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蒙医温针对黑脉型颈椎痛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蒙医温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中医钟刺治疗。所有恚者均在治疗前后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探查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观测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B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A、VA的Vm、BI、PI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BA、VA的Vm、R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治疗后BA、VA的Vm、PI、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蒙医温针治疗黑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BA、VA的Vm、PI、RI等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蒙药珍蓉益脑胶囊对失眠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50例服用蒙药珍蓉益脑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服用甜梦胶囊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探查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并观测收缩期峰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A、VA的Vs、Vm、RI、PI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BA、VA的Vs、Vm、R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治疗后BA、VA的Vs、Vm、PI、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蒙药珍蓉益脑胶囊治疗失眠症可明显改善BA、VA的Vs、Vm、PI、RI等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VB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其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VBA的Vp、Vd、Vm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但针刺组VBA中Vp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A中Vp、Vm,RVA中Vp、Vd、Vm及VBA中Vp、V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椎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4.
整复经筋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整复经筋按摩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情况。方法:将1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整复经筋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西比灵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同时治疗组100例于治疗前后各行1次TCD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8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m、RI、PI值均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整复经筋按摩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对改善局部脑血流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刀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及X线影像学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理。方法:1.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患者双侧椎动脉针刀治疗前后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2.用X线开口位平片检测针刀治疗前后患者的寰椎轴线与枢椎齿突轴线差值,枢椎齿突与侧块差值的减少程度和颈椎X线平片显示双边影、双突影或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颈椎曲度变直、韧带钙化、椎间孔变化来评估疗效。结果:1.CDFI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左右椎动脉的VP、Vm均有显著提高(P〈0.01),RI有了明显降低(P〈0.05);2.X线影像学治疗前后寰椎轴线与枢椎齿突轴线差值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枢椎齿突与侧块差值也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无论是颈椎生理曲度、双边影、双突影、还是齿突、棘突偏歪等病理改变均有了显著改善。结论: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状况明显改善及X线影像学治疗前后的改变,消除或减轻神经、椎动脉受到的压迫、牵拉、扭曲等刺激,纠正了颈椎的力平衡失调,这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机理之一。我们认为,针刀结合手法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挑刺结合牵旋手法与单纯牵旋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ArteryType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变量、血管舒缩弹性、血液粘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216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8例,采用挑刺结合牵旋手法治疗。对照组108例采用单纯牵旋手法治疗。即时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进行左右双侧椎动脉(Venebtal Arteries,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ies,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PeakSystolic BloodVelocity,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BloodVelocity,Vmin)、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1)值检测,并检测治疗纽治疗前、后全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双侧VA、BA的Vpeak、Vmin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至正常值范围,而VA、BA的PI及对值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值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针挑与牵旋手法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及血管舒缩萍陛,增加脑部血供,降低血流粘稠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求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作用机制。方法:400例CSA患者随机分成A(药物治疗组)、B(小针刀治疗组)、C(推拿手法治疗组)、D(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组)4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对40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治疗有效率。结果:B、C、D 3组VA、BA的Vm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I接近正常。A组治疗总有效率66.0%,B组总有效率78.6%,C组总有效率80.2%,D组总有效率96.0%。结论: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椎-基底动脉Vm、PI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松解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影像改变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阐明治疗机理。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观察组用颈椎松解手法治疗,对照组西比灵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为79.40%,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血管内径P=0.0000,峰值流速(PV)P=0.003922,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双侧基底动脉血管内径P=0.021791,脉动指数(PI)P=0.26446,治疗前后差异比较仅峰值流速(PV)P=0.01744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松解手法可以缓解CSA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状况,可能通过扩张血管内径,提高峰值流速来调节血液循环,改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9.
彭伟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55-1856
目的:探讨清眩颗粒改善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TCD的疗效。方法:试验组服用清眩颗粒、对照组服用银杏叶片,治疗前后用EME公司DOP—P系便携式TCD仪,进行检测。探头频率2MHz,患者坐立低头位,自枕窗探测BA、VA。取样深度:BA为66-72mm,VA为58~68mm,实行2mm间距移动方法以保持血管连续性。结果:试验组Vd、Vm疗前与疗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Vs,PI、RI疗前、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Vd、Vm、Vs、PI、RI疗前与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清眩颗粒改善TCD的疗效优于银杏叶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具有苗医特色的温针灸联合苗医弩药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颅内多普勒血流图的影响.方法 以温针灸联合苗医弩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1)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2组治疗后,Vs、Vd、Vm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I、RI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对Vs、Vm、RI 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大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加TDP照射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孟辉  马明祥 《河北中医》2009,31(7):1036-1038
目的探讨针刺加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针刺加TDP照射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50例予氟桂利嗪胶囊配合牵引治疗。各项治疗均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探测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和右椎动脉(R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LVA和RVA的Vm均明显增加,PI均减少,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BA、LVA和RVA的Vm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加TDP照射配合牵引治疗能显著提高CSA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组连续治疗1O天,观察并比较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教(RI)、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2组治疗后Vs、Vm均明显提高,RI、PI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矩阵针剌可显著提高Vs、Vm值(P〈0.05),降低阻力指数(J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脱法”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1组(49例)和对照2组(49例)。治疗组采用“通脱法”针刺治疗,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大血流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83.67%、73.4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05);对照1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②治疗前后3组各动脉类型(LVA、RVA、BA)组内比较,椎一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各动脉类型分别比较,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脱法”针刺治疗能明显缓解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扩张椎一基底动脉、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局部血管痉挛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图(TCD)评价中风膏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具有脑动脉硬化症表现同时经TCD检测提示有脑动脉硬化改变的病人120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加服中风膏,5 g/次,2次/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观察患者血脂、椎-基底动静脉(VA、BA)血管搏动指数(PI)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8.33%,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率20.00%,总有效率为75.00%。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差异(P〈0.05)。VA、BA的PI及血脂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VA、BA的PI及血脂无差异(均P〉0.05)。结论:中风膏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能降低血脂及VA和BA的PI。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胎动不安患者2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2组均予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同时予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2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坠痛、腰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测定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105/1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4%(98/1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有效组和发展为流产的无效组B超子宫PI、R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基础上联合中药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可明显提高疗效;子宫动脉上行支的PI、RI值可作为妊娠是否存活的辅助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嘉玮 《新中医》2011,(4):79-8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明显增快(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V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ICV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针刺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动脉搏动指数(PI)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ACA、MCA、PCA、VA及BA的Vm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快(P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CA、VA、BA的PI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ICVD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脑动脉弹性,促进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量,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23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治疗前后眼部一般情况、中心视野、VEP、彩色多普勒(CDI)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的血管壁情况、内膜一中膜厚度及血流速度;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治疗方法采用激素冲击、扩血管、脱水剂、营养神经、局部复方樟柳碱注射等综合治疗。结果(1)视力: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视野:治疗后视野缺损范围显著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部、眼部血管CDI:颈动脉硬化、颈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硬化闭塞症人数治疗前与治疗后无差异。治疗后睫状后短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7眼,占26.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5眼,占19.2%;眼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3眼,占11.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能够改善患者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液流变学.减小视野缺损范围,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收集基底型偏头痛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收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治疗方案:采用密封式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 MPa(2.0ATA),稳压65min,期间面罩吸纯氧30min&#215;2,中间吸空气5min,降压25min,每日治疗1次。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日晚睡前口服。通过一个疗程10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VAS、VRS及非疼痛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VAS、VRS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非疼痛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并且治疗组(P〈0.01)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P〈0.05)明显。(2)TCD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s、Vm、Vd、和PI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A的Vs、Vm、Vd均有增加,并且治疗组(P〈0.01)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P〈0.05)明显,治疗组 PI 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够显著改善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时头痛程度及发作频度,改善患者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且高压氧治疗优于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有效,其机理之一可能为高压氧能够抑制炎性介质及血小板释放,增加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20.
柳直 《西部中医药》2012,25(7):87-88
目的:观察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0例。A组应用标准旋牵手法治疗;B组应用旋转扳法治疗;C组应用颈椎牵引治疗。3组治疗均1次/周,4次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 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2.00%,B组为83.00%,C组为63.00%。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eak、Vmi n、PI、RI等血流参数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