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描述糖尿病性黄斑囊样水肿(CM E)引起的浆液性黄斑脱离。方法:包括58例糖尿病性CM E患者7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眼科检查、荧光血管造影和OCT检查。视网膜前膜或玻璃体黄斑牵拉患眼未被纳入该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三维O CT检查,对眼底进行水平位、垂直位及通过中心凹中央的四个斜面扫面。结果:所有病例的视网膜增厚程度主要与视网膜下腔的低反射有关。OCT检查发现78只眼中有24只眼(31%)存在浆液性黄斑脱离,表现为在无反射腔隙上的视网膜隆起,其下组织的声影极为微弱。荧光血管造影在所有病例中均未显示出浆液性黄斑脱离。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acular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MBRVO)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为MBRVO合并黄斑水肿病例120例120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复诊时激光治疗组视力≥0.8 30例占57.70%,视力≥0.5 19例占36....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斑消肿汤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68例的疗效。方法:用黄斑消肿汤为基础方,据分型不同而随证加减并联合激光治疗,通过视力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及OCT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4.1%。结论:黄斑消肿汤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和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确诊的90例(90眼)符合入组标准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性黄斑水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各30例(30眼),Ⅰ组患者单纯予以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ml/0.5mg治疗,Ⅱ组患者单纯予以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治疗,Ⅲ组先予以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1周后再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采用LogMAR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治疗后3、6个月的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Ⅰ组、Ⅱ组、Ⅲ组治疗后3、6个月BCV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治疗后3、6个月的BCVA升高值均明显小于Ⅲ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治疗后3、6个月的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Ⅰ组、Ⅱ组、Ⅲ组治疗后3、6个月的CM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治疗后3、6个月CMT降低值明显小于Ⅲ组(P<0.05).Ⅲ组治疗3、6个月的临床疗效效果高于Ⅰ组、Ⅱ组(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优于单纯注药或者单纯光凝的效果,对视力改善及促进黄斑水肿吸收的效果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5.
汤利琴  方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9):1155-1157
目的 探讨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68例(68眼),分为A、B两组,各34例(34眼).A组予以激光光凝治疗,B组予以羟苯磺酸钙口服,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黄斑水肿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视力水平、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后两组大部分患者黄斑水肿逐渐消失或减轻,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黄斑中心凹CMT水平均降低;A组完全消退14例,部分消退15例,9例新生血管均消退;B组完全消退5例,部分消退17例,7例新生血管有4例消退;两组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黄斑中心凹CM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相应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branch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BRVO)患者临床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患者111例111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4例54眼,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并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57例57眼,单纯药物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9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5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患者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64例64只眼,分别对其临床表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阻塞点多位于黄斑区上下血管弓的动静脉交叉处,且以靠近视乳头上的第一分支静脉好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早期黄斑分支静脉荧光素充盈迟缓,晚期血管壁着染和荧光素渗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力预后随视网膜受累范围及并发症的多少而各异,因其视网膜受累范围较小,产生的并发症较少,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64例64只眼,分别对其临床表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阻塞点多位于黄斑区上下血管弓的动静脉交叉处,且以靠近视乳头上的第一分支静脉好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早期黄斑分支静脉荧光素充盈迟缓,晚期血管壁着染和荧光素渗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力预后随视网膜受累范围及并发症的多少而各异,因其视网膜受累范围较小,产生的并发症较少,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水肿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西医治疗本病在发病机制、给药途径等有新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在消除水肿、提高视力等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文章就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脱离后的视网膜得不到脉络膜的血液供应,色素上皮层游离、萎缩、脱离,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大脑接受从眼部传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导致视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现报道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导致视网膜大面积脱离1例.  相似文献   

11.
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对26眼(治疗组14眼)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后的黄斑囊样水肿进行了前瞻性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平均视力提高3.7行(2~6行),有效率100%,对照组提高0.18行(1~2行),有效率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随访3~6个月,治疗组视力稳定或继续上升。但荧光造影显示治疗前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变化无明显差异。认为高压氧治疗本病,适应症宽,副反应少,增加缺血视网膜的氧供,促使血管收缩,减少渗漏,是一种增进视力,缩短病程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并发黄斑水肿(ME)患者的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探讨脉络膜厚度变化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单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患者47例47眼。其中男22例22眼,女25例25眼,年龄44~65岁,平均(52.47±5.63)岁,发病时间不超过3个月。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回顾性分析,记录患眼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视网膜中心凹厚度(CMT)。分析SFCT及CMT与BCVA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观察并记录治疗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年龄与视力预后无相关性(P>0.05);患眼不同时间点LogMAR BCVA、SFCT、CMT在治疗前后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治疗前后SFCT、CMT与视力预后呈负相关(P<0.05)。患眼SFCT治疗后呈下降趋势(P<0.05);患眼CMT治疗后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过程中,无任何患者出现高眼压、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应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80例8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行中心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D前置镜散瞳眼底检查、殴堡超广角眼底照相、OCT、FFA检查,并将OCT与FF...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眼视网膜激光光凝和非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氪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63例,有效18例,优良率95%。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8例,优良率40%,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早期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MBRVO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氪黄激光早期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共52例(52眼),氪黄激光波长568 nm,对黄斑区水肿采用格栅样光凝,光凝距黄斑中心小凹300 μm以上,避开视盘黄斑束,功率60~200 mW,光斑直径100 μm,曝光时间0.1 s,光凝168~287点,光斑反应Ⅰ~Ⅱ级.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前视力为0.193±0.051,术后视力为0.221±0.045,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视力提高11眼(21.2%),不变29眼(55.8%),下降12眼(23.1%).光凝后黄斑水肿完全消退41眼(78.8%),部分消退9眼(17.3%),不变2眼(3.8%).结论:早期采用氪黄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有效,但不能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射预处理7日后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100例缺血型BRVO继发ME患者(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接受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射预处理7日后激光...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管疾病 ,依据其阻塞部位分为中央静脉阻塞、半侧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目前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主要针对其导致视力下降的并发症进行治疗 ,如黄斑水肿、黄斑出血、黄斑缺血、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 ,其中黄斑水肿最为常见,有统计显示其发生率高达46. 7% [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BRVO继发CME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联合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视力改善情况与CME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视力水平与CME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治疗BRVO继发CME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CME缓解率,改善患者视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后2周、4周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矫正情况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善情况。结果:第2周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为(0.34±0.14);第4周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为(0.47±0.14)。第2周随访时,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22±91)μm;第4周随访时,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76±48)μm。结论: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