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rhVEGF165) 对兔前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早期愈合的影响.方法 78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VB、B、V、F及正常组,前4组建立双膝自体半腱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正常组未行手术.VB组腱-骨界面注入以纤维蛋白胶(FG)为载体的rhBMP-2/rhVEGF165混合物;B组注入rhBMP-2和FG混合物;V组注入rhVEGF165和FG混合物;F组单纯注入FG.术后第2、4、8周,每组随机抽取6只兔子,右膝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左膝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术后第2周:VB组腱-骨连接紧密,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B组连接紧密,可见少量软骨细胞;V、F组连接疏松,主要为纤维血管组织构成.术后第4周:VB组腱-骨界面初步形成四层结构;V、B、F组则主要由成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腱-骨连接紧密,骨隧道壁出现一定量成骨反应;术后第8周:VB组四层结构更明显,可见潮线;B组骨隧道壁侧成骨反应进步加强;V、F组腱-骨界面宽度进步变窄,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直至术后第4、8周,VB组平均最大载负荷及刚度才较V、B、F组大(P<0.05),均低于正常组;同时V、B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F组(P<0.05).结论 rhBMP-2联合rhVEGF165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早期愈合具有促进作用,且联合效应强于各自单独效应.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由于ACL损伤后无法自愈,故需行ACL重建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该手术的远期疗效主要取决于肌腱移植物能否在骨隧道内达到坚强的腱骨愈合。作者主要对近年来运用生长因子、骨替代材料、骨膜自体组织、干细胞、物理治疗以及低氧环境来促进腱骨愈合的主要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其治疗的首要手段,术后腱骨界面的良好生长是患者早期康复及预后功能恢复的关键。该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促进腱骨愈合因素的相关研究,发现如骨膜覆盖、生长因子、富血小板血浆和中药等治疗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很多技术仍然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且其具体作用机制、作用时机及用法用量等都没有明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骨科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其损伤后会造成膝关节不稳、关节软骨退变、半月板损伤,继而发展为骨性关节病,外科手术进行重建是临床常用的手段。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是间接止点向直接止点转化的骨源性渐进过程。腱骨愈合持续的时间较长,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早期康复和预后等问题。目前关于如何促进腱-骨愈合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但是尚未进入临床阶段,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腱-骨愈合是决定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已知不利于腱-骨愈合的因素有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关节液、破骨细胞、药物、吸烟、康复训练等。本文对上述因素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常见。手术重建成为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首选,而目前常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作为移植物。因此肌腱与骨隧道的愈合,成为影响术后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ACL重建术后腱-骨隧道填充磷酸钙的动物模型,研究其促进腱—骨愈合的效应,探讨肌腱在骨髓道内的愈合过程,阐明腱—骨愈合的组织学改变,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动物选用24条雄性成熟比格犬。先行切断双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取同侧后肢趾长屈肌腱作为移植物,采用悬吊式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实验动物分为磷酸钙组和空白组。磷酸钙组于股骨腱骨隧道中注入磷酸钙,空白组无任何填充物,分别于术后1、2、3、4、6月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观测。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2、3、4月时,磷酸钙组腱骨界面纤维连接明显强于空白组;6月时,各组愈合程度相识;生物力学方面,术后1月时,磷酸钙组腱骨界面的抗拉脱强度高于空白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酸钙能促进腱骨愈合,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再德  刘丹平 《医学综述》2008,14(14):2143-2147
从3个方面介绍了有关腱-骨愈合的知识:①腱-骨愈合的基础知识;②促进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及进展;③促进腱-骨愈合的方法及其在临床上应用。特别是在第2部分,比较全面的概述了有关促进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最后,对未来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时,腱、骨之间的愈合方式可为直接愈合或间接愈合,出现了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多种促进腱-骨愈合的方法,但大多数方法尚处于试验阶段,在用于临床之前,需进一步探索。此外,腱-骨愈合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辛伐他汀促进腱骨愈合的效应。方法采用15只大白兔建立实验模型,取自体趾长屈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胫骨侧应用螺钉固定,股骨侧采用悬吊固定。左侧作为实验侧,在股骨隧道远关节侧填塞入辛伐他汀明胶海绵复合物;右侧为对照侧,填塞入明胶海绵。术后2、4、8周各处死3只做组织学检查,术后8周处死6只做生物力学检查,观察腱骨愈合情况,通过对比判断辛伐他汀促进腱骨愈合的效应。结果实验侧术后2周腱骨界面见大量新生血管,结合紧密;4周可见大量sharpey纤维形成;8周腱骨界面模糊,可见分层软骨。对照侧术后4周未见sharpey纤维形成,8周见sharpey纤维形成。生物力学检测发现,术后8周实验侧股骨隧道拉脱负荷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具有促进ACL重建骨隧道腱骨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威宏  陈游  聂彦  谷绍芳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4):309-311,315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BMP)对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取3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30只两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完全断裂的自身对照模型。实验组用BMP充填胫骨隧道入口,对照组未用BMP。其余5只为生物力学试验的正常组。术后2、4、8、12和24周分别安乐处死6只新西兰大白兔。肉眼观察肌腱移植物生长情况及在胫骨隧道内的愈合情况,生物力学拉伸试验测定其生物力学的性能。结果2、4、8和12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明显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及对照组肌腱移植物抗拉伸的最大载荷均比正常组要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组肌腱移植物的生物力学特性优于对照组肌腱移植物;BMP能促进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早期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BMP)对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取3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30只两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完全断裂的自身对照模型.实验组用BMP充填胫骨隧道入口,对照组未用BMP.其余5只为生物力学试验的正常组.术后2、4、8、12和24周分别安乐处死6只新西兰大白兔.肉眼观察肌腱移植物生长情况及在胫骨隧道内的愈合情况,生物力学拉伸试验测定其生物力学的性能.结果 2、4、8和12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明显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及对照组肌腱移植物抗拉伸的最大载荷均比正常组要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实验组肌腱移植物的生物力学特性优于对照组肌腱移植物;BMP能促进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早期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2.
陈宇  徐跻峰  章水均  毕擎 《浙江医学》2018,40(12):1324-1327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前交叉韧带(ACL)腱骨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CL损伤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ACL重建术,单一组在关节腔内注射PRP凝胶,联合组在关节腔内注射PRP凝胶及MSCs,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比较两组胫骨隧道斜矢状面位最大层面直径、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胫骨隧道斜矢状面位最大层面直径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且术后6、12个月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单一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单一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IKDC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单一组(均P<0.05)。结论PRP联合MSCs可明显促进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较PRP单一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科住院患者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ACL)断裂者125例,获得随访的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疗效评估采用:KTl000,Lysholm,Irrgang,改良larson,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韧带评分系统.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9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时异体移植物位置良好,术后所有患者KT.1000检查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3 mm,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98例(89.9%),Lysholm评分从(50.2±4.3)分提高至(88.4±6.4)分,lrrgang评分从(43.4±4.3)分提高争(82.6±5.3)分,Larson评分从(41.4±4.8)分提高至(88.5±4.3)分,和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同种异体移植物是前交叉韧带重建良好的选择之一,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能使膝关节功能获得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胫骨骨道增宽的影响。方法将34例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ACL的患者分为2组,A组16例。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32.7±15.6)岁。手术采用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进行ACL单束重建,术后采用普通的康复方案进行功能康复;B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1±14.8)岁。手术采用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进行ACL单束重建,同时接受半月板缝合修复手术,术后采用保守的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在术后12个月采用CorelDRAW8.0软件对测量X线片上胫骨骨隧道关节面内口的直径;同时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ACL重建术后临床疗效。结果34例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患者中有29%(10例)出现胫骨骨隧道的增宽;与术后采用普通的康复方案的A组相比,术后采用保守的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康复治疗的B组患者骨隧道的增宽程度明显减小。术后12个月A和B组的临床lysholm疗效评分分别为(92.5±4.5)和(94.5±5.5),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Propriocep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nee movements. Since there are 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the overall recovery time of proprioception following surgery, 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proprioceptive recovery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econstruction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prioception and muscle strength. Method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ho had their ACL reconstructed with a semitendinosus/gracilis graft (reconstructed group: 6 months post-surgery) and 13 healthy adults without any knee injury (control group)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Knee proprioception was evaluated with a passive reproduction test. Isokinetic strength was measured using the Biodex System.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propriocep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group versu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o define causal factors, including sex, hamstring/quadriceps ratio, and the course of injury before reconstruction,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ssive reproduction error and quadriceps index.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prioception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and control groups (P 〈0.05). When the course of injury before reconstruction was less than 4 months, there was a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proprioception 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r=0.713, P 〈0.05).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st-surgery proprioception and the quadriceps index at 6 months post-surgery. Conclusions Impaired knee proprioception is observed 6 months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 Within 4 months of injury, early undertaking of reconstru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proprioception outcome. Patients with enhanced proprioception have a better quadriceps index.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共表达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6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及正常组.实验组术后在腱骨界面注入经慢病毒转染稳定表达bmp-2和vegf165的BMSCs和纤维蛋白胶(FG),对照组腱骨界面注入BMSCs和FG,分别在术后第3、8和12周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组织学病理显示,实验组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浸润高于对照组,并在术后第12周形成典型的4层直接止点结构,其组织愈合情况优于同期对照组.生物力学显示相同时间点实验组最大载负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2和vegf165共表达基因修饰的BMSCs对腱骨界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MRI比较自体与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胫骨骨隧道的变化过程.方法将50例B-PT-B重建ACL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为自体组20例,B组为同种异体组30例.分别于术后1、6周、3~4、5~6、7~8、9~10、12~13、15~16、18~19、21~22个月进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检查,采用胫骨骨隧道斜轴状位扫描技术,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GE-T1WI、GE-STIR.动态观察骨隧道内的MRI信号变化,并比较术后6周、3~4、5~6个月骨隧道扩大情况.结果术后6周骨隧道扩大增幅最为显著(P<0.05).术后3个时间段上比较两组骨隧道扩大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动态观察发现,A组术后5~8个月,移植物与骨隧道之间已发生骨性愈合;而B组将延迟到术后7~13个月.结论MRI是准确评价骨隧道的一种无创手段;同种异体B-PT-B在胫骨骨隧道内的愈合相对延迟;自体组与同种异体组术后胫骨骨隧道扩大的程度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