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患者,男,65岁,因发现右前臂肿物3年于2015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前臂不明原因肿物,当时未予重视,后肿物逐渐增大,遂至外院门诊就诊,诊断不详,未作治疗,后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由门诊医师拟“前臂纤维瘤病”收入我院骨科住院部.入院主要症状:右前臂肿物,突出皮肤,无皮下瘀斑,轻微压痛,腕关节及指关节活动可,无其他不适.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8mmHg,右前臂尺侧见一2 cm×3 cm×0.5cm肿物,质韧,边界清,与周围组织粘连,压痛存在,肘、腕关节活动可,指端无麻木,肌力及肌张力正常. 相似文献
2.
3.
4.
5.
6.
肺乳头状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于1999年8月体检时胸部X线片发现右肺上叶前段孤立性结节第一次入院。既往体健,偶有咳嗽,无不适。体检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痰癌细胞及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1:2000(+)。肺通气功能正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胸片及体层片示右肺上叶前段孤立性结节病灶,卵圆形,大小16mm×20mm,轮廓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密度中等均匀,无钙化。周围肺野清晰。CT扫描示右肺上叶结节病灶,边缘光滑,软组织密度,平扫时CT值为20~55Hu不等,增强后CT值上升至70~102Hu,不… 相似文献
9.
10.
11.
WHO Ⅱ、Ⅲ级脑膜瘤又被称为恶性脑膜瘤,以高侵袭性、迅速复发性和非典型性为突出特点。目前有研究发现某些染色体异常(如1p缺失、17q23扩增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与其恶性程度有关,但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明。恶性脑膜瘤预后因素包括手术切除程度、是否接受放疗、Ki-67/MIB-1指数、P53表达程度和端粒酶活性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与恶性脑膜瘤预后相关的生物学标记及其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探讨其机制,为今后更深入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一群工作相似者组成一个品管圈,选取需要改善的质量主题,全体圈员在品质循环管理(plan-do-check-act,PDCA)的基础上使用头脑风暴,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计划,按期整改完成任务,因此,将品管圈运用于医疗护理行业既能培养员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节省医院成本,更可提升医护质量[12].临床护理路径是护患双方依据特定的计划表,共同主动参与治疗与护理的临床工作模式[3].为提高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患者对计划性剖宫产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度及护患双方的满意率,本院产科将PDCA运用于临床护理路径,作者将本院2013年7~12月收治的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患者158例,对比常规护理路径,成立运行品管圈实施优化护理路径,使护患双方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