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胸腔镜与开胸肺切除术的护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切除术与开胸肺切除术的护理异同。方法对比分析我科2003年5月-2004年5月在胸腔镜辅助下经胸小切口完成肺切除术的病例44例及同期行开胸肺切除术的病例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胸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胸腔镜组患者留置胸管时间明显比开胸组短(P〈0.05);2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及体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了解两种肺切除术临床护理的异同点,对提高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术后的护理异同,提高护理认识和护理水平。方法 分析我科2003年11月来15例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恢复情况、住院和下床时间等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胸手术相同病种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胸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胸腔镜组患者留置胸管时间明显比开胸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及体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具有较多优点,了解其与开胸手术临床护理的异同点,有利于提高胸腔镜术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学峰  王正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4):410-412,415
目的比较分析电视胸腔镜(VATS)和传统开胸单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手术费用、药费、治疗费和术后住院天数。方法比较同一医院同期完成的VATS和传统开胸单肺叶切除术(VATS组88例,传统开胸组66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果VATS组总费用均值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VATS组手术费用高于传统手术组(P〈0.01),VATS组药费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VATS组治疗费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VATS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结论VATS单肺叶切除术并没有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技术的改进,手术费用会逐渐降低,胸腔镜手术在我国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术治疗自发性乳糜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VATS)在自发性乳糜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3—2004年间,该院诊治自发性乳糜胸2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行膈上胸导管缝扎、胸膜粘连术,术后配合胸膜腔内粘连剂进行治疗。结果1例双侧乳糜胸患者手术时间120min,术后引流19000ml,其中左侧7200ml,引流27d,平均270ml/d;右侧11800ml,引流12d,平均980ml/d。1例单纯右侧乳糜胸患者手术150min,术后引流5800ml,引流15d,平均400ml/d。2例患者胸内均未发现明显肿块及胸导管行程渗漏,且成功控制乳糜胸,伴乳糜性腹水者亦自行消失,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分别随访2个月和7个月,均未见乳糜胸复发,并能正常工作、生活。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膈上胸导管缝扎、胸膜粘连术,术后配合胸膜腔内粘连剂治疗自发性乳糜胸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治方法。方法对986例肺癌患者术后并发乳糜胸17例(1.72%)和11669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乳糜胸45例(2.69%)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组,开胸手术乳糜胸发生率1.34%,胸腔镜手术2.56%;食管癌组,开胸手术乳糜胸2.38%,胸腔镜手术4.24%。62例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中,38例经保守治疗,37例治愈,1例死亡,手术24例均治愈,总治愈率为98.4%(61/62)。结论胸外科手术,特别是胸腔镜手术,应重视乳糜胸的发生;术后乳糜胸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乳糜胸引流量较少的患者,也可采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治疗血胸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a来该院采用VATS治疗血胸38例与同期行开胸(TH)2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TH组明显缩短(P<0.01),住院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血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利于美容等优点,大部分血胸开胸手术可由胸腔镜手术完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开胸手术(TH)治疗自发气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及输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复发率等。方法:对1997年6月-2000年1月期间所行VATS22例及TH20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胸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TH组明显缩短,围手期出血量明显少于TH组,仅1例术后输血200ml,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尤其是复发性,双侧性首选治疗,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应选用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传统肺叶切除术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实行全胸腔镜下及传统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共为176例,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95例,传统肺叶切除术81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疼痛、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等有无差异。【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较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相比,VATS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均无死亡。【结论】VATS行肺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9.
丘平  王正  林少霖  杨林 《新医学》2011,42(4):219-221
目的:评价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2002-2006年203例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开胸术组(100例)和VATS组(103例),两组分别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和VATS肺叶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VATS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当日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开胸术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两组术后1年及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ATS肺叶切除治疗肺癌安全、可行,既可以减少开胸探查率,又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术的远期疗效,可作为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技术(VATS)与胸骨正中切开术行胸腺切除术的方法及各自优缺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10月47例患者采用VATS经胸径路行胸腺切除术(VATS组)与41例胸骨正中切开行胸腺切除(胸骨切开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镇痛例数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结果两组共8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手术时间:VATS组(89.3±6.92)min略短于胸骨切开组(110.0±6.43)min;术中出血量:VATS组(55.2±4.07)ml显著少于(112.8±7.96)ml;术后胸管放置时间:VATS组(2.46±1.37)d显著短于胸骨切开组(4.76±1.91)d;术后并发症:两组均无肌无力危象及手术切口感染发生,VATS组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乳糜胸1例,肺部感染2例,无肺漏气、胸内出血、低肺综合征、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胸骨切开组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乳糜胸2例,肺部感染4例,无胸骨裂开、胸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镇痛例数:VATS组7例显著少于胸骨切开组21例;术后住院时间:VATS组(5.15±2.52)d显著少于胸骨切开组(9.59±2.87)d.结论 VATS下行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robot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RATS)和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治疗肺部疾病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218例行达芬奇机器人和传统胸腔镜手术诊治肺部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RATS组98例,VATS组120例。结果 RATS组手术时间较VATS组长(P<0.01),手术费用(P<0.05)和住院总花费(P<0.01)较VATS组多。RATS组术中失血量更少(P<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在中转开胸手术、总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中RATS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1),住院总花费更高(P<0.01)。非肺癌患者RATS组手术时间更长(P<0.01),住院总花费更高(P<0.01);RATS组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其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其他指标在机器人手术中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与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n=43)和对照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n=41).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4例非创伤性乳糜胸的电视胸腔镜治疗,结合文献探讨非创伤性乳糜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4例经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核医学检查确诊的非创伤性乳糜胸,经电视胸腔镜行胸导管结扎及胸膜固定术。结果3例1次治愈,1例复发,经2次手术治愈,随访1~5年未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外科为非创伤性乳糜胸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手术(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5~2008年本院行手术治疗的PSP患者共100名.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53例(A组),行胸腔镜手术者47例(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均无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手术中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在预防乳糜胸方面的效果。方法通过对66例食管手术中采取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的病人,其术后胸腔引流液的分析,了解术后乳糜胸发生的情况。结果64例病人中,术后第1天乳糜定性试验阳性45例,64例病人术后第2~4天引流量少于50ml,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2例病人引流量较多,于手术后第6天引流量减少至50ml,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结论在食管手术中,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手术能有效地降低乳糜胸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提高乳糜胸的治愈率,降低二次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6.
陈贵和  黄凯  李治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71-227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在Ⅰ/Ⅱ期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本院30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并清扫纵隔肺门淋巴结,同时与30例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的同期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术后镇痛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清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适合于早中期肺癌,疗效确切,可以作为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静脉、硬膜外及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脉3种镇痛方法用于胸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镇痛组(Ⅰ组)、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脉镇痛组(II组)及硬膜外镇痛组(Ⅲ组)。术后镇痛:Ⅰ组持续以2.5mL/h静脉泵入芬太尼(15mg/L)+咪唑安定(0.3g/L);Ⅱ组关胸前以2.5g/L布比卡因行切口及上下各2个肋间的肋间神经阻滞,术后以2.5mL/h持续静脉泵入芬太尼(10mg/L)+咪达唑仑(咪唑安定)(0.3g/L);Ⅲ组以2.5mL/h持续硬膜外泵入1.8g/L布比卡因+芬太尼(3mg/L)+咪唑安定(0.2g/L)。患者术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行痛觉评分(VAS);测量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出气量(FEV1)。结果:Ⅰ组术后3h及6hVAS明显高于Ⅱ组(P<0.05),术后0,3,6,12hVAS明显高于Ⅲ组(P<0.05,0.01);Ⅱ组术后12hVAS明显高于Ⅲ组(P<0.05);Ⅱ组术后3,6hFVC及FEV1显著高于Ⅰ组(P<0.01,0.05);Ⅲ组患者术后3hFVC、术后6,12hFVC和FEV1及术后24hFEV1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患者术后0h的PaO2明显低于另外二组(P<0.05),而其PaCO2明显高于Ⅲ组(P<0.05)。结论:硬膜外输注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或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注芬太尼用作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