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拉维酸和羟氨苄青霉素联用已成功地治疗了由产生β-内酰胺酶菌类引起的感染,也已对克拉维酸与替卡西林的联用开展了研究.克拉维酸与替卡西林联用使抗生素的实用性得到增加,并有希望成为有效的肠胃外广谱制剂.克拉维酸和β-内酰胺剂联合的抗菌效果取决于微生物和它们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克拉维酸和β-内酰胺剂的用量、以及其它因素诸如药物与菌类接触时间和青霉素靶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临床上抗菌药物应用甚广,尤其是β-内酰胺环抗生素应用更广,导致致病菌产生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能破坏β-内酰胺环,使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的疗效急剧降低。因此寻求一种既耐酸又耐酶的新抗生素的任务愈来愈重要,舒氨西林是由氨卡青霉素和舒巴坦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而成的广谱抗生素,能克服因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导致细菌对氨卡青霉素的耐药性,扩大氨苄青霉素的抗菌作用而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3.
前言无疑,β-内酰胺酶是破坏β-内酰胺抗生素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在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生产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抗生素和寻找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即使新的β-内酰胺抗生素,实际上也难以完全保证其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所以最引人关注的是已集中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抗生素的联用,象Augmentin。Augmentin是羟氨苄青霉素与克拉维酸(7:1W/W)的复方制剂(译者注)。羟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广谱口服吸收的青霉素,受临床上许  相似文献   

4.
克拉维酸(CVA)是棒状链霉菌(S.clavuligerus)产生的第一个含氧非典型的天然β-内酰胺抗生素(图1),具有抗菌活性弱,抑制β-内酰胺酶强的特点,同许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强的协同作用,与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制成的合剂Augmentin和Timen tin已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棒状链霉菌在发酵中除产生克拉维酸外,还同时产生包括头霉素在内的多种β-内酰胺类化合物。因此,搞清克拉维酸的生物合成,通过代谢调控对开发新品种,提高克拉维酸产量都有一定的意义。早已搞清青霉素、头孢菌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5.
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复合制剂Sulperazon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破坏坑生素β-内酰胺环的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目前除了寻找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新抗生素外,着眼于寻找能抑制β-内酰胺酶的化合物。克拉维酸和舒巴坦正是已用于临床的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舒他西林颗粒剂体内 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抗感染选择药物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其毒性低、显效强的特点始终占有优势地位,过敏问题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及临床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亦得到了相应的控制.但近年来,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等临床常用抗生素,据报道常见致病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已达70%.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从而水解β-内酰胺抗生素,使之失去抗菌活性.因此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解决细菌的耐药性势在必行.舒他西林即为新开发的氨苄西林与舒巴坦钠综合的酯类药物,舒巴坦钠为不可逆竞争性β-内酰胺抑制剂,与β-内酰胺酶亲和力高于β-内酰胺抗生素,与氨苄西林组成复合制剂保护后者不被破坏,而维持其抗菌活性.舒他西林(sultamicillin)制成颗粒剂具有较好的口感,易于老人和小儿服用.  相似文献   

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在产科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是其毒性低,对胎儿无不良作用,抗菌谱广和具有杀菌作用。然而,随着新β-内酰胺类的使用,对其耐药的菌株日益增多。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产生水解抗生素β-内酰胺环的β-内酰胺酶有关。目前已确定,产生新型β-内酰胺酶的潜在可能性尚未得到控制。因此,研制半合成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是很有前途的。《Unasyn》是美国费歇尔公司生产的氨苄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克坦复合剂(A/S)的商品名。舒巴克坦是青霉素核的衍生物,它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可解  相似文献   

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 Lactamase inhibitors)是一种新的 β-内酰胺类药物〔1〕。质粒传递产生 β-内酰胺酶 ,致使一些药物β-内酰胺环水解而失活 ,是病原菌对一些常见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饱菌素类 )耐药的主要方式。为了克服这种耐药性 ,除了研制具有耐酶性能的新抗生素外 ,还要不断寻找新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目前对竞争型抑制剂的开发已有一些进展。竞争型抑制剂按其作用性质分为可逆性与不可逆性两类。耐酶青霉素 (甲氧西林、苯唑西林钠等 )属可逆性竞争型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它们可与一些细菌的 β-内酰胺酶活性部…  相似文献   

9.
钟小斌  杨玉芳  温燕 《中国药房》2009,(20):1589-159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类抗菌药物之一,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细菌对其产生耐药的现象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同时对多种β-内酰胺类品种耐药的现象,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等。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机制有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产生口一内酰胺酶以及主动外排机制,其中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而失去活性是最主要的耐药机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0.
1 AmpC酶的基本特性 AmpCβ-内酰胺酶是一族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具有碱性等电点、不被克拉维酸抑制而能被氯唑西林抑制的"丝氨酸"头孢菌素酶,按功能特征分类属Bush-J-M 1组,按分子结构分类属Ambler C类.分子量通常在32~41kD之间,个别质粒介导的AmpC酶分子量达到42~43kD.高产此类酶可以导致细菌对除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1.
引言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通过水解β-内酰胺键使β-内酰胺抗生素失活.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同时也提供了鉴定β-内酰胺酶所需要的β-内酰胺底物.后来,Abraham和Chain证明,一些细菌(埃希氏菌属杆菌)产生的酶能够"破坏青霉素的抑制生长性质".青霉素的结构被确定之后,Abraham证实了灭活作用是酶催化β-内酰胺键水解生成青霉酸的结果(图1).  相似文献   

12.
1 AmpC酶的基本特性   AmpCβ-内酰胺酶是一族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具有碱性等电点、不被克拉维酸抑制而能被氯唑西林抑制的“丝氨酸“头孢菌素酶,按功能特征分类属Bush-J-M 1组,按分子结构分类属Ambler C类.分子量通常在32~41kD之间,个别质粒介导的AmpC酶分子量达到42~43kD.高产此类酶可以导致细菌对除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3.
β-内酰胺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可以专一性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靶位点结合,干扰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由于靶位点能与同位素标记的青霉素G进行共价结合,因此将这些靶位点称之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一些革蓝氏阴性细菌和少数革蓝氏阳性菌能够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这些酶可以水解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而使细胞具有抵抗这类β-内酰胺抗生素的杀伤能力。已经证明β-内酰胺酶产生与质粒和染色体基因有关。对于不产生β-内酰胺  相似文献   

1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续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目前临床应用者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一、适应证 本类药物适用于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感染,但不推荐用于对复方制剂中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感染和非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感染。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  相似文献   

15.
定向筛选天然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某些病原性微生物产生β-内酰胺酶的能力与这些细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具有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寻找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推动因素。能够有效地抑制β-内酰胺酶的物质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大大扩大现有β-内酰胺抗生素治疗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的可能性。某些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可抑制β-内酰胺酶。很明显,这些抗生素的抑制作用与其侧链结构有关,由于仅仅在非  相似文献   

16.
前言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在头孢菌素和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已研制出许多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品种。而青霉素类中,对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的抗生素尚未开发。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Beec-ham公司研制出一个新的半合成青霉素Te-mocillin(TMPC),商品名Temopen。TMPC由于在β-内酰胺环的6-α位上引入一个甲氧  相似文献   

17.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红 《上海医药》1995,(5):32-34
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成为抗生素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及氧头孢烯类等)。随着临床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亦呈增长的趋势。此类耐药的一个最重要机理是产生β-内酰酶。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内酰胺环,从而使这类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法测定94株临床分离病原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检测病原菌的β-内酰胺酶50株(53.2%)对氨苄青霉素耐药,其中47株(96.0%)β-内酰胺酶阳性;对舒他西林耐药6株(6.4%),5株检出β-内酰胺酶对头孢噻肟耐药3株(3.2%),2株含β-内酰胺酶表明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金葡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及其它杆菌耐上述三种β-内酰胺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因此,β-内酰胺酶的测定,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β-内酰胶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抗生素联用是治疗耐药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舒巴克坦和YTR830H是许多β-内酰胺酶的有效抑制剂,它们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联合,扩大了这些抗生素对涉及产生β-内酰胺酶菌类的抗菌谱。然而这类β-内酞胺酶抑制剂受本身抗菌活性弱的限制。曾报道克拉维酸和舒巴克坦抗乙酸钙不动杆菌体外活性比β-内酰胺更显著,但尚未报告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体内活性。本研究旨在评价舒巴克坦和YTR830H抗这类临床分离菌的体内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国产舒它西林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舒它西林是由β-内酰胺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克坦(Sulbactam即青霉烷砜)组成的一种耐β-内酰胺酶的口服抗生素,它对大多数常见菌及产酶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本文报道国产舒它西林与氨苄青霉素等9种抗生素对511株临床分离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除绿脓杆菌外,舒它西林对常见的大多数细菌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尤其对葡萄球菌属、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和肠杆菌属杀菌作用更为明显。 4mg/L~16mg/L的舒它西林可抑制9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作用比氨苄青霉素增强8倍;8mg/L~32mg/L的浓度可抑制50%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枸椽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及沙雷氏菌属等,作用比氨苄青霉素增强4~8倍。MBC及杀菌曲线结果均证明舒它西林是一个明显优于氨苄青霉素的有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