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2.
单梅芳  黄怀宇  顾承志 《中国微循环》2007,11(4):250-252,277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模型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高脂喂养建立兔CAP模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20)、B组(来适可组,n=20)、C组(安体舒通 来适可组,n=20)三组。观察8周后各组CAP数量、形态、面积,纤维帽厚度、动脉中层厚度及斑块占管腔面积比。结果安体舒通联合来适可组能减少兔CAP的形成,增加其稳定性,使中膜厚度增加,纤维帽厚度减小,斑块占管腔总面积比变小。结论安体舒通对CAP有保护作用,能减少CAP形成,增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实验治疗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生后7天的Wistar大鼠经缺血、缺氧处理以后,分别建立了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期及恢复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用丹参、氟桂嗪及高压氧对预防和治疗HIE效果进行了病理观察。结果表明,丹参对HIE模型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预防组及治疗组脑组织的病变范围和程度均较对照组为轻,尤以预防组病变减轻程度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实验兔双侧后腿足上、下、左、右围置冰袋(3份冰加1份结晶氯化钙,粉碎混合,温度降至零下20°~25℃),冰冻1.5小时.3~5天后出现肺高度肿胀瘀血,肺泡腔出血瘀血、水肿、肺间隔上皮细胞坏死,肺间质及肺泡隔毛细血管及中、小细静脉的内皮细胞肿胀、坏死,红细胞聚集,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壳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泛存在于螃蟹壳、虾壳中的壳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生化、医药行业有较好的经济开发价值[1]。本文观察了从天然海洋生物细胞中通过专利方法提取的壳多糖(主要成分为甲壳多糖、脱乙酰基氨基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主要药品和试剂壳多糖由广...  相似文献   

6.
秋水仙素免疫佐剂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水仙素免疫佐剂作用的实验观察胡进军,齐名,顾志勤,武建国(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医学检验中心南京210002)秋水仙素(colchicine)为临床用于治疗嘌吟代谢紊乱和抗肿瘤的药物。据报道秋水仙素可增强家兔体内的抗体效应并具有免疫佐剂作用[1,2...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超声波对新型的消毒剂——高电位氧化还原水是否具有杀菌增效作用,特在实验室内进行了研究。方法分别以大肠杆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实验对象,采用悬液法。分别使用超声波、高电位氧化还原水及两者联合起来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结果3次重复实验表明,对大肠杆菌单独使用超声波处理10 min,杀灭率为89.9%;单独使用氧化水作  相似文献   

8.
用磁处理水(磁水)喂养日本大耳白兔及S_D大鼠105天,对其血脂进行测量的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降低,总胆固醇无明显变化,说明较长时间饮用磁水,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积极意义。另外对部分脏器组织切片观察及部分血液指标的测定,没有发现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苦瓜抗兔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证实苦瓜蛋白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的基础上,在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上,研究苦瓜是否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新西兰兔分为3组,即正常组(正常兔饲料),AS模型组(正常兔饲料中含2%的胆固醇),苦瓜组(正常兔饲料中含2%的胆固醇和1.5%的苦瓜果肉)。90 d后处死动物,测定血脂及动脉壁总胆固醇含量,观察脂肪肝、主动脉粥样病变,综合评价苦瓜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苦瓜组血清总胆固醇、LDL-C、血管壁总胆固醇均显著低于AS模型组,但TG水平与AS模型组差异不明显;苦瓜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苦瓜组粥样病变面积、内膜厚度、I/M比值及脂肪肝程度均显著低于AS模型组。结论:苦瓜果肉有一定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磁水影响动物血液指标出发,探讨磁水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性,用磁水饲养日本大耳白兔105天,其血清HDL-Ch明显升高,而LDL、TG则明显下降,总胆固醇稍有降低但不明显。临床资料表明AS的发生与HDL-Ch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而与LDL浓度呈明显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饮用磁水似有防治AS的作用。从部分脏器组织切片的观察及部分血液指标的测定表明,较长时间饮用磁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清MMP-2、MMP-9在不同时期的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中的变化,研究其影响因素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30只长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组(n=10),高脂饮食组(n=10),球囊损伤 高脂饮食组(n=10),3个月后以中国斑点蝰蛇毒和组胺触发使斑块破裂。其间监测血脂情况,并行血清MMP-2、MMP-9检测。动物处死后查找动脉硬化斑块行病理检测。结果普通饮食组实验中各检测项目均无明显差异。高脂饮食及球囊损伤 高脂饮食组一个月后血脂明显升高。药物触发后高脂饮食组血清MMP-9活性明显增加,球囊损伤 高脂饮食组血清MMP-2、MMP-9活性均明显增加。结论在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中,斑块处于不稳定状态时血清MMP-9活性明显增加,而MMP-2的活性升高可能与内皮机械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引言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血液流动动力学即血液动力学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为了研究流体力学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能存在的重要性,就需要更加详细地认识动脉血液流动的性质。通常认为发病迹象最明显的区域是在动脉分叉部和曲率大的地方。但为了了  相似文献   

13.
将24只小鼠分为四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治疗组,磁化水预防组、前三组每日喂正常鼠饲料及自来水,后一组除喂鼠饲料外只饮用磁化水,经喂养15天后。后三组连续两日分别注射盐酸异丙基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4.
比较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升主动脉的蠕变特性,确定动脉粥样硬化对升主动脉蠕变特性的影响.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和病态各10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蠕变实验的应变增加速度为5%/s.设定实验时间为7 200 s,采集100个数,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正常和病态组升主动脉蠕变最初600 s变化较快,之后应变缓慢上升,正常组7 200 s蠕变量为1.4%,病态组7 200 s蠕变量为0.97%.说明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动脉粥样硬化对升主动脉蠕变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华先平  王琳 《中国微循环》2007,11(3):213-215
1844年,von Rokytansky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理论的三大经典学说之一的血栓形成学说。AS易损斑块破裂后血小板(Plt)在血栓形成导致急性缺血事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近年研究显示Plt也具有某些“炎症细胞”的特性,其活化后释放的某些炎症介质直接或间接参与AS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它是一种血管的病变,而血管与血液成分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最近二十年来有关血液成分与AS的发生之问的联系得到广泛关注。血小板则是血液细胞成分中与AS发病关系最受重视的一种成分。 Carstair(1965)、Moore(1976)、Friedman(1977)、Harker(1976)等实验结果均表明:一定数量的m小板是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纤维斑块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血小板的聚集、释放功能被药物抑制后,动脉平滑肌增生也受到抑制。此外,许多实验室都证明:心绞痛、心肌梗塞病人血小板对诱聚剂的敏感性增高,血小板寿命缩短,血中β-TG、  相似文献   

17.
<正>1概述训练免疫是指固有免疫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等]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记忆,当再次受到相同或不同刺激时,产生更加强烈的免疫应答[1-2]。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模式,训练免疫与适应性免疫记忆不同。适应性免疫记忆是由T和B淋巴细胞诱导的长期记忆,该过程对所涉及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并由V-D-J基因重组介导;训练免疫由固有免疫细胞诱导,持续时间较短,且训练免疫通常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与细胞内代谢和组蛋白修饰水平的表观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复杂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免疫及神经体液调节异常都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一方面是某些原因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血脂及单核细胞进入内膜下间隙 ,单核细胞摄取脂质转化为巨噬细胞 ,吞噬大量脂质形成泡沫细胞 ;另一方面 ,沉积的脂质及局部产生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炎症因子等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并向内膜迁移 ,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目前 ,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壁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面。近年来 ,源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成化合物NO-1886(ibrolipim)调节贵州小香猪脂代谢异常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 方法: 贵州小香猪15头,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普通猪饲料(CD);高脂高蔗糖饲料(HFSD)和高脂高蔗糖饲料加1%ibrolipim。每月末采集血样,测定血脂浓度。第8个月末处死动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血浆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酯的含量;苏丹Ⅳ染色观察主动脉脂纹的面积;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在肝组织中的沉积。 结果: HFSD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主动脉可见脂纹,内膜增厚,内皮细胞损伤,内膜下有大量泡沫化细胞,肝细胞胞浆内大量脂质沉积;ibrolipim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胆固醇酯高于对照组,TG和FFA浓度低于对照组),肝细胞油红O染色见少量脂质沉积。 结论: Ibrolipim可能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浆TG及升高HDL-C发挥其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动脉内皮细胞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发生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高胆固醇膳食诱发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中观察到复盖粥样斑块的内皮细胞如下一系列改变:①内皮细胞胞浆变得特别菲薄,且胞浆呈某种程度退变。②胞浆出现类脂滴。③内皮细胞单个性损伤变性以致脱落,致斑块组织直接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