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赤雹根总皂苷(TSTDR)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与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TSTDR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STDR低、中、高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每组10只大鼠。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后,TSTDR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TSTDR(40mg/kg/d、80mg/kg/d和160mg/kg/d),连续21d;雷公藤多苷组大鼠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12mg/kg/d),时间同TSTDR组大鼠。分别计算各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TSTDR各剂量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血清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TSTDR各剂量组大鼠血清IL-10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TSTDR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促炎性因子TNF-α水平、提高炎性抑制因子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一氧化氮( NO)、IL-18的变化,以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发病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2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足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造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AA模型),对照组足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通过关节炎评分、X线评分、病理评分等评价炎性程度;免疫后第42天处死大鼠,取血后用ELISA法测TNF-α、IL-1β、NO、IL-18水平;取大鼠踝关节做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NO水平明显升高(P <0.05)2,组IL -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造模成功;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1β、NO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提示TNF-α、IL-1、NO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佐荆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红霉素对佐刑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4d,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腹腔注射红霉素注射液50mg/kg,连续7d,直至第28d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后用放免法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均成抑制作用。结论:红霉素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β)、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和通络止痛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简称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ELISA法测定AA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L-1β、IL-4和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大鼠外周血中IL-1β、TNF-α显著升高(P〈0.01),IL-4显著降低(P〈0.01);通络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空白模型组,尤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IL-4水平显著高于空白模型组,尤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结论:通络止痛胶囊可能通过对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降低促炎性的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上调抗炎性的细胞因子IL-4水平,抑制细胞因子的促炎效应,增加抗炎效应,从而减轻滑膜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养阴祛风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痹颗粒组、实验组。造模后第7天起分别予痹颗粒1.88 g/(kg·d),实验方29 g/(kg·d),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3 mL/(只·d),连续灌胃3周。腹主动脉取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4+/CD8+),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结果:实验组CD4+、CD8+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CD4+淋巴细胞水平降低,CD8+淋巴细胞水平升高,CD4+/CD8+的比值降低。实验组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NF-α、IL-1β水平降低。结论:清热凉血、养阴祛风法能调节T淋巴细胞紊乱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L-1、TNF-aI、L-4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er雌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造模组﹑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组。每组8只。每组大鼠右足跖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mL复制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TNF-a﹑IL-1﹑IL-4水平。结果:疏血通注射液能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能使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a﹑IL-1显著降低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是通过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下调致炎因子TNF-a﹑IL-1、上调抗炎因子IL-4、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使得Th1/Th2达到平衡。从而降低关节炎指数、消除肿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黄芩清热除痹组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脏器指数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雄性,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造模第12 d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连续12 d.实验结束后,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脏器指数及血清中IL-8、IL-10、TNF-α含量.结果 给药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8、TNF-α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IL-10含量及脏器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清热除痹组方组大鼠血清中IL-8、TNF-α含量明显降低(P <0.05,P<0.01),脏器指数及IL-10含量明显升高(P <0.05,P<0.01),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最明显(P<0.01).黄芩清热除痹组方高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作用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芩清热除痹组方可以降低AA大鼠血清中IL-8、TNF-α含量,升高脏器指数及血清中IL-10含量,从而发挥对AA大鼠抗炎消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老瓜头生物总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4、IL-10的含量;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及NO含量升高,IL-4、IL-10含量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老瓜头生物总碱能够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及NO含量,升高IL-4、IL-10含量.结论 老瓜头生物总碱的抗炎作用可能与下调致炎因子(IL-1β、TNF-α、NO),上调抗炎因子(IL-4、IL-10)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Freund's 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设立模型组、来氟米特组、鹿瓜多肽组、联合组(来氟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清TNF-α,IL-17及IL-10在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建立CIA动物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大鼠模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0及IL-17的水平,同时观察大鼠炎症指数。[结果]60只大鼠随机被分为造模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免疫4周后,造模组40只大鼠有32只发病。造模成功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7水平分别为(39.65±11.23)pg/mL和(46.1±10.9)pg/mL,明显高于造模失败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IL-10水平(29.11±27.59)pg/mL明显低于造模失败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另外,造模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7水平与CIA大鼠炎症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573,r=0.492,P<0.05),与之相反,CIA大鼠血清IL-10水平与炎症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481,P<0.05)。[结论]致炎因子(TNF-α,IL-17)和抑炎因子(IL-10)表达失衡可能在CIA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七总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对佐剂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AA)大鼠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进行多发性关节炎评分,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同时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macrophages,PM)产生的TNF、IL-1β进行检测。结果:大鼠免疫后2周,PNS腹腔注射给药2周,可降低AA大鼠多发性关节炎指数(P〈0.05),抑制血清TNF(P〈0.01)、IL-1β(P〈0.05)产生;PNS体外分别恰药0.8,0.4.o.2mg/ml,作用24h,可不同程度抑制LPS诱导的AA大鼠PM产生TNF(P〈0.05,P〈0.01)和及IL-1β(P〈0.05)。结论:PNS可能通过抗炎及抑制血清、PM释放炎性细胞因子TNF、IL—1β对AA大鼠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蕊  杨莉  陈径  李羚  唐珩 《现代医学》2006,34(5):327-329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及其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小剂量及大剂量川芎嗪组、联合用药组,以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的水平。结果 哮喘模型组BALF中IL-4、IL—13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地塞米松组和川芎嗪治疗各组均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01);川芎嗪大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降低IL-4和IL—13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川芎嗪大剂量组降低IL-4的作用与川芎嗪小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川芎嗪大剂量组降低IL—13的作用优于川芎嗪小剂量组(P〈0.05);BALF中IL-4和TL—13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4,P〈0.01)。结论 川芎嗪通过抑制IL-4和IL—13的水平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湿热毒淤各方面研究痹肿消汤及拆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IL-1和TNF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简称全方组)及清热解毒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1组)、祛湿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2组)、活血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3组).除正常组之外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痹肿消汤及拆方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关节滑膜中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的水平.结果 造模21d后,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拆方1、拆方2组、拆方3组大鼠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全方组及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TNF和IL-1水平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及各拆方组则逐渐降低.而全方组TNF和IL-1水平低于各拆方组(P<0.05).其中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 痹肿消汤及拆方在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中可以下调致炎因子IL-1和TNF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薏苡仁水提液对TNBS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作用及对血清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薏苡仁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组。TNBS灌肠11 d以产生大鼠UC模型后,灌服相应药物治疗14 d。观察大鼠一般活动状态及大便性状、潜血便血情况,结肠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CM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10的水平。结果:薏苡仁水提液能显著改善TNBS致UC大鼠的一般状态,减轻其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DAI比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各给药组较模型组DAI和CMD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IL-6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而IL-10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升高(P〈0.01),但薏苡仁水提液低剂量组与其他各给药组相比P〈0.01。结论:薏苡仁水提液对UC大鼠损伤的肠黏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肠道免疫反应,减少促炎因子和增加抑炎因子的表达,调节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间的平衡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调肝脾方和补肝肾方对佐剂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其比值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调肝脾方药组、补肝肾方药组、火把根片组、芬必得组,采用佐剂致炎方法造成免疫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并灌胃给服不同药剂。采用酶标法检测血清IL-4、IFN-γ及其比值,采用RBC-C3b受体花环试验及RBC-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IL-4比值明显增高(P<0.01),RBC-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下(P<0.01),RBC-IC花环率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均能明显纠正上述异常指标,其中调肝脾方组改善作用最好,能恢复IFN-γ/IL-4比值以及RBC-IC花环率至正常(P>0.05)。结论:调肝脾方对佐剂大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最显著,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九味白术汤(JWBZ)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TNF-α及IL-4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九味白术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连续给药10 d后,观察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血清TNF-α及IL-4水平的变化。结果:CMDI评分:模型组大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JWBZ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JWBZ中剂量组显著低于SASP组(P〈0.05);血清TNF-α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JWBZ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JWBZ中剂量组显著低于SASP组;血清IL-4水平: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JWBZ低、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显著高于SASP组(P〈0.01),而低剂量组显著低于SASP组(P〈0.05)。结论:JWBZ对UC大鼠结肠损伤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促炎因子TNF-α与抗炎因子IL-4的平衡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尪痹舒安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减尪痹舒安组、甲氨蝶呤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49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关节炎指数,放免法检测其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含量。结果:造模大鼠75%出现关节炎症状,无死亡。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关节炎指数及血清炎症因子明显升高;加减尪痹舒安组较模型组一般情况改善,体重增加,血清IL-1β、TNF-α水平降低;给药组间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加减尪痹舒安对CIA有一定治疗效果,其可能作用机制为抑制炎性因子IL-1β、TNF-α,作用与甲氨蝶呤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血接骨膏验方抗炎镇痛作用的疗效及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AA),以活血接骨膏为治疗组,伤科接骨片为对照组,通过关节炎指数,足趾容积,病理学检查,血清细胞因子测定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活血接骨膏能明显抑制弗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及病理学改变,降低关节炎指数,降低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中异常升高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P〈0.05)。结论活血接骨膏具有明显抑制炎症细胞因子,控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佐荆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0、IL-17水平的影响,来研究阿魏酸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清洁级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给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mL于大鼠足跖部,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0.1%完全弗氏佐剂0.1mL注射大鼠足跖部,在6、12d后予以加强注射免疫。药物治疗组在造模2周后予腹腔注射阿魏酸钠,以50mg/kg每日一次,连续12d;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32d后断头处死大鼠,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IL-15、IL-23、TGF—β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15、IL-23水平升高,TGF—β水平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L-15、IL-2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表达水平上调。结论:阿魏酸钠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15、IL-23的水平,升高TGF—β的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