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6 3例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原因及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并给予安定口服预防性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0 7例热性惊厥 ,复发 6 3例 ,男性 36例 ,女性 2 7例。首发年龄 1 5月~ 9岁 ,其中 <0 5岁 2例(3 17% ) ,0 5岁~ 12例 (19 0 5 % ) ,1岁~ 2 6例(4 1 2 7% ) ,2岁~ 14例 (2 2 2 2 % ) ,4岁~ 7例 (11 11% ) ,6岁~ 2例 (3 17% )。惊厥体温 <38℃ 3例 (4 76 % ) ,38℃~ 9例 (14 2 9% ) ,39℃~ 47例 (74 6 0 % ) ,40℃~ 4例(6 35 % )。惊厥前发热时间 <6小时 2 1例 (33 33% ) ,6小时~ 2 8例 (4 4…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热性惊厥(FS)患儿的临床特征,建立危险评分计算公式,评估其预测小儿FS后认知功能下降的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FS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通过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IV)评价FS后的患儿的认知功能,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下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收集患儿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危险评分计算公式。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独立危险评分对小儿FS后认知功能下降的预测效能。结果 BMI(OR=1.31,95%CI[0.92,1.78],P<0.05)、FS惊厥持续时间≥15 min(OR=1.60,95%CI[1.28,1.93],P<0.05)、FS时体温>40℃(OR=1.33,95%CI[1.05,2.02],P<0.05)、长程EEG异常(OR=0.62,95%CI[0.48,1.17],P<0.05)是小儿FS后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评分=1.25+0.56×BMI+0.13×FS持续时间+0.21×FS时...  相似文献   

3.
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性惊厥 (FebrileSeizuresFS)在小儿惊厥中最为常见 ,约占儿童患病率的 3 9% [1] ,反复发作可致脑损伤。丽水市人民医院对首次发作后的单纯性高热惊厥 (SFS)患儿采用间歇短程口服安定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其效果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5年 2月~ 1999年 2月儿科住院及门诊的SFS患儿共 43例。年龄为 6个月~ 4岁 8个月 ,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2 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单纯性高热惊厥诊断标准 ,且为首次发作后SFS病例。原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0例 ,支气管炎 5例 ,支气管肺炎 5例 ,小儿腹泻病 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小儿预后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热性惊厥患者360例,其中318例预后较好(对照组),其余42例为观察组,其中29例复发,5例智力低下发,8例出现癫痫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为(1.13±0.09)岁,低于对照组(2.54±0.48)岁(P0.05);观察组家族史为16.67%(7/42),高于对照组2.52%(8/318)(P0.05);观察组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体温分别为(14.52±2.31)min和(39.47±0.10)℃,均高于对照组(6.38±1.20)min和(38.24±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为(101.46±9.81)g/L,低于对照组(128.67±10.26)g/L(P0.05);观察组脑电图异常和高热惊厥分别为85.71%(36/42)和38.10%(16/42),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性惊厥小儿预后一般良好,影响热性惊厥小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家族史、持续时间、脑电图、Hb、体温和发热类型等。  相似文献   

5.
杨军  李水霞  陈莉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6,(24):4519-4522
目的 探讨儿童热性惊厥(FS)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8月初次诊断为FS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导致FS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F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1 261例初诊为FS的病例纳入研究,按是否复发将患儿分为复发组(n = 453)及非复发组(n = 808),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原发疾病、惊厥2周后脑电图变化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杂性FS、年龄小、惊厥时的体温低、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发作前发热时间短、有家族FS史、缺铁性贫血、低钠血症、生活环境差异、围生期损害等11项指标与FS复发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小、发作时体温低、复杂性FS、发作前发热时间≤1 h、有家族FS史、合并症(缺铁性贫血/低钠血症)是导致F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FS易复发,首发时应评估危险因素,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异常脑电图(EEG)与临床的关系。方法:记录92例5月~10岁患儿的FC后EEG。结果:首次EEG异常率为19·6%。随着FC再发次数的增多及FC患儿年龄的增大,EEG异常率增高,3岁以内FC的EEG异常不明显,3岁以后FC的EEG异常逐渐增多,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EG的异常率与FC临床特征有关;FC再发与EEG异常及年龄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简称FC)易于复发,尤其是小儿复杂性热惊厥更易复发,且常转化成癲痫或遗留后遗症:智力低下、瘫痪、注意力不集中等。我院儿科于1996年2月至2001年5月应用苯巴比妥对小儿热性惊厥进行预防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钱毅  程志  封其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79-3781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高危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发生提供可能的支持.方法:随机选取2002~ 2010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及热性惊厥复发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有上呼吸道感染及高热但未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30例分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儿16个指标(如:性别、年龄、日托儿童等),再将阳性结果放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中:日托儿童,一、二级亲属中热性惊厥史、围产期异常史、发育迟缓史、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钠、低血锌、低钙、低血镁、缺铁性贫血、脑电图异常、头颅CT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再将上述高危因素放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日托儿童,一、二级亲属中热性惊厥史、围产期异常史、低血钠、低血锌、缺铁性贫血与热性惊厥复发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日托儿童、家族史、围产期异常史、低血钠、低血锌,缺铁性贫血与热性惊厥复发有显著相关性,以上结论可进一步指导临床,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热性惊厥     
张晓东 《中国社区医学》2004,10(1):40-40,42
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是指初次发病在1个月~6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发生的惊厥,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有高热惊厥史。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在全部小儿人口中,约5%~6%发生过热性惊厥。本病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小儿热性惊厥是很常见的惊厥性疾病,首次发作年龄大多在出生后6个月至3岁,患儿多有热性惊厥家族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护理对小儿惊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控制护理,常规护理等多种综合的护理措施等对72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显效率为9.7%,有效率为90.3%,死亡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治疗,小儿热心惊厥护理的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小儿热性惊厥2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36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6例热性惊厥患儿经治疗后,未再次出现惊厥症状,其中86例惊厥难以完全控制患儿,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钠联合治疗,疗效满意。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5d。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为45例,其中复发1次为32例,2次以上为13例,共6例(2.5%)确诊为癫痫。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与高热密切相关,感染性疾病为主要基础疾病。对该病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预后一般较好。对于极少数有发展为癫痫的高危热性惊厥患儿,可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但不能随意对其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4.
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指的是初次发病年龄4个月~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体温〉38.0℃时突然发生的惊厥。本病有遗传倾向,绝大部分预后良女子。1998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12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程间歇性应用地西泮对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源于多中心的复杂性热性惊厥和/或反复单纯性热性惊厥的373例患儿口服地西泮(O.3~0.5mg/kg),动态观察地西泮干预前、后患儿发热及热性惊厥发生的临床特点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患儿发热及出现热性惊厥发作的高峰月份为每年的11和12月份,疾病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热性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单纯性(82.37%~84.95%)。地西泮干预对热性惊厥复发的防治率达81.27%,同干预前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0.06,P〈0.05),而不良反应轻微并可自行缓解。结论短程间歇性应用地西泮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具有疗效显著及不良反应轻微的优点,适宜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  相似文献   

16.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丽芃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57-3258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 lsion,FC)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首次FC患儿出院后通过门诊和/或电话随访进行FC问卷调查,将复发FC患儿设为观察组,无复发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惊厥发作情况、家族史、围生期异常、发作前合并症、体重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FC复发率为27.42%;复发平均(2.1±1.4)次;7例转为癫痫(8.2%);复发相关因素:男性、首次发作年龄小、体温低、惊厥发作情况明显严重(发作持续时间长、次数多、表现为复杂型惊厥、脑电图异常表现为散在慢波增多,双侧不对称)、有阳性家族史、存在合并症,与围生期异常体重无关。结论:FC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转为癫痫,对具有上述复发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自我管理,必要时预防用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刘荣  张燕 《现代保健》2012,(27):31-32
目的:分析小儿热性惊厥与常见微量元素血清铁、锌、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热合并惊厥而在本院就诊的4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血清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铁、血清锌、及血清铜浓度分别为(6.20±1.55)mmol/L、(11.09±2.36)mmol/L、(19.12±3.88)mmol/L,血清铁、锌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体检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元素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关系密切,铁、锌的缺乏均可导致或促进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由于小儿热性惊厥对儿童有诸多不利影响,通过对临床的护理研究总结有效的护理和急救护理的手段,在对小儿热性惊厥治疗的基础上施行有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方法临床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随机抽选的132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和护理记录,结合实际操作来总结护理和急救护理的方法.结果 控制小儿热性惊厥的结果与护理前后做比较,记录其显效率、有效率、完全控制率,最后,总有效率为100%,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小儿热性惊厥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和护理是相当有必要的,能较大程度减少惊厥发生率及发作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该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舒适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舒适型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大部分患儿的惊厥情况通过护理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27例住院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27例热性惊厥患儿经过发热期的细心观察与护理,其中25例单纯性热性惊厥预后良好,另外2例复杂性热性惊厥中有1例转为癫痫.结论?做好惊厥发作期的观察及护理,可减少热性惊厥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