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健胃消食片中山楂及山药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颖  蓝闽波  张宁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12-1513
目的建立健胃消食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了处方中的山楂、山药。结果山楂的薄层色谱鉴别较药典方法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山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结论结合《中国药典》中对太子参的薄层色谱鉴别,可以全面控制该品种的质量;为含山楂、山药的制剂提供了新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加味泻白颗粒中菝契皂苷元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进行鉴别分析。结果:改进了菝契皂苷元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快速简便、稳定,专属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硬肿软膏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三七、当归药材,采用气相色谱法鉴别丁香.结果运用气相色谱法能够鉴别其君药成分,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结论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对硬肿软膏进行质量鉴别,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胃肠安康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清晰,方法简便,结果可靠。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标准可用于胃肠安康胶囊原料药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益肾养元合剂中何首乌、金樱子、补肾脂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进行鉴别分析。结果:增加了益肾养元合剂中何首乌、金樱子、补骨脂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快速简便、稳定,专属性好,为完善益肾养元合剂的鉴别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薄层定性的方法对哈蟆油进行薄层色谱研究.方法 对哈蟆油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展开条件下薄层色谱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对哈蟆油的薄层色谱行为有了初步的了解.结论 建立了不同极性范围内的哈蟆油薄层色谱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腊肠树不同药用部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腊肠树树心、叶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建立了腊肠树叶和树心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腊肠树、树叶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复方胡黄颗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黄芩、甘草、大黄。结果处方中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无干扰。结论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无干扰,可作为复方胡黄颗粒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清胶囊中牛胆汁和凤尾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胆清胶囊中牛胆汁和凤尾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复方野葛根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西洋参.结果 处方中的西洋参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简便可靠,专属性、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野葛根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1.
伤科喷雾剂中士的宁的体外透皮吸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伤科喷雾剂中士的宁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SD大鼠腹部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体外透皮吸收,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扩散试验,HPLC检测定士的宁的含量。结果:伤科喷雾剂中士的宁可以透过大鼠腹部皮肤,稳态渗透速率J=0.015 3 mg·cm-2·h-1,时滞Tlag=0.235 h。结论:本实验可为伤科喷雾剂的制备工艺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伤科外敷黄油纱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油浸、渗透法制备伤科外敷黄油纱;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大黄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大黄素在0.108~0.92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0.89%(n-=5)。结论该制剂方法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制备方法可行,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伤科外敷黄油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蒋春飞  刘东文  郑芳昊 《陕西中医》2020,(1):16-19,23
摘 要 目的:观察连续灌胃给予伤科黄水后,SD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均衡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伤科黄水4.58 g/kg剂量组、9.16 g/kg剂量组、18.33 g/kg剂量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各组均以10 ml/kg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粪便性状等。在给药第1、4、7、11、14天测定大鼠体重。在剖检前一天(给药第14天)进行尿液、眼科检查。剖检当天处死全部大鼠,进行脏器检查。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第14天伤科黄水18.33 g/kg剂量组雌性动物的体重(P<0.05)和14天内的增重(P<0.01)均明显下降,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动物眼科检查均未见异常。伤科黄水4.58 g/kg剂量组、9.16 g/kg剂量组、18.33 g/kg剂量组雄性动物尿比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尿液pH值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伤科黄水18.33 g/kg剂量组雌性动物胸腺脏器重量、脏体系数、脏脑系数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心脏脏器重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伤科黄水9.16 g/kg剂量组睾丸脏脑系数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伤科黄水重复多次口服给药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HPLC和ICP-MS建立伤科接骨片有机及无机成分的全面质量控制方法,完善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HPLC建立10批次伤科接骨片指纹图谱,利用软件计算其相似度;采用ICP-MS对10批次伤科接骨片中无机元素进行半定量检测,利用MPP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差异元素,结合相关文献,对与复方功能主治相关的差异元素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全定量检测。结果:建立10批次伤科接骨片的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确定27个共有峰,样品间相似度均0.92。结合半定量分析结果及相关文献,对伤科接骨片中12种无机元素进行全定量检测,包括常量元素K,Ca,Na,Mg,微量元素Fe,Zn,Mn以及重金属及有害元素Cu,Hg,As,Pb,Cd,从有机和无机成分两方面建立伤科接骨片质量评价体系。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稳定可靠,以有机和无机成分双因子作为基础为伤科接骨片全面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对照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片饲料。分别于建模后7、14、28、56天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收集下颌骨缺损处骨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OPG、OPGL表达分别于建模后第7、14天显著提高(P0.05),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7、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则提高不明显(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于建模后第14天显著降低(P0.05),OPG/OPGL比值在建模后第14、28、56天显著上升(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可能通过影响OPG、OPGL的表达而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伤科凝胶剂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ODS柱;流动相:乙腈-水(22∶7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的进样量在0.255~1.530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7%,RSD1.24%。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伤科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研究伤科接骨片与健步虎潜丸在Lisfranc关节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Lisfranc关节损伤的68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伤科接骨片组和健步虎潜丸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伤科接骨片组患者给予口服伤科接骨片,4片/次,3次/d;健步虎潜丸组患者给予健步虎潜丸,10粒/次,2次/d.比较分析两组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术后足部功能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同时间骨痂X射线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健步虎潜丸组相比,伤科接骨片组患者足部功能评价总优良率明显提高,可达73.53%,患者肿胀和压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分别为(5.58±2.41) d和(10.64±2.43) d;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仅为(1.51±1.02)分;14,21,28 d骨痂X射线评分均明显提高,分别为(0.78±0.09)分,(1.34±0.25)分,(2.51±0.4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伤科接骨片对Lisfranc关节损伤,能够起到促进术后康复的功效,可以作为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用药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评价"伤科II号"膏药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并与扶他林软膏作比较。方法:100例急性闭合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外用药物2周,最终伤科II号组43例,扶他林对照组45例获得随防统计,观测对疼痛、压痛、肿胀、瘀青、功能活动的影响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综合疗效均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总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伤科II号组消肿退瘀作用强,对重度损伤疗效较好,而扶他林止痛作用强,对中度损伤疗效较好。结论:与扶他林软膏相比较,"伤科II号"膏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对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10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伤科熏洗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共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和49.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伤科熏洗方下调TNF-α和IL-1β可能是其治疗RA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伤科喷雾剂中人参皂苷Rg_1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伤科喷雾剂中人参皂苷Rg1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SD大鼠腹部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体外透皮吸收,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扩散实验,HPLC法检测测定Rg1的含量。结果:伤科喷雾剂中人参皂苷Rg1可以透过大鼠腹部皮肤,稳态渗透速率J为0.161 mg.cm-2.h-1),时滞(Tlag)为0.368 h。结论:本实验为伤科喷雾剂的剂型选择、制备工艺及处方的优化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