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核承气汤配伍意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承气汤是现代临床应用较多的一首方剂,其配伍特点是活血药与泻热药合用,瘀热互治,再加甘草护胃安中,全方入血脉,破瘀结,导热下行.本实验在传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借助现代的实验方法,抓住桃核承气汤中各主要药对进行拆方的实验研究,选择血液流变学以及凝血指标作为实验观察的客观指标.将全方拆分为活血组、泻热组、益胃组3组.并与全方组、模型组、对照组以及各组之间的作用加以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的统计学方法),论证中医方剂配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析桂枝在桃核承气汤中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冀  赵雪莹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21-1121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桃核承气汤中桂枝的配伍意义,其中对肉桂与桂枝之争及桂枝在方中的作 用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证。认为桂枝除温经以助硝、黄等活血之外,尚有恐苦寒太过而致血行滞涩,不利于消散瘀血,少 佐桂枝,辛温而不助热,散血而不凉遏,在大队寒凉药中可起相反相成之功。  相似文献   

3.
桃核承气汤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在bin  刘子民 《中成药》1990,12(11):24-26
小鼠灌服桃核承气汤水煎剂0.2ml/10g,可明显地对抗戊四氮(100mg/kg)、硝酸士的宁(1.5mg/kg)、异烟肼(2.5g/kg)和电刺激所致的惊厥,同时延长小鼠的出凝血时间,减少血小板计数,增强红细胞脆性,该方剂对小鼠的实热型便秘,燥结型便秘、寒结型便秘和脾胃虚寒型便秘均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还使小鼠的尿量明显增加,体重减轻。  相似文献   

4.
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辨析黑龙江中医学院一附院李新武,沈桂香,徐京育黑龙江省建筑一公司职工医院纪金余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气汤很多医家认为是一方。认为桃核与桃仁是同药而异名,但实际上二方在其源流、组方、功效、主治上均有差异,故临床上二方应鉴别应用之。桃核承...  相似文献   

5.
桃核承气汤现代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核承气汤现代研究新进展长春中医学院张凤瑞(130021)桃核承气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方仅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五味。配伍严谨,共成破血下淤之效。现将八年来有关本方的现代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本方的现代临床应用1.1内科疾病1.1.1乳糜尿:曹氏(1)以本方加丹参、地龙、天花粉、苍术、黄柏为基础方,若腰痛者加白芍,尿不通畅者加泽泻、车前子,尿道刺痛者加生地、木通,口干苦者加葛根,发热头痛者加双花、连翘,治疗复发性乳糜尿15例,患者均有丝虫病史。结果近愈8例,显效4例,有效12例。临床总有效率93.3%,近期治愈率53.3%。1.1.2特发性血尿:刘氏[2)以本方去甘草、枝枝加当归、牡丹皮、芍药为基础方,伴四肢无力者加党参、白术,腰酸痛者加山莱美、生地、茧丝子,尿行不畅者加金钱草,尿浑浊者加革蕉,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尿22例。结果小便转为正常,尿常规无异常变化,一年以上未复发者17例,占77.3%。1.1.3慢性肾孟肾炎:刘氏(3)主用桃核承气汤,大便稀薄者去芒硝,尿频尿急者加滑石,少腹拘急明显者重用桂枝或加天台乌药,治疗46例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慢性肾孟肾炎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6.
桃核承气汤与核仁承气汤都是中医古代名方,虽然都以桃仁、大黄、芒硝为主要药物,同人泻热源下、逐瘀活轿之效,皆治瘀热结于下焦之蓄血证,但源流有别,配伍不同,功效、主治适应证亦有侧重。  相似文献   

7.
金涛 《陕西中医》1992,13(2):78-79
<正> 桃核承气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组成.笔者师仲景之法,扩大用于多种疾病而获佳效,现举案例如下。1 增生性脊椎炎刘某,男,75岁,离休干部。因腰痛2年,加重并连及少腹15d 而于1990年3月27日入院。自诉近2年来常于气候变化时腰痛、其痛如刺,痛处不移;病初服用“扑炎痛”等药可缓解,但停药则发。15d前气温骤降,腰痛如刀刺且连及少腹,俯仰转侧不便,曾用“青霉素”、“扑炎痛”等及中药乌头、附子之类均未获效。证见(除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8.
桃核承气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治友  周庚生 《新中医》2005,37(9):89-91
对近年来桃核承气汤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证治规律进行了综述,认为该方可改善异常血液流变学变化,提高免疫水平,降低血清肾纤维化指标,该方为活血化瘀类中药调节免疫功能及抗纤维化提供了药理依据,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属瘀血型患者。  相似文献   

9.
桃核承气汤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桃核承气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近年来,对该方的实验研究逐渐深入,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作者就近10年来关于桃核承气汤的实验研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从中找出本方的证治规律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配伍对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代谢分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配伍对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体液代谢分解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的含量,通过L8(27)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桃仁不同配伍煎液经人工胃肠液体外代谢前后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并进一步运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方中各药材对人工胃液处理前后苦杏仁苷的影响次序为:大黄芒硝桂枝甘草,其中大黄、芒硝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桂枝、甘草有影响但无显著性差异;②方中各药材对人工肠液处理前后苦杏仁苷的影响次序为:大黄桂枝芒硝甘草,其中大黄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药材有影响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黄和芒硝可能是影响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代谢分解的主要因素,具有促进桃仁消化和苦杏仁苷分解的作用。本研究可为桃核承气汤的减毒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同类中药复方的配伍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桃核承气汤对免疫低下模型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于探讨桃核承气汤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调节作用的机理,测定T细胞亚群和IL-2的分泌水平,实验证明,该药物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为活血化瘀类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提供免疫药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桃核承气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德  皮业军 《新中医》2004,36(10):46-46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桃仁、大黄、芒硝、甘草、桂枝组成。原为太阳蓄血、热重瘀轻而设,功能泻热行瘀。笔者运用于闭经、异位妊娠、崩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杜宇琼 《北京中医药》2005,24(2):111-112
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二方名虽仅一字之差,但二者出处、组方、功效等方面实有差别.桃仁承气汤同名有三首方剂,但三者病因病机、药物配伍、临证主治亦有所不同.桃核承气汤到桃仁承气汤之衍化过程,体现了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祖国医学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但因方名相近,易于混淆,故辨析诸方对临床辨证用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丽娜 《河南中医》1994,14(2):74-75
桃核承气汤临床新用王丽娜山东省龙口市中医院(265701)主题词桃核承气汤/治疗应用,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肾结石/中医药疗法桃核承气汤是《伤寒论》中为“膀胱蓄血证”而设。笔者在十几年的临床工作中,谨守病机,灵活运用,凡是瘀热在里的各种血证,投之...  相似文献   

15.
刘振友 《河北中医》2009,31(4):631-633
桃核承气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该方由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5味中药组成,有破血化瘀、祛瘀生新之功,原用于太阳病变证,瘀热互结于下焦的蓄血证,症见发热,谵语,小便自利,少腹急结等。  相似文献   

16.
桃核承气汤治疗牙龈肿痛朔州市平鲁区人民医院(038600)耿晓江关键词桃核承气汤,牙龈肿痛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的蓄血轻证,具有活血化瘀,通下瘀热的功效。笔者临床用本方治疗牙龈肿痛,效果显著,兹...  相似文献   

17.
18.
桃核承气汤治愈脑损伤1例临县人民医院(033200)曹茂林,马平关键词桃核承气汤,脑损伤任某某,男,13岁,学生,1994年6月12日入院。住院号:51688。1周前,患儿从10余米高处坠下,当即昏迷不醒。经入院抢救,病情渐趋平稳。唯昏谵烦躁,狂妄不...  相似文献   

19.
桃核承气汤对动物脑缺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g/kg桃核承气汤ig能降低缺氧大白鼠脑组织的含水量和脑指数,改善脑电图;10g/kg桃核承气汤能延长小白鼠断头后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曾姣飞 《光明中医》2011,26(12):2571-2571
桃核承气汤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方由调味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加桃仁、桂枝组成。原方为治疗伤寒邪在太阳不解,循经入腑化热,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之下焦蓄血证。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