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儿童乳恒牙替换阶段,第一恒磨牙在六岁左右萌出。他是从中切牙往后数第六颗牙齿,故也叫做六龄齿。很多儿童家长误认为这颗牙迟早会退换,其实它将伴随人的一生。2005年4月我医院开展青少年儿童牙齿保健入会活动,进行窝沟封闭,现将4年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在六岁左右开始萌出,是罹患龋病最多的牙齿。为了更好地防治,就我市六龄童该牙的萌出情况作一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儿童乳恒牙替换阶段 ,第一恒磨牙在六岁左右萌出。它是从中切牙往后数第六颗牙齿 ,故也叫六龄齿。很多儿童家长误认为这颗牙迟早会退换 ,其实它将伴随人的一生。1995年 4月我科开展青少年儿童牙齿保健入会活动 ,进行窝沟封闭 ,现将 4年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在本单位口腔门诊 ,参加儿童牙齿保健活动的患者中 ,共收集参加儿童牙齿保健活动 6~ 18岁的患者15 0例。1.2 材料和方法 采用自身对侧对照的设计方法。在口腔内一侧涂布可见光固化封闭剂Concies(3MDene2 1Produsts) ,对侧同名牙做…  相似文献   

4.
梁力  李潇  萧锐  吴静  范晓红 《北京医学》2008,30(7):421-423
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区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以下简称六龄齿)萌出情况、患龋率及龋病的病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等比、分层抽样方法,对海淀区城乡64所小学、2880例儿童(6~9岁)的六龄齿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总患龋率为10.35%(298/2880),女生(12.78%)明显高于男生(7.92%)(χ2=18.341,P<0.01),城乡儿童(8.75%)明显高于农村儿童(13.54%)(χ2=16.89,P<0.01);女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明显高于男生(χ2=165.82,P<0.01).结论 6~9岁儿童恒牙萌出时间与1995年调查结果相比有所滞后,但女生仍较男生为早,建议对六龄齿进行早期防龋治疗,实施窝沟封闭,最佳时期为7~9岁.  相似文献   

5.
正换牙对孩子是大事,意味着孩子开始进入另一个生长阶段。通常情况下,第一颗乳牙生理性脱落多数在6岁左右,但也有4岁多或迟至7~8岁。6~12岁为儿童换牙期,即乳牙脱落,恒牙长出。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生长有定位、定高作用,对其他牙  相似文献   

6.
一些家长片面认为:儿童第一副牙齿早晚要换掉,即便患了龋齿也不必治疗。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儿童乳牙龋也应及时治疗。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通常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以后逐个按一定的顺序萌出,3岁左右出齐。6岁左右,恒牙开始萌出,并逐步替换掉乳牙,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所代替。虽然第一颗乳牙萌出与第一颗恒牙萌出相隔6年左  相似文献   

7.
六龄齿是人类萌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对咀嚼功能及颌骨的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本文所述的是基层医院诊所常用的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新型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充填材料,适用于儿童乳牙及前牙3类洞和5类洞.此材料粘结、耐压和耐磨性能均较好,质优、价廉、易操作.运用新型的玻璃离子水门汀对6~8岁儿童进行非创伤性充填及窝沟封闭,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无需电钻等特殊的医疗设备,不会对儿童造成心理影响,容易接受,特别适合6~8岁儿童六龄齿的早期防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南通市崇川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以下简称六龄齿)萌出情况、龋齿、龋齿治疗及窝沟封闭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整群、等比、分层抽样方法,对崇川区城郊14所小学,2369例儿童(7—9岁)的六龄齿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患龋率为19.00%,女生(21.52%)明显高于男生(16.63%)(X2=9.19,P〈0.05),城市儿童(18.75%)低于郊区儿童(22.44%),女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97.76%)稍高于男生(97.60%),充填率(6.04%)很低,窝沟封闭率(O.86%)更低。结论儿童第一恒磨牙龋坏率高,建议对六龄齿进行早期防龋治疗,实施窝沟封闭,最佳时期为7-9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技术对治疗六龄齿龋坏的疗效,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138名小学生,均为6岁~7岁儿童,以右侧上下第一恒磨牙共计276颗牙齿进行窝沟封闭处理,为试验组;以涂抹窝沟封闭剂牙齿的对侧牙齿作为空白对照,不进行窝沟封闭治疗,为对照组。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观察窝沟封闭剂的保留情况,并分析2组牙齿的龋齿现象。结果观察3年后,涂抹了窝沟封闭剂的试验组牙齿龋坏率明显低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牙齿,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龄儿童牙齿进行窝沟封闭技术处理,对于防止儿童龋齿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应积极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评价11岁牙龄儿童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和发育阶段,分析其与不同矢状骨面型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牙龄11岁错畸形患者74例(根据Becker牙龄评价标准确定牙龄)。根据患者矫治前数字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3组患者的SNA角、SNB角、ANB角以及APDI值,依据测量值将其分为骨性Ⅰ类组、下颌骨骨性Ⅱ类组和上颌骨骨性Ⅲ类组。同时根据头颅侧位X线片和数字化曲面断层X线片,测量第二磨牙的萌出高度、角度和发育阶段。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岁牙龄儿童在不同矢状骨面型中,上下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角度和发育阶段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PP长度与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高度及发育阶段呈正相关性(P<0.01),与萌出角度呈负相关性(P<0.05);GM长度与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呈正相关性(P<0.01),但与下颌第二磨牙的萌出高度和角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11岁牙龄组的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角度、发育阶段与不同矢状骨面型相关性分析可推断,11岁牙龄组儿童上颌骨长度越长,上颌第二磨牙萌出高度越高,萌出角度越小,发育时间越早;下颌体长度越长,上下颌第二磨牙发育越早。  相似文献   

11.
第一恒磨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早、担负咀嚼功能较大、对牙颌系统发育有着很大影响的牙齿,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当尽量保留,不宜轻易拔除。但在儿童时期,如果该牙严重损坏以致无法保留时,临床上可将第一恒磨牙在9岁左右,根据第二恒磨牙牙胚发育情况,掌握时机及早拔除,待第二磨牙生理性的近中移位至第一恒磨牙的位置萌出,以代替第一恒磨牙。笔者观察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下面为大家推荐以下八个建议来呵护青少年口腔健康。1.清洁口腔应从婴儿出生开始婴儿出生之后,即使一颗牙齿也没有萌出,家长也应每天用软纱布为孩子擦洗口腔。半岁左右牙齿萌出后,家长可以继续用这种方法擦洗口腔和牙齿表面。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每天为孩子刷牙2次,并清洁所有的牙面,特别是接近牙龈缘的部位,同时建议使用牙线帮助儿童清洁牙齿缝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对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名四颗第一恒磨牙萌出到合平面,并符合窝沟封闭术适应证的6~9岁儿童,随机选择左或右上下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以自身对侧同名第一恒磨牙为空白对照组;定期随访3年.结果:窝沟封闭组牙齿龋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行窝沟封闭术,能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窝沟封闭对六龄齿窝沟龋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60名6~8岁儿童230颗六龄齿作窝沟封闭(实验组),与55名儿童的218颗未作窝沟封闭的六龄齿(对照组)在6、12个月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6个月、12个月后的患龋率分别为0.9%、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龋率11.47%、18.6%(P〈0.01)。实验组发生窝沟龋者均为封闭剂部分或全部脱落者。结论 对六龄齿施行窝沟封闭能有效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评价同一牙龄组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第二恒磨牙的发育及萌出状态特征,探讨其与不同矢状骨面型关系。方法选取近3年口腔科门诊错牙合畸形患者74例,其中男32例、女42例,牙龄11岁(根据Becker牙龄评价标准确定)。将患者分为骨性Ⅰ类(28例)、下颌骨骨性Ⅱ类(23例)和上颌骨骨性Ⅲ类(23例)3组。观测、描记、测量数字化X线曲面断层片和数字化头颅侧位片,确定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Nolla评价)及萌出位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结果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组别上下第二恒磨牙发育阶段(Nolla评价)及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PP长度与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Nolla)及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1=0.284,P〈0.01;r2=0.288,P〈0.01;r3=0.233,P〈0.05),而与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角度呈负相关(r=-0.236,P〈0.05)。GM长度和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呈正相关(r1=0.309,P〈0.01;r2=0.328,P〈0.01)。11岁牙龄ANB角和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0.205,P〈0.05)。结论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的儿童,第二恒磨牙发育早晚、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差异。11岁牙龄儿童PP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萌出高度越高、角度越小。GM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11岁牙龄的儿童ANB角越大,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乳磨牙从幼儿1.5~2.5岁萌出到10~12岁被恒牙替换,在儿童口腔内存在10年左右时间,是儿童进行咀嚼的主要器官。乳磨牙的保存治疗对儿童颌骨的发育、恒牙的正常萌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儿的合作程度,对部分患儿采用了乳磨牙空管治疗,收到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门诊病人26例,患牙34颗。上颌乳磨牙16颗,下颌乳磨牙18颗。年龄4~12岁。根据临床症状及检查诊断为牙髓坏死、坏疽、急慢性根尖炎及化脓性牙髓炎,且均能得到随访者。1.2治疗方法对患牙未穿髓的先开放髓腔,叩诊疼痛明显或炎…  相似文献   

17.
窝沟封闭剂预防龋齿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的预防龋齿的效果。方法观察组:7~8岁儿童16人次共64颗第一恒磨牙(六龄齿)。对照组:7~8岁儿童12人共48颗第一恒磨牙。用光固化树脂窝沟封闭剂常规操作封闭窝沟。结果通过窝沟封闭治疗的牙龋患龋率明显降低(P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Pit and fissurs sealants,PFS)对预防六龄齿(第一恒磨牙)龋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6~7岁儿童,224颗右侧上下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治疗组).左侧上下同名第一恒磨牙作为对照研究(对照组).观察封闭剂的保留率,并比较两组防龋效果.结果:3年内观察发现治疗组第...  相似文献   

19.
第一恒磨牙是第一个萌出的恒牙,大约在六岁故又名“六龄牙”,先天缺失甚为少见,现将所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龋齿发生率最高的是第一恒磨牙[1],而第一恒磨牙的最早萌出以及窝沟的存在是发生龋齿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龋齿的发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从1997年开始,用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恒磨牙龋齿,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16床资料1.1材料采用拜耳一上海齿科有限公司生产的PeKaseal光固化窝沟封闭剂,以及配套的GLUMA牙釉质酸蚀剂。使用杭州新亚仪表器材厂生产的HY-I型光固化机。1.2病例选择口腔科门诊患儿59例,共100颗牙齿,其中第一恒磨牙71颗、第二恒磨牙29颗,年龄7~13岁;男23例,女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