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的护理问题.方法 通过对56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技术,配合动态血糖监测等综合护理及资料收集.结果 56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加强临床观察,动态血糖监测以及相关知识宣教等综合护理,保证了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3.
4.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变化。方法收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6天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逐渐降低,到第6天降为正常,而且胰岛素用量亦明显减少。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并达到理想标准值,可以逆转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延缓船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发生并减慢其进展,而且泵入腴岛素用量亦明显比皮下注射肤岛素用量少。该治疗给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许多益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31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综合护理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血糖控制。方法收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60例,排除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细胞抗体检测阴性,人选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血糖达标后维持治疗2周后停用胰岛素泵,糖尿病专科随访半年。结果空腹血糖由治疗前(11.7±2.8)mmol/L降至(5.1±1.2)mmol/L,且这种改善能够维持半年以上。结论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胰岛功能可得到一定的恢复,且部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单纯依靠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就可以维持血糖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CCT(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 )研究结果证实了强化胰岛素疗法能有效控制高血糖 ,延缓及减少 1型糖尿病各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这一成果已被全世界内分泌医师接受和肯定。UKPDS研究证实这一结果也适用 2型糖尿病患者。以往不论采用哪一种制剂的胰岛素治疗 ,都不能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基值及波动情况在 2 4h内完全维持正常水平。他们两餐间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而易出现低血糖 ,而餐后相应于血糖峰值时胰岛素水平常又较低而不易控制餐后高血糖[1~ 2 ]。为针对这一难题 ,我科于 2 0 0 1年 4月~2 0 0 2年 8月对 2 8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胰岛素方法(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入胰岛素方法(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方法:CSII组34例,采用诺和灵R胰岛素放置于韩国丹纳胰岛素泵内,将胰岛素分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注入体内。MSII组采用诺和灵R与诺和灵N胰岛素装入诺和笔内,于三餐前及10pm时皮下注射。结果:两种方法均能使血糖达标。CSII组血糖达标所用天数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MSII组(P<0.01),CSII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MSII组(P<0.001)。结论:CSII组疗效好、安全性好,但仍需良好的护理来确保。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 对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索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组74例)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组70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控制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短于MSII组,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较MSII组低.结论 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短于MSII组,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较MSII组低.结论 CSII组较MSII组更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血糖控制。方法收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60例,排除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细胞抗体检测阴性,入选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血糖达标后维持治疗2周后停用胰岛素泵,糖尿病专科随访半年。结果空腹血糖由治疗前(11.7±2.8)mmol/L降至(5.1±1.2)mmol/L,且这种改善能够维持半年以上。结论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胰岛功能可得到一定的恢复,且部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单纯依靠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就可以维持血糖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Ⅱ)(双"C"治疗)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为84例糖尿病患者佩带CGMS 72h后分析其血糖波动特点,其中40例使用CSII治疗(CGMS+CSII组),44例使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CSII治疗(SMBG+CSII)。结果 CGMS+C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与SMBG+CSI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短期内达到理想而稳定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联合CSII治疗,观察组采取CGMS联合CSII治疗,治疗后第4天观察2组患者各时段的血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时段的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CGMS联合CSII治疗2型糖尿病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延缓或阻止急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经济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32例初诊T2DM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检测血脂、血清GGT等相关代谢指标。结果:①初诊T2DM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由(11.60±2.89)mmol/L下降至(6.82±1.01)mmol/L,餐后2h血糖由(22.52±4.57)mmol/L下降至(13.81±3.10)mmol/L,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由2.20(1.45~3.07)降低至1.37(0.89~1.90),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由12.08(6.47~16.30)上升至29.37(17.82~44.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GGT水平由24.00(18.00~35.00)U/L下降至18.00(16.00~27.0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GGT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418,P<0.05)。同时,胰岛素泵治疗后血清GGT降低的水平(ΔGGT)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降低程度(△HOMA-IR)呈正相关(r=0.433,P<0.05)。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是影响ΔGG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初诊T2DM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清GGT水平降低,血清GGT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对17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CSII治疗3周。以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分析比较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岛素(INS)C肽(C-P)的变化。停止治疗后0、3及8周分别重复监测上述指标。结果:纳入分析的159例患者应用CSII治疗前血糖控制均很差,平均空腹血糖(FPG)为(15.27±2.32)mmol•L-1,餐后血糖(PPG)为(22.18±3.43)mmol•L-1HbA1c为14.95%±2.42%。CSII治疗3周结束时,FPG、P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5.52±1.30)mmol•L-1、(7.18±1.21)mmol•L-1和10.86%±1.33%(P<0.001或P<0.05)。患者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胰岛素(INS)分泌第一时相。在CSII治疗停止后3及8周,FPG、PPG和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或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经CSII强化治疗3周有效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胰岛素泵治疗初期发生低血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短期胰岛素泵(CSII)快速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高血糖状态时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1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男35例,女26例,年龄(60±15)岁,病程8(0.5~12)年,糖化血红蛋白(11.1±1.6)%,糖化血清蛋白(32±6)%,人院后予胰岛素泵治疗同时进行CGMS监测;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第3、4天CGMS监测的24 h平均血糖水平(MBG)及其标准差(SDBG)以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低血糖事件分为低血糖组和无低血糖组.结果 (1)胰岛素泵治疗期间每日胰岛素总量为(0.8±0.2)U·kg-1·d-1,餐前大剂量与基础量比例为(1.30±0.36):1.(2)CGMS监测显示胰岛素泵治疗初期有18例病人共发生31次低血糖事件,其中20次发生于夜间.CGMS的低血糖检出率较指端血糖监测(SMBG)显著增多(P<0.01).(3)两组间空腹C肽、血总胆固醇和胰岛素泵基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的MBG低于无低血糖组[(7.88±1.24)mmol/L vs(8.92±1.83)mmol/L,P<0.05],而SDBG和胰岛素泵基础率高于无低血糖组[(2.95±0.73)mmol/L vs(2.37±0.99)mmol/L;(0.37±0.09)U·kg-1·d-1 vs (0.33±0.08)U·kg-1·d-1,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DBG及胰岛素泵基础量与低血糖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1)动态血糖监测显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初期约1/3病人可发生低血糖.(2)除了血糖控制水平及胰岛素泵基础量外,血糖波动过大与低血糖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泵短期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46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20例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量组),26例进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组),观察时间为10--30d。结果:两组达到稳定的目标血糖水平时,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SⅡ组减少(P<0.05或P<0.001)。结论:CSⅡ比MSⅡ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4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C肽、体重指数等测定,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周的强化胰岛素泵治疗能有效及平稳地降低血糖,与治疗成功组相比,病程越短,胰岛素用量越少,达标时间越短,其临床缓解率的越高。结论短期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使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不用药物,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泵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CSII组206例,MDI组18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CSII组较MDI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且胰岛素用量较低(P<0.05),血糖漂移幅度较小(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MDI组比较,CSII能在单位胰岛素用量更少的情况下,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从而降低了体质量的增加和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42例妊娠期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42例使用胰岛素泵后,血糖均达标控制,其平均达标时间为7.0±1.5d。胰岛素泵治疗中,88.1%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很满意,1例合并前置胎盘出血量大致胎儿宫内死亡,对胰岛素泵治疗效果不满意;40.5%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予以心理护理后消除;9.5%出现胰岛素泵报警,更换针头及调整输注管位置后,胰岛素泵工作恢复正常;7.1%出现低血糖反应,进食后低血糖得到纠正。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对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