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当前中医药的迫切需求与发展困境,改革教育体制,创新与发展师承教育模式,多措并举,构筑中医人才培养平台,培养"重素质、厚文化、重传承、熟经典、重实践、多临床"的卓越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培养中医人才,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因此改革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应将师承教育和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医思维方法决定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方向,掌握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门径和钥匙,是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中医高等教育应重视学习文、史、哲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加深学生对中医思维方法的理解。从中医典籍中学习中医临床的思维方法,从临床实践中掌握中医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中医药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中医骨伤在临床工作中的优势,横向比较了中医和西医的差异,探讨了中医骨伤科在传承、创新方面的内容,以期提出一种利于中医骨伤科发展的思维模式,为进一步完善中医骨伤科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为构建完善的中医骨伤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晓芳  刘标 《中医教育》2007,26(4):8-10
为了加快构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要大力培养全科医生。中医药院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承担起培养中医全科医生的历史责任,要革新教育观念,加快培养基地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要有新的定位目标,积极探索培养模式,使之成为中医全科医生的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中医未来,本刊由今年起另辟“二○○○年的中医”专栏,研讨战略性问题。本期先刊登俞长荣同志这篇文章作为抛砖引玉。希望省内外专家、学者及关心中医事业的人士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7.
8.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世芸 《天津中医药》2006,23(3):182-186
目前,对于如何培养中医人才,认识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结合多年从事中医高等教育的经验及当今时代背景,深刻思考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积极开展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中医人才;并建议教育要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去除传统教育观念中陈旧落后的方面,吸收现代教育观念中科学、合理、先进的部分,促进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论述了中医教育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强调了高等中医教育改革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深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坚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才能开创高等中医药教育新思想、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严世芸 《天津中医药》2006,23(4):265-269
目前,对于如何培养中医人才,认识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结合多年从事中医高等教育的经验及当今时代背景,深刻思考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积极开展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中医人才;并建议教育要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去除传统教育观念中陈旧落后的方面,吸收现代教育观念中科学、合理、先进的部分,促进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论述了中医教育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强调了高等中医教育改革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深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坚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才能开创高等中医药教育新思想、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等中医院校传统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注重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已经成为共识,高等中医院校也积极采取措施以适应这个趋势。其中,部分院校开始着手传统型人才的培养,即恢复师承教育,开办试点班。试点班以中医课程为主,培养方向是中医特色临床。在师承教育试点班里,初步把传统型人才和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相对分开。培养传统型人才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对推进院校教育结构调整,完善教育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然 《中医教育》2012,31(3):4-6
“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是《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战略指导.山西中医学院把办学实践与贯彻《若干意见》精神紧密结合,准确把握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趋势,开展专业建设与教学工作,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形成一些思路和创新,并付诸实践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陈明  牛欣 《中医教育》2002,21(6):51-53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是"国家基础科学与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该基地通过"九五"期间建设,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基础科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医院校以西医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中医人才已经出现了很多弊端,在中医院校开展师承制的试点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培养中医精英人才,传承中医,对于积极探索中医教学改革,促进中医院校教育结构调整,完善教育体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进行中医研究生教育四十余年,对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新时代,随着国家层面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视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培养符合中医发展方向和规律的高素质研究生是目前中医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创新、临床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已成为现代中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人才成长有其规津可循,若违反规律,想当然炮制什么盖世杰作、超一流医家都是不切实际的.中医创新型人才的形成,笔者认为,有如下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近日,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为加强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及新引进中医大学生培养,遵循中医临床医师的成长规律,分别启动了"青苗培养工程"和"杏林人才计划",就培养对象、指导老师、培训年限、培训内容与方法、组织管理以及考核细则等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通过实施"青苗培养工程"和"杏林人才计划",对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住院医师及中医大学生,开展以跟师学习  相似文献   

17.
外公认的医学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有相应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的临床专家。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历代名医为中医药学的进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业绩。他们留下的临床经验、诊疗技术、学术思想、经典著作以及文物史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不仅丰富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学,而且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升华,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了不朽功勋。中医名医的最可贵之处,是他们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高尚医德,勇于实践、执着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坚持唯物辨证的思想,并以此推动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实践证明,名医是中医药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有些观点恐失之偏颇。这里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能就我国中医教育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并展开讨论,以促进中医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中医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的接班人。正如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先生所讲:“培养铁杆中医百万,是振兴中医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医骨伤科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传统优势学科,探讨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从长远来看,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医院校教育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方法,以期为患者提供全面灵活的诊疗方法,也是当前中医学界普遍承认的发展路径,但中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困难局面也显而易见。本文从中医为体,西以为用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基础课程安排,临床技能实践和就业培训等方面改革的做法与构想:调整中医课程比例,牢固建立中医思维,夯实中医基础,将西医课程后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临床能力;认真做好就业思想教育,不走过场,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