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对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初发性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14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74例,其中观察组术中在血肿腔内植入带脑室导管颅内压探头行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并指导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和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甘露醇使用量、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比例显著下降(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术中植入颅内压探头术后实时监测颅内压指导临床治疗是脑出血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术中植入颅内压探头、术后实时监测颅内压指导脑出血治疗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啟 《大家健康》2016,(5):105-106
目的:探讨基底核区合并脑室出血患者行小骨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小骨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显著(P <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血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基底核区合并脑室出血小骨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血肿复发,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基本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HICH )的优质综合护理影响效果。方法将98例高血压脑出血后的患者,均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综合护理,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36.7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针钻一体切口小、创伤小、适应证宽的抢救HICH较为理想而有效血肿迅速清除治疗方法。术后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显著的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出现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6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组(35例)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组(32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微创手术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明显低于内镜血肿清除组(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预后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小,然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军  聂晓枫 《河北医学》2014,(10):1635-163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颅内血肿周围水肿情况的临床观察。方法:连续收集入住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措施及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措施。于治疗前、治疗后1d、7d、14d行头颅CT检查血肿情况,并检测血清TNF-α、IL-6及S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出血量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周围水肿量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7d TNF-α、IL-6、S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P<0.05);直到治疗后14d下降,与治疗后7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14d TNF-α、IL-6、S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对照组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TNF-α、IL-6、S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积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同时可以降低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病人发病后1个月末的死亡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再出血率。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组在发病1个月末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其余2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颅内感染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急性期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压(BP)、颅内压(ICP)控制及脑灌注压(CPP)监测在降低严重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死亡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收集7l例严重脑出血术后患者,其中对目标性治疗组38例患者进行BP、ICP控制及CPP监测的措施,对照组33例患者仅按常规治疗控制ICP,同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目标性治疗组中MAP(MAP)〉110mmHg的比例及5d甘露醇用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目标性治疗组28d病死率36.8%,对照组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0.05)。其中目标性治疗组中死亡组ICP〉20mmHg、CPP〈60mmHg或〉90mmHg发生率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BP、ICP控制及CPP监测,有助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40例,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以及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Fugl—Meyer值和Barr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安全简便,手术费用低,方便易行,有效率高,正确处理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可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3年内我院收治的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EVD+ HE组)患者31例,单纯脑室外引流(EVD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天数、死亡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和再出血的发生率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然后筛选比较两组中幕上血肿量>30 mL患者的上述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住院期间EVD+ HE组9例(29.0%)患者死亡EVD组2例(5.1%)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余存活患者继续纳入后续研究.EVD+ HE组患者GCS评分增加值(△GCS)大于EVD组(P<0.05);两组患者NICU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及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随访6个月后mRS及GO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D+ HE组幕上血肿量>30 mL的患者△GCS、术后6个月mRS及GOS评分均优于EVD组(P<0.05),但NICU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及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与EV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幕上血肿量>30 mL的患者,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术疗效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后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50/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2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90d后患者的BI指数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钻孔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钻孔血肿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再出血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停留ICU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钻孔血肿引流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HICH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快、术后恢复快,能改善日常生活,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n=47),对照组予以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性指标、神经功能缺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89%)显著低于对照组(38.30%),2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兵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74-75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比较病死率、两组血肿清除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16.67%,对照组死亡率为2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能有效清除血肿、降低病死率、改善病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5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传统组患者行开颅术,干预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术后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生活质量(Barthel)明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传统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促进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习 《河北医学》2013,19(4):564-566
目的:探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脑水肿、消化道出血、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达到显效及有效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式,将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析小骨窗经侧裂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为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选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创伤小、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红安 《当代医学》2014,(11):110-111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脑出血患者112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078±1208)min、住院时间(13.48±3.4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43.75±2017)min、(26.47±4.37)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58%)低于对照组(46.00%)、治疗有效率(91.94%)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94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略高于对照组的93.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有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91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8.7%,显著高于对照组15.6%(P〈0.001),而致残率(15.2%)和死亡率(26.1%)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和48.9%(P均〈0.01)。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再出血等并发症的比率与对照组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42例接受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3例接受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周、2周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H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 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21. 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GQOLI-74评分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