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的营养状况。方法:对57例维持性血透患进行人体测量、生化指标的测定、饮食评估、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及综合性营养评估(GNA)。结果:不同指标评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三头肌皮皱厚度(TSF)66.7%,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33.3%,白蛋白(Alb)31.6%,前白蛋白(PA)45.6%,转铁蛋白(TRF)63.2%,饮食蛋白摄入(DPI)33.3%,SGA38.6%,GNA47.4%。各项指标均属正常仅占14,0%。依据GNA评分,营养不良组与营养良好组进行比较,Alb、PA、蛋白分解率(nPCR)、DPI、SGA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6.0%透析患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GNA对血透患具有良好的营养评价作用。对MHD患进行常规的营养评价及合理的营养指导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30例血透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比较血透前单剂量注射低分子量肝素(LMWH,速避凝)和持续输注普通肝素(SH)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低且无明显差别,但LMWH组透析器复用次数明显延长(P<0.05),第四次透析2小时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及透析器血液间隙容量无明显下降;SH组则明显下降(P<0.05)。两组均无出血征象,但LMWH组穿刺点压迫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两组透析2小时血浆肝素活性抗-低分子量肝素(FXa)水平无明显差别,透析4小时LMWH组明显高于SH组(P<0.05);LMWH组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仅透析2小时轻度延长,透析4小时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水平,SH组均明显延长(P<0.001)。我们认为血透前单剂量LMWH能有效、完全地代替S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以及瘦素与贫血的关系。方法:83例血透患者分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组及非EPO治疗组,28例未行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及24例健康体检者为透析前及健康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计算各组体重指数(BMI)。测定血常规、血液生化、铁蛋白、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透析前肾脏病患者及健康人,后二者之间血清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女性血清瘦素水平高于男性患者;血透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红蛋白及转铁蛋白正相关(P〈0.05)。结论:血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透析前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及健康成人,女性高于男性。血透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BMI以及血红蛋白正相关。透析治疗对血清瘦素无影响。血透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不仅仅是GFR下降引起,也是对慢性肾衰竭时血红蛋白减少的一种代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143例慢性肾脏病(CKD)4~5期的非透析CKD患者通过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法分为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生化营养指标,同时应用DEXA法测定所有患者全身肌肉组织及脂肪组织含量,以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慢性炎症的状态。结果:143例患者平均CRP(4.64±7.51)mg/L,CRP升高(〉8mg/L)的比例为21.67%,营养不良组平均CRP及CRP升高比例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P〈0.01),营养不良组的前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水平与血清Alb呈极显著负相关(Rho=-0.338,P〈0.01),与Pre—Alb呈极显著负相关(Rho=-0.347.P〈0.001)。Pre—Alb水平与LBM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ho=0.2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FMDXA百分比、高血清CRP水平和低肾小球滤过率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透析CKD患者中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与CKD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直接相关,血清前白蛋白较白蛋白更好地反映非透析CKD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护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透病人常见并发症,约三分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存在营养不良。这种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尿毒症或透析不充分引起的食欲下降,摄入不足,以及血透过程中营养物质流失和分解代谢增强等原因所致。目前认为营养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是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直接降低病人长期存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营养宣传,定期进行营养评估,指导营养治疗,已经成为透析中心医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活性维生素D3对血液透析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先进的单能定量CT(QCT)测量了30例长期口服小剂量阿法D3血液透析患者腰椎的骨密度,以观察该类患者骨密度的状态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对象和方法 1.对象:(1)血透组: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均已绝经),年龄(57.34 ±7.74)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肾动脉硬化5例,间质肾炎3例,糖尿病1例;平均透析时间(28±12)月,每周透析 12-15 h。患者低钠、低磷饮食,透析液用反渗水配置,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钙浓度 1. 75 mmol/L。并…  相似文献   

7.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机制及评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指由于蛋白质能量的摄入与需求不平衡导致的代谢改变、功能损害及体重下降。PEM是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患者常见的疾病,是血透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EM的血透患者的年死亡率在25%~30%。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前后定期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尽早发现PEM及其病因,给予合理的治疗,有助于防止病情恶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近年来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中营养评估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及腹膜透析( P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 PHT)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早期诊断及干预。方法:选取我科2005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MHD及PD患者,透析1年以上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分别120例、138例,超声心动图检测的PASP﹥35 mmHg诊断PHT。搜集MHD合并PHT组与PD合并PH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心脏超声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患者的PHT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 HD与PD患者发生PHT分别为45例(37.5%)与44例(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透析方式及透析时间长短均无显著相关性;(2)HD与PD患者发生PHT89例(34.5%),其中轻度PHT63例(70.8%),中度PHT21例(23.5%),重度PHT5例(5.6%),对PHT组与非PHT组患者舒张压( DBP)、Alb、CRP、LEVD、LVEF、LAD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D与PD患者PHT发生率相似,容量负荷过重,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可能参与了PH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终末期肾脏病合并营养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不良是终末期肾脏病 (ESR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营养不良的因素很多 ,其中蛋白、热量摄入不足和透析不充分是主要原因[1] 。而厌食是影响蛋白、热量摄入的重要因素。本文观察了 30例ESR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 ,在充分透析情况下 ,加用参苓白术散口服 ,明显改善了ESRD营养不良状态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治疗患者 ,临床诊断符合终末期肾脏病标准[2 ]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其中治疗组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2岁~ 6 8岁 ,平均 (5 2 .14± 8.0 5 )岁 ;原发病为慢…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6例CRF7非透析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8例血透患者血透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以30例正常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作对比分析,发现CRF患者T3、T4、rT3、FT4、FT4/FT8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CRF非透析患者T3、rT3、FT3、FT4、FT4/FT3和Scr呈负相关;血透患者血透前后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结合文献探讨了CRF患者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透析技术以及医疗水平的进步,高龄已不再是透析的禁忌症。据我国有关的统计资料,我国75岁以上的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占同期病例的10.53%。因此,研究老年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预防各系统并发症,提高老年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是人们的重要课题。 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60例血透患者根据年龄分两组,(1)老年组:60~78岁30例,男 20例,女 10例;(2)青壮年组 20~ 50岁30例,男23例,女7例。两组原发病均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居多,而老年组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显著高于青壮年组。 2.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D+唧组)24例和单纯血液透析组(m组)22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等生化指标;使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法(MQSGA)评估营养状况;健康人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血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各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两组之间营养不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HD+HP治疗后各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下降,MQSGA评分显著降低(P〈0.01);HD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透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测定了34例慢性肾衰(CRF)、27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和100例正常人血清脂质、脂蛋白(Lp)和载脂蛋白(Apo)的含量,并观察了血透(HD)和非透析(ND)患者血清脂质、Lp、Apo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1)与正常组比较,NS和CRF患者血清脂质、Lp及Apo的绝大多数指标有明显异常(P<0.01或0.02或0.001);(2)比较HD和ND组,ND对CRF血清脂质、Lp、Apo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甘露醇疗法治疗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探讨改善血透患者心肺功能不全的新治法。方法: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在积极除水,下调干体重,纠正重度贫血,强心、抗炎等治疗后,仍有心肺功能不全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两组,对照组39例维持原有血透治疗方案,治疗组43例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每次透析中加用甘露醇疗法。1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研究治疗前后心衰症状、心肺功能检测、尿量、肾功能以及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心衰症状、心肺功能测试、血压、尿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心脏结构各项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心衰症状、心肺功能测试及血压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尿量、Scr、BUN、Ccr及心脏结构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以上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中应用甘露醇脱水疗法,可及时纠正和防止透析性肺脑失衡,显著改善血透患者肺的弥散及小气道的通气功能,降低肺循环压,并能反射性降低透析患者的高血压,从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同时又不影响患者残余尿量及肾功能。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肺功能不全的治疗探索出一条新的有效治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提高老年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方法。方法:收集并比较研究1998年1月~2004年12月37例65岁以上的老年血透患者和31例65岁以下的非老年血透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继发性肾损害比对照组高,继发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CRF为(56.8%vs6.5%);老年组体内动静脉内瘘通畅率比对照组低,血透时血流量比对照组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比对照组差,心血管并发症和感染是老年血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P〈0.01)。结论:老年血透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原发病,去除感染、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因素,改善营养状况,给予早期、充分的血液透析,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将我院1987~1992年施行乳腺癌根治性切除的术前肿块局部切除组106例和直接一次性根治术组143例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术前肿块局部切除组之术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和5年生存率分别小于16.0%、26.4%及79.2%和71.7%,而直接一次性根治术组则分别为4.9%、16.1%及89.5%和82.5%,两组患者4项预后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小于0.01、0.05、0.05、0.05)。本结果表明,术前肿块局部切除将对乳腺癌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故术前肿块局部切除不宜轻易施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尿毒症患者共96例,腹透及血透各48例,比较其各自透析前后脂质改变及透析后两组脂质改变有无差异。结果:(1)腹透治疗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1),总胆固醇(TC)较透析前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较透析前降低(P〈0.05),LP(a)较透析前无统计学差异;(2)血透组LDL、TG、LP(a)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HDL较透析前降低无统计学意义;(3)腹透组与血透组血脂变化比较:TG、LDL二者的升高腹透组较血透组明显(P〈0.05),LP(a)升高血透较腹透明显(P〈0.05)。结论:透析会加重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脂质异常,腹膜透析表现更明显,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存在统计学差异。血液透析在LP(a)的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膜溶质转运特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照腹膜平衡试验(PET)计算结果。将68例稳定的连续性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分为高转运组(37例)和低转运组(31例)。检测患者血浆和腹透选出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及氨基酸量,同步计算蛋白质摄入量(DPI)和蛋白质分解率(nPCR)。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及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的残余肾功能、CAPD治疗时间、每日透析液剂量、超滤量、葡萄糖吸收量、血糖、尿素氯(BUN)、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清除指数(K1/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高转运组每日经腹透透出液丢失的总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量显著高于低转运组(均P<0.05);各项营养指标均低于低转运组;两组体重及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每日经腹透波丢失的Alb量和TAA与D/PIScr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腹膜透析高转运患者营养指标较低转运者差,应加强对高转运惠者的营养护理和指导;每日透析液量及超滤量能达到TCcr与DPI平衡即可.不宜盲目增加腹透液的剂量、浓度和存留时间.导致过度透析.引起蛋白质和氨基酸经腹透液大量丢失及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加重患者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调查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1998.1-2000.3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心血管疾病(CVD)流行状况,方法:多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CRF病例1093例,非透析组(ND)320例,血透组(HD)613例,腹透组(PD)160例,86.0%CRF存在各种类型CVD,以缺血性ST-T变化,心力衰竭(心衰),心律失常等为常见,61.1%有阳性主诉,46.7%伴阳性体证,79.7%实验室检测异常,34.1%患者有心衰史,感染,无节制饮水,血压控制不良,严重贫血未纠正为常见诱因,心脏超声检测以左室功能异常为主,CVD相关死亡人数占CRF总死亡人数44.2%,心衰,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多见,结论:CRF属CVD高危人群,维持性透析前部分患者已存在CVD基础病变,早期把握血透时机可改善远期预后,超声心动图检查为心功能检测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300例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包括非透析患者126例、血液透析患者114例、腹膜透析患者60例,按SGA评分方法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根据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分析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微炎症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亚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较其他三组均明显增高(P〈0.01或P〈0.05),湿热证及热毒证亚组血清hs—CRP、IL-6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1或P〈0.05),湿热证亚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或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hs—CRP、IL-6、TNF—α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与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湿热、热毒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