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振卫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713-714
气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虽然关于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形成目前还存在“医学的气源于哲学的气”和“中医学气学理论并非源于哲学的气学说……中医学的气理论源于古人对呼吸之气及人体‘热气’的观察与体悟……古人正是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推理,形成了中医学的气概念……中医学的气概念有气自己的生成之源,并非脱胎于古代哲学的气概念”的不同认识,但是中医学气理论与哲学气理论既具有密切关系又不完全相同这一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浅谈“气”与针刺的关系450003河南中医学院针推系段鲜红“气”最初是中国古代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后逐渐发展或为完善的哲学概念──认为“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和变化的基础。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将“气”的概念导入自己的体系,运用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中,并以“...  相似文献   

3.
"气"是中医学中常用的基本名词之一,其概念复杂多样,因而往往含混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医理论及思维方式的阐述和理解.从气的概念、气的生成、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几个方面,就中医学中气的实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气"是中医对人体机能的称谓,"气"是能量的代名词,气的实质应该是能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系统论中“功能A”的概念和中医学“气”理论的比较,从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等方面证明:中医学“气”理论的功能本质实际上就是人体结构的功能A。  相似文献   

5.
用现代科学观点看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继业  张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4):1864-1864,1867
精、气、神是中医学说描述人体内外部表现及存在内涵的重要概念之一。在人们不断讨论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讨论精、气、神。中医学说认为“气”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元素,是一种运动着的精细的物质实体。从精神现象到物质现象,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的结果。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活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对于“精”中医学说认为:“精依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类经附翼》说“气化为精,精之生成源于气,气聚则精盈。气弱则精走”,“精乃气之子”。对于“神”中医学说认为:“气乃神之祖……气者精神之根蒂也”《脾胃论》。总之神乃生命运动的抽象。  相似文献   

6.
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玄  李志超 《中国针灸》1997,17(9):557-558
笔者在突出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前提下,结合信息理论,提出了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将中医学中的“精、气、神”理论,融入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中。认为气就是信息,精是信息的载体和能量动力,神具有调节控制的作用,脑是信息的中枢。人体内各种结构间隙,根据人体的自组织原则,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的信息通路。  相似文献   

7.
张维耀 《天津中医药》2005,22(4):302-303
“气”和“真气”是真气学说的基本概念,长期以来使用混乱。“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精微物质,不能简单认为是某种元素,真气是相对于“气”的无形的功能,以质能说明两者的关系。研究“气”的重点是“真气”,真气的特性有非形态性、非常规性、超常性和系统性。作为一般概念“真气”的特性,涵盖中医学真气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中医学基础理论现代化的步伐 ,笔者进行了解密《内经》“气”理论的探索 ,提出了《内经》中的“气”是生命物质中蕴涵的巨大能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气功是锻炼内气的功夫。也可以说是锻炼自我控制能力的功夫。内气——真气与外气——宇宙之气是统一的整体,因此有人主张以古代的“(无灬)”字代替“气”,这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微观世界,是宇宙的本源。可见气功的概念就包函了传统中医学的基本观点——“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现代系统科学已经从根本上阐明了这一先进的正确的观念。内气离不开呼吸之气、饮食之气,以及阳光等其他外气,但是它主要是指人体内部能激发、推动和维持机能活动的微观物质。它与另外两个概念——精、神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精这种微观物质构成形态结构,也可以转化为气;气则主要表现为机能活动,也可以  相似文献   

10.
"郁病"从中焦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病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易哭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焦虑症。“郁”在中医学中的概念经历了五气之郁、五脏之郁、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情志之郁的演变过程。“郁证”在现代中医学中的涵义主要指情志郁结,亦可称之为“郁病”。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医学与现代科学间的差异,从文化背景、思维方法等各方面已经讨论得不少。但这些差异是否意味着中医学本质上是与现代科学“绝缘”的呢?是否有可能探讨它们之间的可能联系或可能沟通之处?在中医学理论中,“精、气、神”是“人身三宝”,但气是根本,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当然不否认人体有“器”(或‘’形”,或“质”)。但即使在今天解剖学和如X射线、CT等人体成象技术已经能提供许多关于人体的“器”的知识的条件下,中医仍然坚持“重气轻器”。事实上,“重气轻器”正是中医学的特点,也是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百病生于气     
王致效 《东方养生》2008,(5):124-125
什么是气? 气在中医的概念里是一个比较难描述的定义。广义上说,气囊括了所有中医学中的概念,大概分为经络之气、脏腑之气、天地之气、疫疠之气、六淫邪气、水谷之气、元气、清气、宗气、寒热温凉四气、水气、正气等等,包括有形或无形的;狭义上说的“百病生于气”的气,指的就是根据气的充盈状态和运行状态而形成的几种常见问题:气不足、气有余、气不畅等。  相似文献   

13.
张维耀 《天津中医药》2005,22(6):487-489
中医学范畴的真气,不同于宇宙间的真气,应该具有生命的特征。真气不同于人体的其他各种气。“场”理论不能与“气”相提并论,“场”是物理学概念,如果对人体有作用也是外源因子。人体真气学说的特征有:微粒形质、运动的系统性和自我稳定性3种。蛋白质、核酸、遗传单位与真气有关,但不等同。  相似文献   

14.
“胃气”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本文对近年来“胃气”的现代研究情况进行归纳,主要围绕“胃气”与血流动力、免疫功能、胃肠机能(胃肠物质、胃肠动力、胃肠营养)三方面进行阐述,以达到更好地认识胃气、重视胃气、顾护胃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气交”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因阴阳是在“气交”中化生,万物是在“气交”中生存并依靠自身的“气交”延续生命。中医医理探索的宗旨就是如何掌握人体的“气交”变化并使之更适宜地运化,所以气交是中医不可忽略的概念。但目前在中医界讲阴阳五行者多,讲五运“气交”者少,重临床效果者多,重理论研究者少,如此与科学发展不相符的现象中,“气交”概念的淡化是其原因之一。为此本文从“气交”的原概念、中医学概念及该概念与系统科学的关系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气"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概念。为了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医"气"概念,本文从"气"概念源流,中医学中的"气"概念,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气"概念,临证时怎样把握"气"及其变化四个方面对"气"概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评“气”既表物质又表机能的两义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在中医学中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气”既表物质又表机能即目前流行的“气”的两义说。问题在于目前有关“气”这一概念流行的理解却有很多弊踹。因而,澄清“气”的含义,统一对“气”的表述方法,显然已成为现在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气”两义说的提出“气”的两义说以1978年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高校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以下简称《教材》)所给予的表述最具有代表性。《教材》第22  相似文献   

18.
气,是中医学中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然而,几十年来,学术界一直未能给气一个较清晰、明确的定义。本文指出将“气”一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气的概念混淆、将作为物质之气的物质性与功能性的讨论和气究竟是物质还是功能的讨论混淆,是气的概念研究领域存在的两个误区;并阐述了作者对气的概念认识,肯定了气是物质,说明了气的物质性和功能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邹飞  蒋祥林 《河南中医》2014,(7):1219-1220
从哲学角度看,“气”是古代中国先贤对宇宙万物本源的一种探索性描述,逐渐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气”是一种对客观世界认识之后,抽象而出的哲学概念,是一种抽象的物质范畴;“气”是中医学理论对客观世界认识得出的一个抽象的哲学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梳理从先秦时期到隋唐时代中医学代表著作中“中气”一词的含义,发现主要有如下6种:(1)中焦脾胃之气;(2)运气学术语,指中见之气或天气;(3)皮肤内的经络之气;(4)指体内五脏的真气;(5)二十四节气内容;(6)病证名,指类中风类型之一,即气中。从《黄帝内经》时期到隋唐时期,“中气”一词的概念除指代运气学术语、病证名称等固定名词以外,在用于阐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治法方药等内容时已经逐渐淘汰“经络之气”“五脏真气”等含义而归为“中焦脾胃之气”这一种解释。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气”一词的概念经历了由博返约的过程。本文通过探讨中医学术语“中气”一词概念的发生与演变过程,以期对于理解中医学古代文献和研究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