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医源性胆道损伤及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狭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开腹或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或肝外胆管良性狭窄 2 5例 ,男 1 1例 ,女 1 4例 ,年龄 2 5~ 72 (51 .4± 1 3 .4)岁。用Bismuth诊断标准对胆管狭窄分型。结果 有明确胆管损伤病史 8例 ,胆囊切除术后数月出现胆管狭窄 1 7例。狭窄长 5~ 30mm ,宽 2~ 5mm。 5例Ⅰ型者均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除有明确胆管损伤和Ⅰ型狭窄病例外 ,9例 (75 % )有术后胆汁漏病史。手术直接修补加T管引流 2例 ,用肝圆韧带游离片修补胆道缺损 1例 ,胆肠Roux -en -Y重建2 0例。术后 2 1例 (2 1 / 2 3)效果良好。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汁漏是产生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术中出血史者多为BismuthⅢ、Ⅳ、Ⅴ型狭窄。胆囊术后胆汁漏可能出现BismuthⅡ型或Ⅲ型胆管狭窄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者常表现为BismuthⅠ型狭窄。用Roux -en -Y作胆道重建治疗此类病人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外胆管损伤是指计划性手术外的肝总管、胆总管,左或右肝管的正常通道被意外损伤,导致大量或全部胆汁从损伤部位流出胆道外以及胆管被钳闭所致的胆道内压升高,胆管壁坏死、胆汁漏以及毛细胆管破裂,胆汁返流入血,黄疸等症状体征,机体生理紊乱严重,处理不当可造成病人终身残废,甚至危及生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降低肝外胆管损伤率是腹腔镜外科医师值得重视的问题。国内刘国礼于2000年报告LC胆管损伤率0.19%,而2002年的报告损伤率明显降低,我院从1998年12月~2004年12月共实施LC 1200例,发生1例肝总管灼伤术后胆漏,1例胆总管部分夹闭,损伤率0.16%,现结合献分析其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位胆管损伤绝大多数是由于胆囊切除术所引起,开腹胆囊切除术(OC)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均可导致胆管损伤,90%为三管汇合处损伤,损伤后炎症、瘢痕收缩使胆管回缩至肝门处[1]。高位胆管损伤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其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复杂。胆管损伤,如早期修复不成功,势必造成多次手术,处理更加棘手[2]。高位胆管损伤所造成的麻烦与恶果往往比预计的更严重、更持久,因而正确处理高位胆管损伤非常重要。一、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分类1.高位胆管损伤的原因:(1)胆道系统的解剖变异:胆囊管变异的发生率最高,其中易造成胆管损伤的有胆囊管过短、胆囊管…  相似文献   

4.
核心提示 肝外梗阻性黄疸是指肝外胆道的某一部位由于一种或多种病变导致管腔引流不畅.胆汁在胆道内淤积所引起的黄疸。所谓肝外胆道包括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和胆囊,这些结构是胆汁进入十二指肠的必经之路;肝外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能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血液中的胆色素含量升高。胆色素在皮肤及巩膜上沉积。使其颜色变黄即黄疸。近几年,该病发病率有所提高,笔者在此介绍了几种常见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胆漏发生率为0.82%(10/1215)。其中2例迷走胆管损伤,2例系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致胆囊管残端漏,2例由于术中置肝下腹腔引流管,3例系肝总管右侧壁电灼坏死迟发性穿孔漏胆,1例于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经再次手术和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主要表现为胆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胆道修复或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胆漏发生率为0.82%(10/1215)。其中2例速走胆管损伤,2例系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致胆囊管残端漏,2例由于术中置肝下腹腔引流管,3例系肝总管右侧壁电灼坏死迟发性穿孔漏胆,1例于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经再次手术和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主要表现为胆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胆道修复或重建。  相似文献   

7.
胆道手术后,胆汁溢入腹腔,如及时充分引流则形成胆外瘘,如未放置引流或引流不畅可发生局限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此外胆外瘘也常发生于胆道造瘘管拔除之后。任何一种胆道手术后均有可能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或胆外瘘。常见原因:(1)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结扎线松脱或胆囊切除过程中损伤总胆管、总肝管或副肝管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2)胆囊造瘘或T形管引流术后,导管周围缝合不严密或术后导管发生阻塞.(3)胆囊管或总胆管的梗阻未解除,拔除造瘘管或T形引流管后瘘道不能愈合。(4)术中用粗针头穿刺胆管,由于梗阻因素存在,胆管内压增高,大量胆汁可以从  相似文献   

8.
张新建 《中国校医》2009,23(4):462-463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指传统上的开放性上腹部胆道手术时的肝外胆道损伤.近年来随着腹腔镜(LC)胆囊切除术的推广,胆道损伤亦屡见报道.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胆道手术中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3%~0.6%[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电子显微镜及酶组织化学的研究进展,对肝内胆汁淤积症有了新的认识。现将有关问题做一扼要介绍。一、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机理的新认识长期以来将阻塞性黄疸分为肝外阻塞和肝内阻塞二种,而部分肝内阻塞性黄疸患者并无肝内胆管阻塞的病变,认为是由于某些肝内病变导致胆小管阻塞的结果。近年来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及组织化学分析发现,肝内胆汁淤积是由于肝细胞分泌胆汁过程发生障碍和毛细胆管膜及胆小管上皮的通透性增高所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载、贮存及酯化能力均正常,其根本原因是肝细胞胆汁排泄障碍。  相似文献   

10.
胆道分肝内和肝外两部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和调节肝分泌的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胆道疾病在临床上以胆石症、胆道感染及胆道蛔虫病最为常见.胆石症是胆道系统发生结石的疾病,包括胆囊和胆管结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和卫生习惯的改变,胆石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发于女性,比男性高出1倍多,尤其是40岁的肥胖女性.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在内窥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omy,LC)为各种良性胆囊病变需要行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在上腹部手术中,当局部病变较重时,若术者缺乏应有的警惕常可误伤胆管。损伤后未被发现或处理不当都会造成不良后果。我院所遇6例胆管损伤介绍于下: 胆道系统手术占5例,胃大部切除术占1例。3例在术中因有胆汁流出被发现。另3例术后三天出现黄疸并逐日加重,血中胆红素明显增高,黄疸指数高达120单位以上,陶土色大便,尿胆元阴性。1例行肝穿刺造影证实为胆总管下端完全阻塞。术后阻塞性黄疸3例均经手术证实为医源性胆管损伤。损伤情况及部位:2例因胆囊长期慢性炎症严重,广泛粘连,在分离中损伤左、右肝管及肝总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lcystectomy,LC)致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0年收治的26例LC致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Ⅰ型5例、Ⅱ型13例、Ⅲ型2例、Ⅳ型6例。结论胆道损伤是严重LC术后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合理运用介入或手术的方法及时进行必要的胆管内支撑和通畅的胆汁外引流,应避免再次医源性损伤和修补术后胆道再狭窄。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黄疸是由肝内阻塞和肝外阻塞引起。肝内阻塞常是由于病毒性肝炎、妊娠复发性黄疸、药物性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原因,使肝细胞内胆汁排泌器官功能失调,胆流障碍所致的综合征,临床上称为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仍属内科性黄疸的范畴。肝外阻塞常是由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管炎、乏特氏壶腹周围癌、胰腺癌、胆道术后胆管狭窄等原因,引起胆道系统机械性阻塞,临床上称其为“外科性黄疸”。这类黄疸的临床表现常相似,但治疗原则完全不同,因此二者必须加以鉴别,及时的确诊和治疗,对预后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手术时机,找出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对胆道损伤进行分析总结、观察临床病例,查阅文献资料。结果:胆道损伤多为解剖因素,术中盲目止血、胆道缺血性损伤、病理因素、思想技术因素所致。结论:术中及早发现及正确处理胆道损伤,及时修复胆管,对提高疗效和预防术后胆管狭窄,避免并发症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应立即行端端吻合加T型管引流;对高位横断损伤,术后数天发现或多次胆道修补术失败者,则宜行规范的肝管空肠及Roux-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5.
吴颖 《现代保健》2012,(15):45-46
胆道闭锁是指肝内或肝外胆管中断、纤维、狭窄或闭锁呈条索状,因而胆汁排出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尿色深黄、大便陶土色,新生儿和婴儿最常见的是阻塞性黄疸 .胆道闭锁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最晚不能超过90 d ;若治疗不及时,不可避免会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高位胆管损伤绝大多数是由于胆囊切除术所引起,开腹胆囊切除术(OC)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均可导致胆管损伤,90%为三管汇合处损伤,损伤后炎症、瘢痕收缩使胆管回缩至肝门处。高位胆管损伤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其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复杂。胆管损伤,如早期修复不成功,势必造成多次手术,处理更加棘手。高位胆管损伤所造成的麻烦与恶果往往比预计的更严重、更持久,因而正确处理高位胆管损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淤胆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胆性病毒性肝炎亦称"胆汁淤积性肝炎"、"毛细胆管型肝炎",是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一种类型.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排泌胆汁障碍,引起肝内胆汁淤滞和血中胆汁成分增多,但患者胆道无明显阻塞.其临床表现与肝外梗阻类似,均表现为重度黄疸、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如不认真分析,易误诊为外科黄疸而手术.本文就淤胆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医源性胆管损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胆道损伤的防治和处理已成为胆道外科的突出问题。我们从1995~2004年行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8例,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损伤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8~74岁。其中传统的胆囊切除术(conventional cholecystec-tomy,CC)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6例。2.损伤情况及处理:本组损伤病例因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合并胆囊结石而择期行胆囊切除术,其中1例有上腹部手术史。胆总管损伤6例,其中管壁裂伤3例,横断伤3例;右肝管损伤1例,肝总管损伤1例。术中发现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管结石2例,副肝管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减少了胆管结石残留及胆总管阴性探查,能够发现胆道变异,减少胆道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20.
<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微创外科新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提高和腔镜器械日趋完善,术中发生肝外主要胆管损伤的病例已明显减少,但对肝外细小胆管损伤引起术后胆漏却时有发生。我院自2004~2007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0余例,术后发生胆漏6例均行肝下置管及局部穿刺抽取胆汁,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