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伤性踝关节骨折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能力、疼痛程度、踝关节活动范围、踝关节的稳定性、X线测量距骨移位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非手术治疗相比,外伤性踝关节骨折应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患者疼痛并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2.
庞革雄 《黑龙江医药》2012,25(2):297-298
目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改良的Baird - 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价,优2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有效地恢复踝关节功能,术中准确的解剖复位和术后功能锻炼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1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6~24个月的随访,AOFAS评分结果 :优58例,良36例,可12例,差4例。优良率为85.4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合理有效地重建、固定和术后的早期功能性锻炼,能够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术中准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外科技术。方法随访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病人96例,年龄20~76岁,按AO分型,A型9例,B型55例,C型32例。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2.2年,优良率89.6%。结论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应手术治疗,外踝骨折应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单纯克氏针固定外踝是不恰当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应短期固定。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55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军  林健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140-141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征,总结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方法与手段。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所进行手术治疗的5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手术后对55例患者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5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优29例,良18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5.5%。结论选择恰当合理的手术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且在术后进行恰当、适量的功能性锻炼,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109例,男68例,女41例。结果:109例均获随访,随访6月~31个月,平均16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89例,良10例,一般7例,差3例,优良率为90.8%。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骨折类型进行选择,但也要考虑韧带结构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损伤,而且骨折类型较复杂,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恢复踝关节功能有很大帮助。现将我科自2002—07~2004—07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95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踝关节损伤是骨科常见病。治疗不当可造成关节囊松弛、踝关节不稳、活动受限以及疼痛。其中踝关节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重点:术前诊断、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法以及关节面解剖关系的恢复。本人对17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骨折95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病例中95例采取手术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奇  朱洪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602-260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6个月~3年(平均1.5年)随访,优43例,良25例,一般7例,差1例。优良率89.4%,疗效满意。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踝关节骨折造成的踝关节不稳定和关节面不平整,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应用同种异体骨钉固定内踝骨折。结果 手术治疗68例踝关节骨折,优良率达94.1%。结论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同种异体骨钉固定效果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发性肋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58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296例)与手术治疗组(284例)。保守治疗组行加压固定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组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治疗效果、下地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6%,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的8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下地功能锻炼时间(3.89±1.74)d、住院时间(10.95±2.46)d、骨折愈合时间(9.26±0.58)周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的(8.62±2.95)d、(17.52±3.64)d、(12.71±1.26)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75%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的49.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在本院治疗的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同时分析骨折类型以及固定方法,之后利用Jsckson以及Baird评分系统去评定治疗效果。结果随访发现,患者的伤口均在一期进行缝合,并且愈合情况良好,没有感染现象。5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恢复十分好,8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患者一般,4例患者恢复较差。优良率高达80%。结论正确地判断骨折类型,然后采用固定方法进行踝关节骨折治疗,可以提高复位质量和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26例,共随访225例,男182例,女性43例,年龄7~ 75岁.内踝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用拉力螺钉、可吸收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双踝和三踝骨折采用内外侧双切口;腓骨骨折位置较高者用三角针、克氏针、多孔钢板螺钉、记忆合金等固定,位置较低者,则用1~2枚皮质骨螺钉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外侧切口,用1枚拉力螺钉穿透3层皮质固定.术后根据内固定情况采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并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4 ~120个月,平均3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诸项内容及相关客观检查进行评分,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86.7%.结论 采用正确的路径切开,解剖复位和恢复关节面平整,并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内固定,结合适当的外固定,系统的踝关节功能锻炼,大多数踝关节骨折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各类手术固定方式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以来手术治疗的229例开放性胫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钢板固定组55例,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89例,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2例,不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3例。结果随访0·5~10年,采用Johner-Wruh评分,总优良率为84·3%,加锁髓内钉治疗优于其他手术内固定,但扩髓与不扩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Ⅰ~ⅢA型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科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术后评价。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本科进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全部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回访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优54例,良9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92.65%。另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平均为1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中无内固定螺钉断裂、关节僵直、骨折不愈合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解剖复位以及术后的积极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疗效。另外对于不同的患者应在充分了解患者损伤机制、骨折位移方向以及韧带损伤的程度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对1998~2008年41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41例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治疗效果根据Cedell主观标准评定,其中优30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92.7%。结论:积极手术治疗,准确的骨折复位和有效的内外固定,可减少并发症,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疗效,降低伤残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踝部骨折的分型特点,探讨骨折类型对踝穴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规范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效果。方法自2003年12月—2010年12月,对126例踝部骨折进行治疗,根据Dan is-W eber分类:A型21例,B型75例,C型30例。A型20例、B型18例采取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治疗,余88例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1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3年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保守组:优良35例,可3例,优良率92.1%。手术组:优良76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6.4%。结论外踝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踝部骨折应根据踝穴的稳定性进行治疗。Dan is-weber分型较好的解释了骨折的形态及与踝穴的稳定性的关系,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雷哲  赵亮亮 《安徽医药》2019,40(3):265-267,268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末次评价结果分为优良组(80例)与可差组(2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骨折分型、跟骨牵引、开始康复时间、手术方式、受伤至治疗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546)、C型骨折(OR=1.725)、开始康复训练时间>7 d (OR=3.662)、未做跟骨牵引(OR=2.907)是影响手术治疗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过大、骨折类型、康复训练时间过晚、未做跟骨牵引等均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