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进路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39例上颌窦病变。上颌窦息肉12例,其中伴鼻腔筛窦息肉7例,出血坏死性息肉3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例;上颌窦、筛窦息肉术后复发9例;慢性上颌窦炎3倒;真菌性上颌窦炎7例;上颌窦囊肿5例;上颌蜜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上颌窦炎性假瘤1例。结果 39例经6个月~3年的随访,治愈32例(82.1%),好转6例(15.4%).1例炎性假瘤术后1个月复发并发眶内感染,总有效率为97.4%。结论 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治疗上颌窦病变。视野清楚,操作方便.既能彻底清除病变,叉保证了窦内黏膜纤毛系统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鼻窦球囊扩张术与传统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接受程度的差异。方法 将50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均分入两组,其中A组25例行鼻窦球囊扩张术,B组25例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术后随访1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安全性、患者手术舒适度。结果 术后检查及随访期间,A组脱落病例2例,B组脱落病例3例,共对45例患者进行评价。4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鼻内镜检查A组开放的33个窦口中有30个窦口开放、黏膜恢复良好,1个窦口狭窄,2个窦口周围黏膜水肿;B组开放的32个窦口中,27个开放完好,2个窦口狭窄,3个窦口黏膜水肿。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视力改变、眼部肿胀及脑脊液鼻漏等其他并发症发生。A组与B组术后3个月、随访结束(术后12个月)SNOT-20评分以及CT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随访结束后(术后12个月)Lund -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得分以及手术舒适度评分(出院当天)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鼻窦球囊扩张术与传统内镜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在术后远期黏膜恢复及手术舒适度方面,鼻窦球囊扩张术明显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48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单纯钩突切除术6例,约突切除术+前、中筛房开放术13例,钩突切除术+全筛切除术18例,钩突切除术+全筛切除及中鼻甲成形术11例。经观察,术后2个月上颌窦功能恢复正常16例(33.3%),3.5个月恢复正常20例(41.7%),5个月恢复正常9例(18.8%);累积治愈率为93.8%。表明FESS后,上颌窦粘膜生存条件改善后,具有自我恢复功能的能力。此外,术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对于上颌窦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儿童鼻窦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在儿童的慢性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常见,自1990年以来,我院对51例(97侧)经药物和上颌窦穿刺冲洗失败患儿行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其中大部分(50例)有慢性上颌窦炎,10冽有中鼻甲水肿和息肉样变,6例有筛窦炎。行上颌窦中鼻道开窗术100侧次,筛窦开放术12侧次,中鼻甲部分或全部切除术32侧次,手术后20例头痛消失,43例鼻呼吸通畅,37例黄脓涕消失,疗效满意,故内窥镜鼻窦手术是目前治疗儿童慢性上颌窦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治疗额、筛窦囊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鼻内镜手术和鼻内镜与鼻外联合进路手术治疗额、筛窦黏液囊肿的疗效。方法37例鼻内镜手术和鼻内镜与鼻外联合进路治疗额、筛窦黏液囊肿患者及随访14个月~3年,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26例采用鼻内镜手术,11例采用鼻内镜与鼻外联合进路,均能够较好暴露术野,术后囊腔得到充分引流;34例获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额、筛窦黏液囊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对上颌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上颌窦炎21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后组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切除部分肥厚明显的中鼻甲;B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组筛窦,不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尽量保留中鼻甲,特别肥厚者也行部分切除。结果:218例均随访1年以上。按海口1997年疗效评定标准,A组治愈100例,治愈率92%,B组治愈99例,治愈率91%;A组好转9例,好转率8%,B组好转10例,好转率9%。结论:鼻内镜手术范围的关键是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是否扩大上颌窦口并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鼻窦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在儿童的慢性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常,自1990年以来,我院对51例(97侧)经药物和上颌窦穿刺冲洗失败患儿行内窦镜下鼻窦手术。其中大部分(50例)有慢性凳窦炎,10例有鼻甲水和息肉样变,6例有筛窦炎。行上颌窦中鼻道开窗术100侧次,筛窦开放术12侧次,中鼻呈全部切除术32侧次,手术后20例头痛消失,43例鼻呼吸通畅,37例黄脓涕消失,疗效满意,故内窥镜鼻窦手术是目前治疗儿童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3种不同入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32例分为3组:A组9例,行鼻内镜鼻内、外双径路上颌窦病灶清除术;B组:15例,行鼻内镜鼻内中、下鼻道双径路术;C组:8例,行单纯鼻内镜手术。结果:A组9例,治愈率100%;B组15例,复发1例,治愈率93%;C组8例,治愈率100%。3组病理检查均未见窦腔黏膜内有真菌生长。结论: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不论采取何种术式,都要达到既微创又彻底去除病灶,使鼻窦引流通畅和通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变往往涉及多个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及蝶窦。近10余年来,鼻内镜外科技术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鼻内镜下纠正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恢复和重建鼻腔、鼻窦良好通气和引流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目的。我们发现开放后组筛窦、蝶窦与否在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有着相同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对伴有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2004年采用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54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内镜及CT检查,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全部病例中,50例(92.59%)术后鼻腔通气良好或改善,下鼻甲大小、形态和色泽基本接近正常或较前改善。结论:前组筛窦及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对伴有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避免下鼻甲干燥或萎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病变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1999年6月住院治疗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手术切除窦内病变,病理证实为上颌窦息肉、出血坏死性息肉,血管瘤,乳头状瘤,曲霉菌性上颌窦炎等疾病.其中14例行上颌窦根治术,6例行上颌窦根治伴窦内筛窦开放或鼻内筛窦开放术,2例行功能性上颌窦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0.5~4年,除1例失访,无复发.结论:要提高对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病变的认识,鼻窦CT扫描有助于诊断,手术切除病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慢性上颌窦炎的发病率较高,以往多采用保守疗法,效果欠佳。鼻内镜鼻窦手术为治疗青少年慢性上颌窦炎提供了一有效手段。我院自2000年10月-2003年3月采用经鼻内镜钩突切除和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治疗青少年慢性上颌窦炎38例(67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令人满意,在治疗上颌窦其他病变也有取代传统柯一陆氏手术之势。但在处理上颌窦较严重病变(如息肉、囊肿等)时常受到视野、进路等限制,效果不尽如人意。1997年4月~2001年5月,笔者对52例上颌窦病变采用柯一陆氏进路鼻内镜鼻窦手术,取得很好的疗效,扩大了鼻内镜治疗上颌窦病变的适应范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6~62岁,平均35.8岁。病程3~30年,均为慢性上颌窦炎病人。按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真菌性上颌窦炎经典的治疗方法是柯-陆氏进路上颌窦根治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现常采取鼻内镜下的双进路手术治疗.对于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自然孔进路手术能否替代上颌窦根治术或鼻内镜下的双进路手术目前还有争议.我院自2005年10月~2008年1月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适应证、并发症及手术疗效。方法 本组43例(78侧)全部采用Messerkling′s术式,视病变范围,鼻腔解剖变异情况切除钩突,摘除息肉。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开放筛窦,酌情开放额窦。同期处理相关病变。结果 43例病人总的治经为86.05%,好转率为9.3%,无效为4.65%,同期成人鼻窦炎鼻肉镜手术治愈率为59.26%,两者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腔粘连。结论 鼻肉镜鼻窦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变多发生在上颌窦,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上颌窦病变的处理,鼻内镜手术已基本取代经典的柯-陆手术(Caldwell-Luc),但单纯用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处理真菌性上颌窦炎存在病变清除不彻底,术后窦口封闭等可能,需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次内镜鼻窦手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需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原因,评价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161侧)需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术前行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检查,术后随访2例以上。结果 114例(161侧)中复发性鼻窦炎98例(129侧),复发性鼻息肉16例(32侧)。额隐窝狭窄2例(3例),前组筛窦炎18例(24侧),前组筛窦炎和上颌窦自然开口堵塞31例(46侧),中鼻甲粘连6例(7侧),后组筛窦炎18例(24侧),后组筛窦和蝶窦炎36例(54侧),蝶窦炎3例(3侧)。伴有鼻中隔偏曲者15例。经2年以上随访,复发性鼻窦炎者88例(111侧)痊愈,10例(18侧)症状缓解,16例(32侧)复发性鼻息肉患者11例(22例)痊愈,5例(10例)症状缓解。结论 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前次手术未彻底清除病变(首先与术者经验不足有关);其次为鼻息肉病。再次内镜鼻窦手术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鼻内窥镜下中鼻道下颌窦开窗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窥镜鼻窥手术中经中鼻道行上颌窦开窗术可重建上颌窦通气和引流,为符合鼻窦生理的功能性手术方法,对75例接受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94例,下鼻道下颌窦开术64例,开窗孔开放情况经3-15个月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时窗口开放者为86.7%,闭合者为13.3%,下鼻道下窗孔开放者为54.7%,团合者占45.3%,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表明中鼻道下颌窦开窗术优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上颌窦良性病变鼻内镜手术的有效方法.方法 上颌窦良性病变29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采用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扩大上颌窦自然口+下鼻道开窗,中下鼻道联合贯通径路,鼻腔外侧壁切开或切除四种径路.结果 上颌窦真菌病14例中13例患者术后头痛、涕血症状消失,1例复发;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4例,患者术后鼻腔通气畅;上颌窦囊肿5例患者术后头痛消失;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6例患者术后鼻塞、面部胀痛消退.随访至今除1例上颌窦真菌病复发再手术外其余病例均未见复发,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具有手术安全、彻底,术后反应轻,面部无瘢痕等特点,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20.
Caldwell-Luc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病变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aldwell-Luc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病变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Caldwell-Luc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上颌窦严重病变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在局部麻醉辅以强化麻醉下手术,手术中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的病变,摘除鼻腔肿物或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必要时行筛窦开放术。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38例病例中治愈30例(78.9%),好转7例(18.4%),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总有效率为97.4%。结论Caldwell-Luc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阻塞性上颌窦病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