧皮下注射为主作为对照组 ,观察治疗小儿皮质盲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 ( 76 7% )优于对照组 ( 2 6 7%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2 4 80 ,P <0 0 1 ) ;总有效率 ( 94 2 % )优于对照组 ( 70 0 %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χ2 =2 8 3 4,P <0 0 1 )。结论 :针刺疗法是治疗小儿皮质盲理想的方法 ,病程、原发病、合并症等因素对针刺疗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干眼症 72例 (1 4 4只眼 )分为 3组 ,A组(观察组 )、B和C组 (对照组 ) ,分别进行针刺、口服增液剂、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 :A组治愈 5只眼 ,好转 33只眼 ,有效率 79 2 %;B组治愈 6只眼 ,好转 30只眼 ,有效率 75 0 %;C组治愈 2只眼 ,好转 2 9只眼 ,有效率 6 4 6 %,3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组和B组患者角膜染色、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针刺和口服增液剂均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促进角膜病变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头针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对自身免疫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头针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自身免疫机制.方法:将50例LDH病人随机分为头针推拿组、推拿组各25例,同时设立正常组20例.测定治疗前后和正常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M、IgG.结果:头针及推拿治疗LDH临床疗效优于推拿组(P<0.05).50例LDH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下调,血清IgG、IgM浓度增高,经头针及推拿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上调(P<0.05),血清IgG、IgM恢复正常(P<O.O1),与推拿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提示本法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对自体免疫反应和化学炎症的调节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机理.方法: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针刺组取"L4夹脊""足三里""悬钟"穴,药物组用泼尼松灌胃给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D8 细胞数降低,CD4 /CD8 比值明显升高.针刺组能显著提高CD8 细胞数,使CD4 /CD8 比值接近正常,而对CD3 、CD4 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调整T细胞亚群的紊乱状况.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加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痛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加针刺组和单纯针刺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椎动脉血流情况及血管变化。结果:①两组均能有效地改善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以及椎动脉形态;②穴位注射加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改善椎动脉供血及形态的作用,其椎动脉供血及形态的改善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一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