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检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正畸早期牙周临床指标及首次加力后龈沟液骨钙素水平的变化,了解其变化规律,为监控正畸早期的牙周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15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为实验组,在牙周治疗前和正畸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检测牙周临床指标(PLI,BI,PD),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牙周治疗前,正畸治疗前,首次加力后1、24、48、168 h龈沟液骨钙素水平(OC),同时与对照组15例牙周健康的正畸患者相应指标对照。结果实验组牙周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正畸治疗后各牙周临床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正畸加力后OC较加力前明显升高(P<0.05),24 h达到峰值,168 h降至加力前水平,其变化规律与对照组一致。结论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牙周状况,骨钙素在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正畸早期过程中参与牙槽骨的改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重庆市大足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收治的6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两组均进行4个月的牙周治疗,试验组在牙周症状明显改善后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牙周指数、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周袋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牙周指数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一牙周治疗,正畸、牙周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且安全性好,是治疗牙周炎疾病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后的PD、PLI、SBI、BO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用牙周和正畸联合的方法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取牙周炎患者40例,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比较治疗前后的BOP、PLI、SBI、PD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L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临床上采用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6例接受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及正畸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牙周序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周附着丧失、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等指标的检查结果以及临床正畸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牙周序列治疗有利于提高正畸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牙周症状,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应用牙周序列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牙周炎的正畸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46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就行编号,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n=20)和联合组(n=26).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正畸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进行牙周序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共20例,其中治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35.00%,总有效率为80.00%;联合组患者共26例,其中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57.69%,总有效率为92.31%;联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在正畸过程中联合牙周序列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分析联合治疗对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牙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联合组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采用牙周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探讨口腔科临床上对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牙周序列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5例采用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加入牙周序列治疗,直到患者的正畸治疗结束,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以及治疗结束后的菌斑指数( PLI)、牙周探诊深度( PD)、出血指数( BI)以及临床牙周附着丧失( CAL). 结果:35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痊愈患者23例,占总数的65.71%,好转患者11例,占总数的31.43%,无效患者1例,占总数的2.86%. 统计结果表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月后患者在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以及临床牙周附着丧失等方面改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在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以及临床牙周附着丧失等方面改善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口腔科临床上对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牙周序列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议在口腔科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进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60例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无法耐受矫治器的不适感觉放弃治疗,其余57例患者均完成了为期18个月的随访,40岁以下的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牙槽骨吸收情况有明显改善,6例患者因口腔卫生差,牙周有红肿的不良反应,1例患者过早摘除保持器,牙周炎唇向变形,发生移动,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拔除。结论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有良好的疗效,术后患者牙齿恢复良好,需要注意的是40岁以上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牙周病患者不同时期咀嚼效率的变化。方法:称重法测量15例牙周病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T1期)、牙周基础治疗后(T2期)、正畸排齐整平阶段(T3期)、正畸精细调整结束(T4期)和保持半年(T5期)时的咀嚼效率,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T1期咀嚼效能(50.78±5.65)约为对照组(89.54±2.51)的一半;T2期略提高(70.96±3.67);T3期略下降(65.26±4.79);T4期提高(73.24±3.35);T5期复查时明显提高(83.22±2.59)。结论:牙周炎引起咀嚼效率下降;牙周基础治疗后咀嚼效率提高;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咀嚼效率明显提高,仍低于正常成人。 相似文献
12.
正畸能改善口颌系统,提高咀嚼效能,改善面型,因而受到青少年及成年人的追捧。接受正畸的成人在增多,正畸医生面临的牙周病患者也在增多,正畸的可行性和限制性受到牙周条件的影响。旧有的正畸观念视牙周病为禁忌证,因为牙周病患者牙周组织炎症使牙齿在移动的过程中易松动脱落,在正畸结束后易复发。随着对牙周病学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人们逐渐摸清了牙周病与正畸之间的利弊关系。正畸技术和器材的更新,也使牙周病与正畸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64例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常规降糖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每组各32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全牙列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试验组治疗后PD、AL、PLI、BI、FBG、HbAlc以及hs-CRP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并改善糖代谢,有利于其总体血糖水平控制。 相似文献
14.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49例患者中基础治疗后未接受维护治疗者21名(未维护治疗组),完成基础治疗后接受维护治疗者28名(维护治疗组)。记录并分析初诊和复诊时各项临床指标,包括缺失牙数、探诊牙周袋浓度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和牙周附着水平。结果维护治疗组缺失牙数少于未维护治疗组。两组患者复诊时BI、PD情况优于初诊时(P<0.05);维护治疗组BI、PD情况优于未维护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复诊时牙周附着水平优于初诊时(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优于单纯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辅助性牙周维护治疗对正畸矫治患者口腔唾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正畸矫治和牙周维护治疗与唾液NO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通过检测正畸矫治患者口腔唾液中亚硝酸根(NO2^-)的含量间接反映NO水平的变化。结果:正畸矫治患者唾液中N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对正畸矫治患者进行辅助性牙周维护手段(漱口水、洁牙和托盘药物联合治疗等)治疗显著降低NO含量(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牙周炎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观察组)与不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对照组)各30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AL)、血糖(GLU)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两组PD与A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与HbAlc指标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牙周炎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牙周基础治疗可缓解牙周炎患者的局部牙周炎症状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骨组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炎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牙菌斑指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成骨细胞数和破骨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成骨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而破骨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牙周组织的损伤,促进牙周骨组织的修复,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慢性牙周炎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以及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BOP阳性率、PD、AL、血清CRP水平跟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指数BOP阳性率、PD、AL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879,r=0.531,r=0.585,P〈0.05),对照组BOP阳性率、PD、AL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782,r=0.720,r=0.690,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伴牙周炎正畸患者的人格与焦虑情况,分析人格因素对成人正畸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在天津市口腔医院
正畸科2021年4—9月的成人复诊患者中,依据牙周炎诊断标准分组,收集牙周组(试验组)57例及牙周健康组(对照组)63 例,
共计120例患者。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EPQ-RSC)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进行封闭式自我评定,对两组人格及焦虑得
分进行比较,采用相关分析及层次回归分析对全部人格及焦虑得分进行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掩饰性人格得分
较高(Z=-3.317,P<0.01),其余人格及焦虑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2)神经质人格(r=0.499,P<0.001)、状态焦虑(r=0.805,
P<0.001)与特质焦虑呈正相关,内外向人格(r=-0.316,P<0.01)、掩饰性人格(r=-0.219,P<0.05)、文化程度(r=-0.188,P<0.05)与
特质焦虑呈负相关。(3)伴牙周炎正畸患者中神经质人格高分组对焦虑有预测作用(β=0.415,P<0.01),使牙周炎正畸患者导致特质
焦虑的神经质人格得分临界值为48.70。结论:伴牙周炎正畸患者掩饰性人格显著,神经质人格对特质焦虑起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