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鹏  李波  彭智  高淦  陈盛 《重庆医学》2018,(17):2275-2278,2284
目的 探讨ica操纵子对表皮葡萄球菌在骨科植入物表面黏附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为临床骨科材料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PCR扩增表皮葡萄球菌ica操纵子的icaADBC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ica操纵子基因的表达,苯酚-硫酸法检测细胞间多糖黏附素(PIA)的合成,黏附能力检测采用菌落平板计数法,生物膜形成能力检测采用结晶紫染色法.结果 11株表皮葡萄球菌临床菌株扩增出ica操纵子的icaADBC基因,且在菌株中均有表达.ica操纵子基因表达高的菌株其PIA分泌量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在骨组织上的黏附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其次为钛合金和不锈钢.icaA基因表达与细菌在3种生物材料上的生物膜形成相关.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在不同骨科植入物上具有不同的黏附和生物膜形成能力,ica操纵子基因通过调节PIA分泌量而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祝司霞 《广东医学》2016,(11):1598-1601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从临床分离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刚果红平板法筛选生物膜阳性菌株和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生物膜;以万古霉素为阳性对照药,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药物对细菌生物膜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XTT减低法评价穿心莲内酯对不同时间段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早期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刚果红平板法生物膜阳性菌株有12株,即生物膜形成率为40%,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实验阳性有22株(73.3%);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SMIC50为125 mg/L,SMIC80为500 mg/L;1000、500和250 mg/L的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早期黏附能力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和黏附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及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3.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的PC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和生物膜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为生物膜形成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96孔板番红染色法检测生物膜的形成,icaAD、icaBC、sar、agr和sigB的PCR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2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有17株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生物膜,其中以X387和X409两株最明显;有22株扩增出icaAD和icaBC,全部菌株扩增出sar、agr和sigB.结论 ica是形成金葡菌生物膜的关键基因,但ica在形成生物膜过程中需要其他基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相关基因。方法: 用半定量微量平板法检测临床分离的92株金葡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形态,用PCR法来检测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基因ica和sarA。结果: 92株临床分离金葡菌菌株均可形成生物膜,PCR结果显示100%的分离株均含有sarA基因,78株(84.78%)含有ica基因。结论: 临床分离的金葡菌都具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基因ica和sarA的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表达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及其对agr系统的活化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表型,二维电泳和高灵敏度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比较表皮葡萄球菌标准株蛋白质表达谱,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检测trap基因和RNAⅢ的转录水平,CLUSTALX对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序列进行分析.Mega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比较分析形成生物膜的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株与不形成生物膜的ATCC12228株生长中期的蛋白质组,发现ATCC35984株的TRAP蛋白量明显高于ATCC12228株。转录水平的检测显示ATCC12228株和生物膜阳性临床SE1457、SE671株的trap基因均低转录,但RNAⅢ的转录水平未降低。SE1457株agr系统突变后,RNAⅢ的转录明显降低,trap基因的转录无变化.RNAⅢ的转录随细菌生长变化而增加,trap基因转录保持不变.trap序列分析显示其在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较为保守,但存在明显的进化距离。结论在本论文所研究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中,trap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不存在直接的调控相关性;并提示TRAP蛋白不是表皮葡萄球菌agr系统活化所必需的细菌产物;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之问存在差异,可能与其功能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表达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及其对agr系统的活化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表型,二维电泳和高灵敏度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比较表皮葡萄球菌标准株蛋白质表达谱,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检测trap基因和RNAⅢ的转录水平,CLUSTALX对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序列进行分析,Mega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比较分析形成生物膜的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株与不形成生物膜的ATCC 12228株生长中期的蛋白质组,发现ATCC 35984株的TRAP蛋白量明显高于ATCC 12228株。转录水平的检测显示ATCC 12228株和生物膜阳性临床SE1457、SE671株的trap基因均低转录,但RNAⅢ的转录水平未降低。SE1457株agr系统突变后,RNAⅢ的转录明显降低,trap基因的转录无变化。RNAⅢ的转录随细菌生长变化而增加,trap基因转录保持不变。trap序列分析显示其在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较为保守,但存在明显的进化距离。结论在本论文所研究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中,trap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不存在直接的调控相关性;并提示TRAP蛋白不是表皮葡萄球菌agr系统活化所必需的细菌产物;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之间存在差异,可能与其功能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介导生物膜起始黏附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方法检测了相应时期的胞外DNA的释放量,并用DNA酶(DNaseⅠ)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胞外DNA在生物膜形成和起始黏附中的作用;采用pBT2质粒同源重组敲除的方法构建了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atlE基因突变株,研究atlE基因敲除突变对起始黏附能力、生物膜形成及胞外DNA释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的表达与胞外DNA的释放量有相关性;DNA酶能影响未成熟生物膜且能降低起始黏附能力;△atlE菌株胞外DNA的释放减少。起始黏附能力明显降低,不形成生物膜。结论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能通过释放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介导生物膜起始黏附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方法检测了相应时期的胞外DNA的释放量,并用DNA酶(DNase□)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胞外DNA在生物膜形成和起始黏附中的作用;采用pBT2质粒同源重组敲除的方法构建了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atlE基因突变株。研究atlE基因敲除突变对起始黏附能力、生物膜形成及胞外DNA释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的表达与胞外DNA的释放量有相关性;DNA酶能影响未成熟生物膜且能降低起始黏附能力;□atlE菌株胞外DNA的释放减少,起始黏附能力明显降低,不形成生物膜。结论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能通过释放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表皮葡萄球菌 ica 操纵子与细菌间多糖粘附索(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n,PIA)及生物膜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icaA 基因,刚果红琼脂平皿检测 PIA,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细菌生物膜表型;统计学分析 icaA 基因与 PIA 及生物膜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9 株临床分离菌株中,32.7%(16/49)能形成生物膜,67.3%(33/49)无生物膜形成.icaA 基因阳性菌株中 80%(8/10)有生物膜形成,ica 操纵子与生物膜表型密切相关(P<0.01);PIA 阳性菌株中63.6%(14/22)有生物膜形成,PIA 与生物膜表型密切相关(P<0.01).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 ica 操纵子的存在与生物膜表型密切相关,PIA 的合成是生物膜形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关系。方法收集成都地区两家医院非重复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45株,用半定量黏附实验检测其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K-B法以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按CLSI2009版判断结果,用χ2检验分析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45株表皮葡萄球菌中18株为生物膜形成株,其中12株来源于分泌物标本,6株来源于其他无菌体液。来源于分泌物和其他无菌体液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株表皮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丁/达福普丁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外,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50%,特别是苯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高达88.9%.可形成生物膜和不可形成生物膜的菌株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其生物膜形成能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无乳链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与四环素耐药情况、四环素耐药基因、毒力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4—2017年无乳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共136株。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无乳链球菌的生物膜形成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K、tetO)及毒力基因(bca、bac、fbsA、fbsB、cpsA、scpB、rib、cpsⅢ、bfb、hylB、lmb、cylE)。结果 136株无乳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率为39.7%(54/136),四环素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无乳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率分别为37.0%(27/73)、0.0%(0/0)和42.9%(27/63);生物膜形成与无乳链球菌四环素耐药性无显著相关性(P>0.05);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K、tetO)与生物膜形成无显著相关性;全部菌株均未检测到bac基因,全部菌株检测到fbsB、bfb、hylB、lmb、cylE基因,毒力基因bca、fbsA、cpsA、scpB、rib、cpsⅢ与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相关。结论 无乳链球菌生物膜形成与四环素耐药无显著相关,与毒力基因bca、fbsA、cpsA、scpB、rib、cpsⅢ等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DNase 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菌落
计数法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能力,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结果不同浓度DNase I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无影响,然而能显著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并呈浓度依赖性。此外,DNase I能抑制不同生长期金黄色
葡萄球菌的粘附性。与抗菌药物和DNase I单独应用相比,DNase I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更能显著抑制和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成
熟生物膜。结论DNase I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并能增强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呼吸道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
ATCC90028体外粘附生长24 h形成生物膜,用XTT减低法测定其增殖情况,并分别提取生物膜态白念珠菌总RNA,用荧光定
量RT-PCR的方法测定转录因子CPH1、EFG1和粘附分子ALS3、HWP1基因的表达,采用△Ct的方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
根据粘附生长的白念珠菌增殖情况,有8株临床株形成生物膜能力“高”,另7株临床株及标准株ATCC90028形成生物膜能力
“低”。生物膜表型差异的菌株间转录因子CPH1、EFG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粘附分子ALS3、HWP1基因的表达有显
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存在表型差异,其差异的机制可能与转录因子CPH1和EFG1以外的
基因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igB(Q225P)突变对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比较临床分离金葡菌(XQ株)与实验室传代获得菌落颜色变白之XQW株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结晶紫染色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进行XQ及XQW全基因组测序,比较相关基因,寻找突变位点.分别扩增sigB(Q225P)基因及其上游片段,经酶切后连接穿梭载体pBT2,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BT2-sigB(Q225P),电转化至金葡菌RN4220,再将经RN4220修饰后的质粒电转入Newman.利用pBT2质粒对温度敏感的特点筛选Newman-sigB(Q225P).利用同样的方法构建sigB敲除菌株Newman-△sigB,并构建回补菌株Newman-△sigB/sigB以及Newman-△sigB/sigB(Q225P).比较这些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差异.结果 XQW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生长,结晶紫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强于野生株,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发现XQW的sigB基因发生(Q225P)突变.构建的同源重组质粒pBT2-sigB(Q225P)及pBT2-△sigB转化金葡菌Newman后,经筛选,获得Newman-sigB(Q225P)及Newman-△sigB菌株;回补质粒pLI50-sigB及pLI50-sigB (Q225P)转化Newman-△sigB,筛选获得回补菌株Newman-△sigB/sigB及Newman-△sigB/sigB(Q225 P).经过结晶紫染色法及激光共聚焦测定生物被膜,发现Newman-sigB(Q225P)较野生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升高,与XQW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于XQ野生型的表型相一致;Newman-△sigB/sigB(Q225P)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明显高于Newman-△sigB/sigB.结论 SigB (Q225P)具有促进金葡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拟筛选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新型化合物。方法 通过96孔板法从美国FDA已经批准上市药物化合物库中筛选可抑制金葡菌生长的化合物。通过酶标仪测定600 nm波长吸光度值(OD600)以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浮游菌含量。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奥扎尼莫德对临床分离金葡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亚抑菌浓度奥扎尼莫德对金葡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本研究筛选发现奥扎尼莫德可显著抑制金葡菌SA113株(筛选参考菌株)的生长,MIC为25.00 μmol/L。奥扎尼莫德对119株金葡菌临床株[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为65株,耐甲氧西林株(MRSA)为54株]的MIC为12.50或25.00 μmol/L,MIC50和MIC90均为25.00 μmol/L。本研究发现6.25 μmol/L、12.50 μmol/L、25.00 μmol/L的奥扎尼莫德显著抑制了2株MSSA和2株MRSA生物被膜形成。亚抑菌浓度奥扎尼莫德(12.50 μmol/L)显著抑制了14株MSSA和11株MRSA生物被膜形成,但对这些菌株的浮游菌生长无抑制作用。结论 奥扎尼莫德可抑制金葡菌包括MRSA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亚抑菌浓度的奥扎尼莫德可显著抑制金葡菌的生物被膜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在形成生物膜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方法以UPEC W140菌株形成的48 h生物膜为实验组,该菌株对数生长期游离细菌为对照组,采用大肠埃希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细菌生物膜形成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基因芯片共检测出差异表达基因223个,其中表达上调基因192个,下调基因31个。功能分类涉及生物合成、代谢、物质转运、细胞增殖、转录调节、应激反应等相关基因。结论 UPEC形成生物膜过程中由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导致细菌的生理、代谢、成分与结构的合成发生变化,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将为尿路感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屎肠球菌株生物膜形成与ST分型和毒力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深圳市南山医院2011—2017年临床分离的不重复屎肠球菌共122株,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对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 PCR方法检测屎肠球菌临床株毒力基因表面蛋白(esp )、透明质酸酶(hyl )、表面聚集蛋白(asa1 )、明胶酶(gelE )、溶细胞素(cylA )等的分布。结果 122株屎肠球菌生物膜形成阳性率为49.2%,其生物膜形成能力主要表现为弱阳性。屎肠球菌毒力基因检测提示esp 和hyl 检出率分别为39.3%(48/122)和15.6%(19/122),所有菌株未检测到asa1 、gelE 、cylA ;其中esp 阳性与生物膜形成能力相关(P <0.05),而hyl 阳性与生物膜形成能力无相关性(P >0.05)。MLST分型提示屎肠球菌临床株主要为ST78及ST18型,分别为26株及18株,其中ST78与ST18之间生物膜形成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sp 更常见于ST78分离株。结论 临床分离屎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弱,其毒力基因esp 阳性更容易形成生物膜,而hyl 与生物膜形成能力无明显相关性,ST78与ST18之间生物膜形成能力无明显差异,esp 更常见于ST78分离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