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方剂药物用量从原来的不确定、不精确到《伤寒杂病论》用量的相对精确,体现了医学的发展。由于历代度量衡的变迁、医家对于经方的应用见仁见智,形成了后世对于经方剂量折算的不同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方的准确继承。《伤寒杂病论》剂量折算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经方剂量的确定应有其事实根据,并且要以疗效为基础。通过对医家有关论述、现代度量衡考证等进行认识,同时辅以实证的方法对经方剂量折算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余秋平  刘阳  仝小林 《中医杂志》2012,53(19):1621-1625
张仲景对活血化瘀方药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与原则性,常根据瘀血形成的病因,瘀血的轻重、新久,部位的深浅,血分的虚实等不同,因势利导,选用具有不同作用特点的活血化瘀方药,做到攻而不伤.血瘀证的治疗,对血虚夹瘀证,或者血瘀不重,仅表现为血分瘀滞者,多选用当归、川芎、白芍等养血活血药;对于一般的血瘀证,多选用大黄、桃仁、红花之类活血逐瘀药;而针对久病血瘀入络而络脉瘀闭者,则多选用水蛭、虻虫、土鳖虫等虫类药,以活血通络开闭.只有恰当配伍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桂林古本《伤寒论杂病论》的学术价值。方法:搜寻历代对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桂林古本在《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及整个中医学的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结论:深入探讨古本内涵,更有助于领会《伤寒杂病论》的精神,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开辨证论治先河 ,精于内伤杂病的内治 ,也长于内伤杂病的外治 ,现将《伤寒杂病论》中十分丰富的外治法内容 ,予以归纳介绍。1 搐鼻法此法是将药末或药汁搐入或吹 (灌 )入鼻腔内 ,经鼻粘膜吸收而治疗疾病的方法 ,也包括用芳香走窜之药末刺激鼻粘膜引起喷嚏反射、以通关开窍的催嚏法在内 ,是仲景治疗急重症的常用方法。如《金匮·痉湿病脉证治》谓 :“湿家病 ,身疼发热 ,面黄而喘 ,头痛鼻塞而烦 ,……纳药鼻中则愈”。用搐鼻法急宣泄上焦寒湿 ,后世医家多从瓜蒂散类药物解之。如晋·葛洪《肘后方》即指出 :“若初觉黄 ,便作瓜蒂赤豆散 …  相似文献   

5.
"将息"一词历来解释为"调养",通过分析"将息"在《伤寒杂病论》的使用情况,认为正确的解释应为:方药使用"开始和停止"的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6.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将《伤寒杂病论》中能够用于治疗妇人痛经的方药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从而为中医药治疗痛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纵观今之临床,“悸证”颇为常见,既可单独成病,又可为失眠、眩晕、耳鸣、胸痹、虚劳等病证所兼见,现代医学之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衰等病亦常见此症.目前对本证之机制研究甚为深入,其新药开发更是方兴未艾.然其治法药物多囿于活血化淤或养阴益气,其于临证,似有偏颇.故完整掌握仲景“悸证” 论治体系,于今之临床、科研无不具有裨益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恒照  王艳 《四川中医》1998,16(8):13-14
多寐一证,属于神志之病变。研读《伤寒杂病论》中之有关原文,仲景于本证有“多眠睡”、“但欲眠睡”、“嗜卧”、“但欲寐”、“但欲卧”、“默默欲眠”、“默默但欲卧”之不同称谓。现以阴阳邪正交胜与神志受病改变为立论之中心,以内在病机与所见脉证为辨证分型之依据,复据证而推出其所略之方药,旨在取其理法方药相对应,用于指导临床辨治多寐证。1热盛伤阴,神昏多寐据原文以究诸仲景所述本型多寐证起因,则有三端。即一是由其人所患本系太阳温病,因医者误用辛温发汗,故造成表里俱热以致阴伤神昏;二是由其人患阳明经中风而邪溢太…  相似文献   

9.
属辞比事法,就是把有相互关联的内容联系起来,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基理的方法。邹润安在所著《本经疏证》中明确提出并加以充分运用,从而使他对《伤寒杂病论》R 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认为属辞比事法不失为研究仲景学说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伤寒杂病论》方药量比例变化规律黑龙江中医学院吴文刚,孙丽华《伤寒杂病论》方药量比例变化规律是张仲景组方用药的主要规律之一。它不仅是《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方剂药量变化的内在规律,而且也体现了整个中医学方剂药量比例变化的某些规律,将对发展仲景学说,完善...  相似文献   

11.
药物相同而剂量不同,会影响处方的功效。张仲景用方多妙在用量,很多重复出现的药物剂量往往不同,有的差异还很大。急危重症多使用大剂量以切中病机,中病即当减少用量,当病情稳定之后,针对病机,可用小剂量徐徐图之。一方面,仲景对于同药的处方在用量上反复斟酌,命名各异,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而具有不同的功效主治;另一方面,煎服方法正确,可以使方剂发挥最大疗效,从而减轻毒副反应,张仲景对汤剂煎服方法有深入研究,奠定了中医煎服法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中药物组成相同但剂量不同的异名方有以下组合: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抵当汤、抵当丸;半夏散和半夏汤;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总之,在经方量效关系研究、汤剂煎服法与药效发挥等方面,确有太多值得深入挖掘之处,临证时当反复推敲,细细揣摩。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抑郁症相关病证和方证的因机证治,及后世医家对相关病证和方证的论述,总结归纳其辨治规律为:抑郁症相关病证和方证均因情志不舒发病,或思虑过多,或惊恐刺激,或七情郁结所致,可致肝郁失疏、气机不畅、气滞痰凝、气郁化火、火热伤阴等病机变化;病变部位涉及肝、心、脾、胃等脏腑;治疗以疏肝理气、和解枢机为主,或清泄肝胆养血和胃、或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或顺气开结化痰、或养阴清热。该规律的总结为抑郁症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3.
《伤寒杂病论》人参药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研究通过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伤寒杂病论》中人参应用指征和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张仲景时期,人参药证以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腹部扁平、硬满、脉搏沉细少力为体质特征。人参主治呕吐、腹泻等体液大量丢失后引起的消化功能、呼吸功能减退为主的疾病。人参药证以发热、烦躁、口舌干燥、口渴;脉沉而喘;头痛、发热;腹痛、呕吐;下利、心下痞满及恶寒为临床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古代医家对附子的概述、附子应用的特点剖析、附子应用临床范围论述、典型医案4方面入手对附子的药性、功效进行论述,并对《伤寒杂病论》附子条文进行分析,提出了附子临床应用的新方法论,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辨治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经典著作。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倡导的辨证论治的原则 ,主要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脉证合参的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这些辨治原则至今仍指导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的诊疗实践。1 辨六经融八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伤寒论》中 ,张仲景首先确立六经之为“病” (提纲证 ) ,然后在六“病”的前提下 ,再进行具体的辨证论治。为此 ,有人建议将“六经”改称“六病”。六病皆有自己的因、机、证、治 ,如太阳病 ,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6.
《伤寒杂病论》自愈探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愈是靠自身正气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的一种方式,自愈的条件是阴阳自和;辨识自愈的方法有相对观、整体观、恒动观:把握自愈的时机应注意天人相应、适当调护、虚者待表里实时、实者待邪有出路时、四诊合参等。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19-2521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近代发现的张仲景《伤寒论》传本之一,其内容完整,较好地体现了张仲景的脉学特色,文章通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对仲景的脉法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8.
伤寒方治疗杂病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味治疗脂肪肝,麻黄细辛附子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面部痤疮,四逆散合白虎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等四个案例分析,论证<伤寒论>方在治疗内伤杂病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伤寒杂病论》方有“经方”之美誉,后人对其研究亦历盛不衰。在科技高度发展且刚步入2 1世纪的今天,对《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进行整理研究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伤寒论》学科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查阅了近2 0年来国内外有关《伤寒论》方临床应用的报道近1 0 0多篇,对其研究方法加以整理分析。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对《伤寒论》方医案的研究1 个案报道据案后是否附有医者个人体会而可进一步分为两种,即单纯个案报道(未附体会)和附体会个案报道。就目前所见,个案报道过去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现在虽有所下降,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为了使中医走向现代化,很多人都把中医客观化作为主攻方向,而且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有些在对客观指标量化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其模糊性[1].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经验直观和抽象思辨的整体把握,属于非定量模糊综合性的研究,因此,在中医学的研究中,中医学者当然不能无视其所具有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