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神经元肿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和MRI对该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不病理证实的神经元肿瘤10例,回顾分析其CT及MRI表现,结果 节细胞胶质瘤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上皮肿瘤(DNT)3例(7个病灶),肿瘤外形呈脑回状或结节脑回状,2个局灶性者呈中度强化,其余无明显强化。多纤维组织性婴儿节细胞胶质瘤(DIG)1例,病灶囊变明显,可见钙化,肿瘤实体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部分神经元肿瘤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仅造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是困难的,须结合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该类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白旭  张云亭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2):1345-1349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复习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内,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和不均匀强化;1例神经节细胞瘤位于颞叶,呈长T1、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和强化;12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中,6例在颞叶,5例为囊性并有强化壁结节;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均位于颞叶皮质,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和强化;1例婴儿促纤维增生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位于颞叶皮质,为不均匀长T1和一致性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呈环状强化;1例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在颞叶,呈囊性并有不规则壁结节,其囊壁和壁结节发生强化。结论:MRI检查,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各具其好发部位并多有一定表现特征,结合患者年龄和临床表现,常可做出倾向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肿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病理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肿瘤的患者资料,MRI采用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T1WI增强扫描,观察其MRI特点包括病灶位置、形状、信号特点、占位效应及增强表现。结果 24例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15例,节细胞胶质瘤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1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中,位于颞叶12例、额叶2例,顶枕叶1例。MRI上病灶主要位于皮质区,肿瘤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囊性改变,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FLAIR和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12例病灶不强化,3例可见斑片、结节、环形强化,病灶周围均未见水肿。7例节细胞胶质瘤中,颞叶5例,额叶1例,顶叶1例,MRI表现为囊实混合性肿块,T1WI上为低信号,T2WI/FLAIR为高信号,其中2例伴有钙化,无瘤周水肿,增强后实性结节明显强化。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位于侧脑室内,MRI呈囊实性不规则异常信号,T1WI等低信号,T2WI/FLAIR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分隔明显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助于与其他肿瘤的鉴别,掌握这些特点,并结合临床,可以对其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临床、影像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6-56岁,平均33.8岁。结果:神经节神经胶质瘤8例,肿瘤位于额叶4例,颞叶1例,额颞叶2例,桥脑1例。CT为低等密度,MR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位于幕上脑室,促纤维增生性节细胞胶质瘤4例,均为囊性,MR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论: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结合病史多数情况下可见出术前倾向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明平  杜瑞宾  包强   《放射学实践》2009,24(7):708-711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19例中节细胞胶质瘤1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4例,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结果:12例节细胞胶质瘤中位于颞叶7例,枕叶及额叶各2例,顶叶1例;主要MRI表现为囊实混合性肿瘤8例,实性肿块4例,增强扫描12例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其中实性部分均明显强化,囊实混合性病灶囊壁呈部分轻度强化。4例DNET肿瘤中位于颞叶2例,额叶及岛叶各1例;肿瘤均位于脑皮层表面,呈单囊或多囊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均无明显强化。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伴有双侧侧脑室扩张积水,1例来源于室间隔,1例囊性病灶位于孟氏孔区,肿瘤跨越室间隔向双侧脑室生长。1例神经节细胞瘤位于颞叶,为囊实混合性病灶,实性结节有明显强化。结论:中枢神经元肿瘤术前影像诊断较为困难,但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点,掌握上述特点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曹惠霞  余浩杰  杜渭清  吴迪  崔静  王俊  韩立新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12-1316
目的:分析致痫性神经上皮脑肿瘤的MRI、PET及临床病理资料,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本组共31例,病理诊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13例,节细胞胶质瘤或节细胞瘤(GG)7例,复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星形胶质细胞瘤8例。临床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患者术前均行脑部磁共振检查,9例行PET或CT检查。影像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密度)特点和病灶周围水肿、占位效应及增强后表现。结果:病灶多位于颞叶和额叶皮质或皮质下,发病年龄以青年为主,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DNT以假囊状或小泡状长T2信号,无强化或点状、小结节状强化为特点,4例18F-FDG-PET检查均为低代谢。节细胞瘤或节细胞胶质瘤表现为囊实性、囊性或实性,病灶内钙化占62.5%,无灶周水肿或轻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后呈结节、斑块状不均匀强化。2例18F-FDG-PET显示病灶内有结节状高代谢,2例呈低代谢。结论:致痫性肿瘤多以神经元和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和低级别胶质星形细胞瘤为多见,MRI有助于上述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神经元和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征象,旨在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4例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神经元和神经元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4例中,18例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病变全部位于幕上,主要累及皮层,根据MRI表现分为Ⅰ型(类囊性)9例,Ⅱ型(结节状)3例,Ⅲ型(发育异常样)6例;17例为节细胞胶质瘤,病变全部位于幕上,好发于颞叶,多呈囊实性,3例可见钙化;5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节细胞胶质瘤/星形细胞瘤,病变全部位于幕上,以囊实性为主,实性成分可见强化,1例可见钙化;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病变位于幕上脑室内,1例可见多发囊变,增强扫描肿瘤内实性成分明显强化;1例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神经元肿瘤,病变位于小脑、脑干及脊髓,幕下软脑膜多发囊变,增强扫描软脑膜弥漫性增厚、强化;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可见典型“虎纹征”。结论:儿童胶质神经元和神经元肿瘤影像学具有其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有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雪斌  张伟国  张靖   《放射学实践》2010,25(7):719-722
目的:提高对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发生于侧脑室内,瘤体呈囊实性,1例伴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示肿瘤实质明显强化。2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1例位于基底节区,瘤体呈实性伴部分钙化,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1例发生于颈髓,肿瘤内有液化坏死,增强后轻度强化。3例节细胞胶质瘤,病变均呈囊实性混杂信号,瘤体实质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节细胞瘤,病变均为实性,信号均匀或混杂,增强扫描示肿瘤呈轻度~明显强化。结论: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能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典型脑膜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颅内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磁共振平扫、增强和DWI扫描,其中2例做了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病灶位于额区4例、枕区2例、岩椎区、桥小脑角区及桥延交界区各1例。术前误诊为胶质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转移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论:非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不典型,但仍具有脑外肿瘤的影像学特征,MRI检查在肿瘤定位及了解肿瘤与相邻组织关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少见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肿瘤的MRI表现,包括病变好发部位、信号特征、瘤周水肿及增强扫描肿块的强化程度。结果: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1例,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呈条纹相间的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影,增强扫描无强化。婴儿促纤维增生性星形细胞瘤2例,病灶呈囊实性改变,实性部分贴近脑膜,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节细胞瘤1例,位于左侧颞叶,呈囊性改变,囊壁明显增厚,增强扫描囊壁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脑室外神经细胞瘤2例,分别位于松果体区和鞍区,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发病部位和年龄段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肿瘤的重要因素,影像学可发现一些特征性表现以帮助诊断,但最终确诊仍依靠病理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浆细胞肉芽肿(PCG)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颅内PCG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病灶分别位于右侧额顶叶、右侧桥小脑角区、右侧中颅窝蝶鞍旁及左侧上矢状窦旁,T1WI、T2WI多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合并出血时可均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多呈等低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可呈等、低或高信号,增强后多呈明显均匀强化.其中1例位于脑内,术前误诊为转移瘤或胶质瘤伴出血.3例位于脑外,其中2例可见脑膜尾征,术前误诊为脑膜瘤.结论 颅内PCG少见,MRI无特征性表现,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脑膜瘤影像诊断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MRI与CT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提高脑膜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术前第一诊断误诊的35例脑膜瘤相关病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21例同时行CT扫描,MRI与CT表现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脑膜瘤误诊为其他肿瘤27例;其他病例误诊为脑膜瘤8例.结论:因组织学结构复杂及一些特殊部位构成了对脑膜瘤误诊的不可避免性;而注重典型MRI特征结合CT征象、仔细阅片及结合病史等,是提高诊断符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CT及MR的表现特征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共检出 3 2个病灶 ,其中单发 9例 ,分别位于额、颞、顶叶深部脑白质 8例 ,位于颞叶表面 1例 ;多发 3例 ,病灶多位于深部脑白质。CT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稍高密度灶 ,MRI表现为T1WI低或等信号 ,T2 WI为稍低信号。多数病灶周围有轻 -中度高信号水肿带 ,病灶边界尚清楚。增强扫描见所有病灶均有强化 ,2 3个 ( 72 .0 % )病灶呈均匀强化 ,18个 ( 5 6.2 5 % )病灶强化后出现缺口或凹陷改变。病理结果 :11例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例为浆细胞淋巴瘤。结论 尽管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表现与其它颅内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及转移瘤等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通过认真分析其影像特征 ,术前的正确诊断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发脑转移瘤CT误诊的原因。方法:单发脑转移瘤CT误诊29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单发脑转移瘤误诊为胶质瘤14例,脑膜瘤7例,其它8例,术前无明确颅外肿瘤病史24例。误诊主要原因:临床无特异征象,术前无明确颅外肿瘤病史,病灶部位的影像无典型表现。结论:结合病史,仔细分析影像特征,颅外原发肿瘤的检测,特别是肺部CT检查,可提高单发脑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angloglioma,GG)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9例患者行MR和CT检查后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结果 9例病灶均为单发,其中3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颞叶,顶叶、枕叶及侧脑室各1例。囊实性病变5例,囊性病变2例,实性病变2例。MRI扫描肿瘤T1WI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等或低信号; T2WI上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或高信号。6例无瘤周水肿,1例有轻度瘤周水肿,2例有中度瘤周水肿。结论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提高对GG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并结合其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均为单发。7例位于幕上,其中额叶3例、顶叶2例,枕叶1例,侧脑室1例;1例位于幕下(位于小脑)。肿瘤结构形式多样,MRI表现可分囊性为主型和实性为主型,其中囊实性病灶6例,实性病灶2例。多数病例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后肿瘤强化呈多样性。结论:颅内节细胞胶质瘤有相对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对某些较典型的病变应该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表现及特征,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定性诊断水平。方法3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20例,脑膜瘤4例,三叉神经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胆脂瘤、蛛网膜囊肿、动脉瘤、胶质瘤及转移瘤各1例。在静注Gd-DTPA前后均经SE,FSE序列磁共振成像。结果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为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MRI表现,术前定位、定性准确率分别为96.9%,94.1%。结论MRI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影像诊断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作为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前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脑内节细胞肿瘤的CT和(或)MRI表现,与病理对照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材料和方法:15例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病例均有完整的MRI资料,其中8例同时有CT检查资料。CT为头颅平扫,MR为SE序列T1W、FSET2W和增强后SET1W扫描。结果:幕上10例病灶,幕下5例病灶。CT平扫病灶主要表现为等、低密度,其中4例伴有高密度钙化。MRI平扫14例T1WI为等和(或)低信号,仅1例节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或伴等、低信号区。增强后T1WI:节细胞胶质瘤(1级),2例无强化;节细胞胶质瘤(2~4级),3例轻度斑片状强化,7例显著不均匀强化;节细胞瘤(1级),2例均表现为显著不均匀强化;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无强化。其中3种类型病灶较特殊。结论:年轻患者,脑内占位病灶实质部分位于皮质区,无强化或显著不均匀强化,尤其当病灶合并有囊变和钙化时,鉴别诊断应包括节细胞肿瘤。部分节细胞肿瘤表现特殊可供诊断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枢系统神经元肿瘤包括单纯神经元肿瘤及神经元胶质混合性肿瘤,是2002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十大类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肿瘤之一。肿瘤舍有异常的神经元成分,能够引起所在位置的神经机能障碍.且大多显示出特征性放射学表现。其具有良好的预后,因此与胶质瘤的鉴别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单发或多发,肿瘤常位于脑表面或中线附近.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影,边界较清.MRI表现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肿瘤占位效应轻,增强多呈"团块状"或"握拳状"强化.结论: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缺乏特征性须与某些其他颅内病变鉴别,以减少误诊.将影像学征象与临床资料相结合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