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6年11月收治的单纯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37例。将其临床症状、体征与关节镜检查进行比较,探讨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经关节镜检查证实,单纯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37例,其中术前诊断半月板损伤而术后诊断滑膜皱襞5例;滑膜皱襞B型4例,C型25例,D型8例。关节镜下动态观察,发现可解释症状的有病理改变的滑膜皱襞即可诊断。术后随访时间3~48个月,关节功能优良达89.2%,手术后无症状加重或感染病例,疗效与伴随的软骨损伤程度呈负相关。结论早期髌内侧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临床诊断较困难,认真详细的体格检查及造影后MRI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关节镜是诊断和治疗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5月~2003年4月对37例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8岁.8例病史较短采用皱襞部分切除,29例采用皱襞完全切除.结果:术后32例获随访,随访4~35个月,平均20.5个月,其中优25例(78.1%),良5例(15.6%),可2例(6.3%),优良率93.7%.结论:关节镜下诊断治疗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3.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5月~2003年4月对37例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8岁.8例病史较短采用皱襞部分切除,29例采用皱襞完全切除.结果:术后32例获随访,随访4~35个月,平均20.5个月,其中优25例(78.1%),良5例(15.6%),可2例(6.3%),优良率93.7%.结论:关节镜下诊断治疗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纯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临床诊断、关节镜治疗及其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根据shelf征、MPP试验及MRI检查诊断并收治单纯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32例,全部在关节镜下行内侧滑膜皱襞完全切除术.[结果]随访12 ~40个月.根据改良Lysholm评分标准,其中优2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单纯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可以根据shelf征、MPP试验及MRI检查共同确定临床诊断,应用关节镜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解剖类型髌内侧滑膜皱襞对微骨折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04-2014-01在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医院关节镜手术治疗的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有无合并髌内侧滑膜皱襞分成两组,进行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统计学采用两样本t检验。不同解剖类型髌内侧滑膜皱襞分成两组,进行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统计学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不合并内侧滑膜皱襞评分高于合并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有差异(P〈0.05)。A,B型髌内侧皱襞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高于C,D型髌内侧皱襞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P﹤0.05);C,D型髌内侧皱襞更影响疗效。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有差异(P〈0.05),术后评分较术前大幅提高。结论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不同解剖类型髌内侧滑膜皱襞影响膝骨性关节炎手术前后的评分。特别是解剖类型为C,D型。术中准确处理髌内侧滑膜皱襞对微骨折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我院共诊治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87例,其中46例采取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而接受关节镜下手术切除滑膜皱襞。男24例,女22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为41岁。按Sakakibara法对滑膜皱襞进行分类,在关节镜下行皱襞切除术,并随访记录其疗效。结果 46例经关节镜下皱襞切除的患者,其中A型27例,B型15例,C型3例,D型1例;同时合并9例半月板损伤,5例髌股关节内侧面骨关节炎形成。增生的滑膜皱襞均采用篮钳或刨削器将其切除。4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无复发病例。膝关节功能根据Lysholm评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治疗结果优良率为90.7%。结论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根据临床症状和MRI表现即可诊断,关节镜下可以确诊,同时镜下行滑膜皱襞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下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7例(54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术前确诊31膝,术中确诊23膝,行关节镜下内侧滑膜皱襞切除术。结果本组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术后疗效评价,优41例,良6例。本组无一例症状复发。治愈率100%。结论关节镜下内侧滑膜皱襞切除术是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较好的方法。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病理件髌内侧滑膜皱襞中神经解剖结构变化.证实表达P物质的神经纤维分布增多足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引起髌股关节痛的结构基础.方法 通过膝关节镜获取滑膜皱襞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方法观察P物质在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中的分布规律、变化趋势,比较空白对照组(无症状的滑膜皱襞)、阳性对照组(有症状的滑膜皱襞合并其他损伤)、实验组(有症状的滑膜皱襞)共51例患者髌内侧滑膜皱襞中表达P物质的神经纤维分布密度.结果 空白对照组髌上滑膜皱襞P物质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为(24.60±26.17)根/cm2;阳性对照组为(117.36±73.62)根/cm2,实验组为(59.06±44.06)根/cm2.实验组髌内侧滑膜皱襞P物质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为(255.44±87.91)根/cm2,阳性对照组为(268.00±71.60)根/cm2,空白对照组为(23.23±18.41)根/cm2.髌内侧滑膜皱襞神经纤维密度高于髌上滑膜皱襞.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髌内侧滑膜皱襞中P物质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物质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与VAS疼痛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中表达P物质的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与患者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病理性髌内侧滑膜铍襞中表达P物质的伤害性疼痛感觉神经纤维是疼痛发生的重要神经病理学基础,是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1918年文献中就有了膝关节内滑膜皱襞的报道,随着关节镜手术的发展,人们对它的病理生理有了更多的了解,一般认为:膝关节内的滑膜皱襞绝大多数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一般不做处理。本文报道2例临床较少见的完全型髌上滑膜皱襞合并髌上囊血肿,均行关节镜下皱襞切除,血肿清理,术后随访1年半,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滑膜皱襞综合征是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1]。滑膜皱襞是胎儿期膝关节滑膜隔板退化的残余,其中髌内侧皱襞与滑膜皱襞综合征关系最为密切[2],我院自2003年12月-2013年6月在关节镜下共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23例27膝,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髌内侧滑膜皱襞 ,是一发育残留的滑膜皱襞 ,由髌上内侧延伸至髌下脂肪垫滑膜上方。我院自 1998年以来在膝关节镜下证实并行滑膜皱襞切除术治疗该征 2 1例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9~ 74岁 ,左膝 8例 ,右膝 13例 ;单纯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 14例 ;合并其它病变者 7例 ,其中外侧半月板损伤 4例 ,髌股关节炎 3例 ;平均病程 18个月。1 2 诊断 所有患者均诉有膝前痛和屈膝时弹响 ,5例患者有“胶着”感 (即久坐后开始行走时膝关节痛 ,活动后疼痛消失 ) ,3例有抬腿乏力 …  相似文献   

12.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o E  Dai J  Chen D  Lin H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6):355-357
目的提高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对67例经关节镜证实为病理性内侧滑膜皱襞膝关节的术前临床表现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断标准。结果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有以下主要临床表现:(1)患者均有膝痛和髌内侧压痛;(2)可触及痛性索条;(3)“压迫股内髁膝关节屈伸试验”阳性;(4)麦氏征阳性。结论(1)膝痛及髌内侧压痛伴有“压迫股内髁膝关节屈伸试验”阳性、触及痛性索条、麦氏征阳性中的任一项,即可初步诊断为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2)膝痛及髌内侧压痛伴有“压迫股内髁膝关节屈伸试验”阳性、触及痛性索条、麦氏征阳性中的二项或三项,即可确立诊断  相似文献   

13.
诊断不明膝关节交锁症的病因探讨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诊断不明膝关节交锁症的病因、症状特点 ,经关节镜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4 7例膝关节不明原因交锁的病例均施行关节镜检查。镜下发现的病变 :34例滑膜疾病、4例Hof fa病、9例髌股关节排列异常 ,滑膜疾病镜下刨削切除滑膜皱襞、增生肥厚的滑膜团块及滑膜瘤样病变 ,Hoffa病镜下部分切除髌下脂肪垫 ,髌骨半脱位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前内侧移位。 结果 平均随访 1年 ,全部病例术后交锁症状消失 ,4 6例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 ,术前存在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大多数病例术后恢复或接近正常。 结论 诊断不明膝关节交锁症的原因较多 ,其主要病因是滑膜疾病、Haffa病、髌股关节排列异常。关节镜术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并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下诊治Hoffa氏病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关节镜诊治Hoffa氏病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60例膝关节Hoffa氏病患者,均行关节镜下髌下脂肪垫部分切除术。对合并半月板损伤的12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滑膜皱襞综合征的8例切除滑膜皱襞取出游离体;ACL损伤的3例中2例行重建术,1例行关节清理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8.5(6~46)月,疗效评价:优45例,良7例,差8例,优良率86.7%。结论关节镜下行髌下脂肪垫部分切除术治疗Hoffa氏病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镜技术诊治膝关节局灶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localized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LPVN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9月,关节镜下辅助诊治12例LPVNS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22~53岁,平均36.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4个月,平均19.5个月.关节镜下行关节内肿物和局部滑膜切除术,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 膝关节镜检查发现2例伴内侧半月板前角损伤,1例伴外侧半月板损伤,4例内侧滑膜皱襞增生Ⅲ度,3例髌股关节炎Ⅱ度,其中1例伴内外侧髁软骨Ⅲ度磨损.3例肿物来源于内侧半月板前角附着处滑膜,1例在外侧半月板前角附着处滑膜,3例在髌下脂肪垫,1例在髁间窝,2例在内侧沟,1例在外侧沟.1 例来源于膝关节后纵隔内侧面滑膜.肿物大小平均1.7 cm×1.4 cm×0.8 cm(0.5 cm×0.5 cm×0.5 cm~3 cm×3 cm×2 cm);2例无蒂,10例带蒂,术后组织切片均明确LPVNS的诊断.术后无一例发生膝关节感染.术后随访6~45个月,平均19.9个月.7例无任何不适,3例膝关节下蹲时存在疼痛,1例活动后肿胀,1例行走后疼痛.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78~100分,平均96.3分;8例优,3例良,1例中.结论 关节镜技术是诊治膝关节LPVNS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关节镜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关节镜诊断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20例诊断为膝关节痛或半月板损伤或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患者,其中有70例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按Sakakibara法分析其关节镜下形态,在镜视下行皱襞切除术、挛缩内侧支持带松解术,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70例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中,镜下A型8例,B型13例,C型24例,D型25例。经镜下行皱襞切除,获得随访4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平均32个月,按Lysholm法进行疗效评定,优良率90.7%。结论关节镜仍是该病确诊的"金标准",镜下彻底切除滑膜皱襞、松解挛缩内侧支持带是治疗该病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研究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MPS)患者病理性滑膜皱襞组织中神经解剖结构的分布规律。方法 膝关节镜下采集2007年5月至2008年11月实验组(MPS)20例和对照组11例(无症状滑膜皱襞)患者的髌内侧滑膜皱襞,采用LsAB和免疫荧光法进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P物质(SP)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测量神经分布区域密度,采用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神经分布密度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皱襞游离缘和基底部之间神经密度的差异。结果 (1)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中存在神经纤维的分布:神经结构主要呈游离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束、血管周围神经网络三种主要的形态存在,走行与血管相伴,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区域。(2)实验组PGP9.5阳性纤维密度(纤维/cm2):滑膜皱襞游离缘为(190.17±91.66),基底部为(334.39±115.68);SP染色阳性纤维密度在游离缘为(153.63±100.73),基底部为(282.95±126.10)。对照组PGP9.5阳性纤维密度为(37.65±22.91);SP阳性纤维密度为(23.23±18.41)。两种神经染色方法均证实:(1)MPS组患者髌内侧滑膜皱襞中阳性纤维密度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基底部阳性纤维密度明显高于游离缘(P〈0.01)。结论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中存在神经纤维的分布,在引起髌股关节疼痛的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中神经纤维分布明显增多,其分布规律为:皱襞基底部的神经纤维数明显高于游离缘;表达与疼痛的产生和传导密切相关的P物质染色阳性的感觉神经纤维明显增多提示髌内侧滑膜皱襞基底部区域是产生髌股关节疼痛的高危区域。  相似文献   

18.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为主的膝关节内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探讨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断、类型及与半月板损伤、软骨损害的关系,分析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特点及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关节镜下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48例(53膝),其中男13例(13膝),女35例(40膝);年龄16~71岁,平均56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26个月。48例于关节镜直视下观察并手术切除滑膜皱襞,处理相应病变。采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记分法评价疗效。观察症状体征与实际病损的关系,计算术前与术中诊断的符合率。关节镜下观察症状性滑膜皱襞的部位、性状、分型及软骨磨损的部位和分级,分析增生的滑膜皱襞与半月板损伤、软骨损害的关系。对术前后Lysholm评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见的软骨缺损有股骨内髁内侧的沟槽状缺损及股骨内侧滑车的类圆形缺损。软骨退变以股骨内髁非负重区为主,占总数的54.29%;以股骨滑车内侧次之,占40.00%;以髌骨内侧关节面为主的缺损居第3位,占5.71%。术后48例53膝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个月~4年,平均28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41.00±7.03)分,术后平均(85.00±8.01)分(t=-26.17,P<0.001),证明关节镜治疗效果显著。本组优(>90分)12膝,良(80~90分)37膝,可(70~79分)4膝,优良率92.45%,无复发及二次手术者。结论:通过关节镜下特征性改变可以对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做出明确诊断,股骨内髁及滑车软骨的沟槽状及类圆形磨损是2种典型的皱襞引起的软骨缺损。镜下切除滑膜皱襞疗效满意,对防止软骨进一步损害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皱襞综合征     
任何部份胚胎时期的滑膜皱褶残留到成年时即形成皱襞。最常见而症状很少的是髌下皱襞,称髌滑膜襞。残留的皱襞较少形成髌上与髌内侧皱襞。髌上皱襞将髌上囊与膝关节分隔开。髌上囊可以是密闭的,亦可有裂孔与膝关节腔相通。髌内侧皱襞为新月形的皱褶,自股四头肌腱到关节内侧壁。文献报道,正常膝关节内皱襞的发生率为20%~60%。自1980年以来,作者采用手术切除皱襞治疗20例皱襞综合征患者。随访时间15~28个月(平均20个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23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侧胎儿膝关节滑膜皱襞的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膝关节滑膜皱襞有各种形状,主要存在三个部位,髌上滑膜皱襞发生率为99.5%;髌内侧滑膜皱襞发生率为70%;髌下滑膜皱襞发生率为100%.依照结果,作者自1990年~1994年共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23例.21例经1.5年以上随访,15例临床症状消失,6例基本消失,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