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对33例星形细胞瘤术前采用TurboFLASH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获得对比剂首过期曲线的最大斜率(SSmax)和Tm1两参数.术后取病检分别进行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每一标本的VEGF表达程度及MVD.将VEGF表达与SSmax、Tm1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之间的SSmax或T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的SSmax与VEGF表达程度成正相关,rs值为0.68;Tm1与VEGF表达程度成负相关,rs值为-0.697,P值均<0.001.VEGF表达程度与MVD存在相关性. 结论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程度与SSmax、Tm1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VEGF促进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对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曲线分析有助于预测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  相似文献   

2.
脑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MRI表现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42例,分析其M RI表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VEGF,并分析其表达程度与M RI表现的关系.结果: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与其病理分级、患者复发密切相关.星形细胞瘤MRI信号的不均匀性、边界清楚与否、瘤周水肿范围、占位效应及增强程度与VEGF表达明显相关,但星形细胞瘤的大小、部位与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星形细胞瘤的MRI征象能反映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术前分析星形细胞瘤的MRI征象与VEGF表达的关系,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及瘤周水肿与瘤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35例星形细胞瘤术前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Turbo FLASH)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对时间-信号强度分析,获得对比剂首过期(FP)曲线的最大斜率(SS)。在MRI计算星形细胞瘤的瘤体体积和瘤周脑水肿体积.从瘤周脑水肿(包括瘤体)体积与肿瘤本身体积之比获得水肿指数(EI),评估脑水肿的程度。术后取病灶进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每一标本的VEGF表达程度,将VEGF表达与SS、EI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VEGF在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之间的SS或瘤周水肿的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与动态增强MRI的SS及瘤周水肿的EI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7和0.831。结论VEGF促进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增高,瘤周水肿的形成。对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曲线分析和MRI上瘤周水肿程度的测定有助于预测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为评估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和抗血管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灌注成像在星形细胞瘤术前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 对照,评估VEGF表达与脑血容量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28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MR常规及MR灌注扫 描,术后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表达情况。原始灌注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 理,获得MR灌注曲线及彩色图谱,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瘤周水肿区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并将所测数值进行 统计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每一标本的VEGF表达程度,将VEGF表达程度与rCBV进行相关分析。结 果 在MR灌注曲线及彩色图谱中,高分级星形细胞瘤实质部分及瘤周水肿区最大灌注处表现为高灌注,低分级星 形细胞瘤表现为等或低灌注为主。低分级星形细胞瘤实质部分及瘤周水肿区最大rCBV值为1.88±0.84,1.03± 0.40。高分级星形细胞瘤实质部分及瘤周水肿区最大rCBV值为3.07±1.23,1.61±0.70;两组间肿瘤实质部分及瘤 周水肿区最大rCB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rC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VEGF表达程度与rCBV成正相关,r8值为0.817,P<0.001。 结论 星形细胞瘤MR灌注成像与病理 分级和VEGF有良好相关性,结合常规MR,可显著提高星形细胞瘤术前病理分级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MRI征象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用抗MMP-9抗体对40例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进行标记分析,并测定MRI图像上肿瘤信号的均匀度、水肿程度及强化程度。结果 星形细胞瘤MRI征象与MMP-9的表达明显相关(P〈0.01),而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MMP-9的表达也增高(P〈0.01)。结论 星形细胞瘤的MRI征象与MMP-9的表达密切相关。可以间接地反映星形细胞瘤的某些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脑星形细胞瘤动态CT指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脑星形细胞瘤动态CT招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VEGF)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搜集动态CT扫描资料完整、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38例,并根据动态CT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分析瘤组织的TBRp、TBRL、S(曲线升段斜率)、AR(动态曲线下面积)。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瘤细胞内胞浆内的VEGF进行染色,分析VEGF的表达程度,并将其与时间-密度曲线分析结果相对照。结果 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与其病理级别、临床预后密切相关。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与I、Ⅱ级之间,TBRp、TBRL、S、AR相差显著(P<0.050。TBRp、TBRL、S、AR均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0.01)。结论 星形细胞瘤动态CT扫描强化的幅度及模式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应用动态CT活体反映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星形细胞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CT征象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82例,分析其CT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肿瘤细胞内的VEGF染色,并分析其表达程度与CT表现的关系。结果 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的程度与其病理分级、病变复发密切相关。星形细胞瘤CT密度的不均匀性、瘤周水肿范围、占位效应的程度、增强程度与VEGF表达程度明显相关,但星形细胞瘤的大小、部位与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星形细胞瘤的CT征象能反映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程度。术前分析星形细胞瘤的CT征象与VEGF表达的关系,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质子MR波谱(1H-MRS)表现与肿瘤增殖潜力的相关性。方法术前进行MRI和1H-MRS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其中Ⅰ、Ⅱ级(低级别)26例,Ⅲ、Ⅳ级(高级别)8例。3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有21例(低级别17例,高级别4例)为均质性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PCNA在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并与星形细胞瘤1H-MRS的胆碱(Cho)/N-乙酰天冬氨酸(NAA)、Cho/肌酸和磷酸肌酸(Cr)相比较,明确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21例均质性肿瘤中,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Cho/NAA、Cho/Cr(中位数分别为4.895、4.845)比低级别(中位数分别为2.920、2.000)明显升高(Z:-2.597,P=0.009;Z=-2.687,P=0.007);且Cho/NAA、Cho/Cr与PCNA的表达[吸光度(A)值中位数7.880]呈明显正相关(r=0.607,P=0.003;r=0.457,P=0.038)。但全部34例星形细胞瘤中高、低级别Cho/NAA(中位数分别为3.965、2.890)、Cho/Cr(分别为3.080、1.96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o/NAA、Cho/Cr的比值与PCNA的表达(A值中位数为8.100)不相关(r=0.060,P=0.738;r=0.125,P=0.480)。结论 运用1H-MRS检测均质性星形细胞瘤中Cho的含量对于术前活体预测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很有价值,从而能间接判断星形细胞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复发性星形细胞瘤的MRI征象,探讨MRI对复发性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复发性星形细胞瘤,复发时间距第一次手术时间为4~122个月,平均8.6个月,在45例复发性星形细胞瘤中,Ⅰ级2例,Ⅱ级9例.Ⅲ级12例,Ⅳ级22例。结果 45例复发性星形细胞瘤中,共有复发病灶49个。32例出现1种或1种以上方式的颅内扩散;笔者将颅内扩散分为3种方式:结节型、线型和混合型,其中结节型扩散28例,线型扩散23例,混合型扩散11例。17例出现硬脑膜“尾征”。结论 MRI是诊断复发性星形细胞瘤的重要手段,而且能清晰的揭示复发肿瘤颅内扩散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星形细胞瘤常规MRI增强程度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瘤常规MRI增强程度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术前对32例星形细胞瘤行常规钆-喷替葡甲胺剂量(Gd-DTPA, 0. 1mmol·kg-1 )增强MRI检查, T1WI观察肿瘤增强情况。与脑室内脉络丛比较,肿瘤增强情况分为无/轻微、中等及明显强化3组。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并用VIII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对手术标本进行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微血管记数(MVC)评定肿瘤血管生成。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增强程度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星形细胞瘤中,术前常规增强MRT1WI上, 13例明显强化, 12例中等强化, 7例无/轻微强化。32例星形细胞瘤手术标本MVC7~113个,平均(46. 1±14. 3)个。其中明显强化组MVC为(56. 0±10. 7)个;中等强化组(38. 3±11. 9)个;无/轻微强化组(12. 5±6. 3)个。统计学相关分析表明:星形细胞瘤常规增强MRI增强程度与MVC存在显著正相关(r=0.763,Ρ<0. 01)。结论 星形细胞瘤常规MRI增强程度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常规MRI增强扫描可能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方面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云亭  全冠民 《放射学实践》2003,18(12):898-901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VBE)的MRI表现及其与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后VBE模型,MRI动态观察VBE征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VBE MRI表现为缺血脑组织体积增加T2WI信号增高,在缺血后1~2d达到高峰。12h~3d免疫组化染色见缺血区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胶质细胞阳性染色,血管内皮细胞染色强度在12h~3d呈递增趋势,与VBEMRI征象改变呈正相关(r=0.820~0.994)。结论:MRI可动态观察脑缺血后VBE,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VEGF表达与VBE MRI征象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的肿瘤血管生成与动态MRI增强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的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以及p5 3蛋白表达与Gd -DTPA动态MRI增强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 30例 ,按MRI动脉期图像信号高、等、低部位进行取材 6 7处 ,行HE染色和CD34、VEGF和p5 3免疫组化染色。每位患者术前均行SET1WI、FSET2 WI及FMP SPGR三个序列常规平扫成像 ,静脉注射Gd -DTPA后 ,采用FMPSPGR序列进行动态MRI增强扫描 ,评价动脉期强化程度、静脉期强化及平衡期强化形式 ,并计算代表强化程度和形式的病灶强化指数和肝脏相对增强比值 (RE) ,与微血管密度 (MVD)、VEGF和p5 3的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在动脉期强化图像中 ,明显强化组MVD值 (2 2 9.79± 80 .96 )明显高于中等强化组 (173.0 9± 6 1.38)和轻度或无强化组 (15 3.0 0± 10 8.5 8) (P <0 .0 5 ) ,在明显强化组VEGF的阳性率 (6 8.4% )明显高于中等强化组 (36 .4% )和轻度或无强化组 (38.9% ) (P <0 .0 5 ) ,p5 3的阳性率在三组中无差别 ;在静脉期强化组MVD值为 2 5 9.80± 93.3,高于无强化组中 (178.6 4± 92 .6 5 ) (P <0 .0 5 ) ;VEGF和p5 3的阳性率在两组中无差别。在延迟期无环状强化和出现环状强化组中 ,MVD值分别为 144 .10± 5 3.2 4、2 6 9.0 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PH的MSCT多期扫描不同时期的成像特点和规律以及与MVD、VEGF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23例BPH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MSCT多期扫描.病理学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和VEGF、CD34的免疫组化SP染色.对照分析MVD、VEGF的表达情况与BPH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不同时期的成像特点的关系.结果:BPH中央区在25s有轻度强化,40s、55s、70s、180s强化明显,中央区在平扫和第25s、70s和180s增强扫描时CT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扫描时期CT值两两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边区在25s有轻度强化,40s、55s、70s、180s强化明显,周边区CT值差别在平扫和第25s增强扫描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扫描时期两两比较CT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央区和周边区CT值差别在第40s增强扫描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中央区平均MVD值为20.39±6.45,周边区平均MVD值为7.45±4.34,二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央区VEGF表达阳性率为54.35%,周边区VEGF表达阳性率为13.48%,二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中VEGF表达强度与MVD值之间呈正相关(r=0.8634,P<0.05).MVD值与前列腺体积无相关性(r=-0.206,P>0.05).CT强化幅度随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的增高有增加的趋势.结论:MSCT强化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BPH内微血管的形成和VEGF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实质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PX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分析11例实质型PXA的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瘤周水肿、恶变发生率及MRI信号特征.结果:11例实质型PXA患者中,发病平均年龄为(31.0±9.7)岁,9例(81.8%)病程≤1年;病变累及颞叶8例(72%),岛叶3例(27%),囊变发生率为72.7%(8/11);实质型PXA的瘤体体积中位数为7.2 cm3;无水肿或轻度水肿3例(27%),中度水肿7例(64%),实质型PXA恶变发生率为9%(1/11).实质型PXA MRI表现为实性肿块(伴或不伴囊变区),多数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实质部分T1 WI呈等、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瘤周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呈明显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邻近脑膜一侧强化显著.结论:实质型PXA的病程较短,肿瘤体积较小,恶性程度较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多体素1H-MRS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及其与Ki-67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iemensSonata 1.5T超导型MR成像系统对41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扫描及MRS检查,其中28例进行了Ki-67抗原指标的免疫组化染色。磁共振波谱分析采用四通道正交头部专用线圈3D-CSI序列扫描,比较分析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代谢物情况。用兔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测定肿瘤标本的Ki-67抗原标记指数。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低级别组脑星形细胞肿瘤多体素?1H-MRS均表现为Cho峰不同程度增高和NAA峰不同程度的降低,5例出现Lac峰,无出现Lip峰。高级别组脑星形细胞肿瘤均表现为Cho峰明显增高,NAA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21例出现Lac峰,11例出现Lip峰。高低级别肿瘤间Cho/Cr,Cho/NAA和Lac/Cr比值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Cho/Cr、Cho/NAA比值与Ki-67指数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0.694)。结论:多体素1H-MRS代谢物含量与Ki-67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磁共振波谱分析能够为星形细胞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6.
星形胶质细胞瘤MRI与病理对照研究(附280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索不同分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的规律性,研究MRI对该肿瘤的诊断要点和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胶质细胞瘤(AG)280例,其中应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成像84例;取50例肉眼全切标本,行MRI表现的病理基础研究。结果发现Ⅰ级AG边界多较清楚,信号较均匀,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囊变、出血少见,分别为32%、1%;Ⅲ~Ⅳ级AG则边界多不清楚,信号不均,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囊变或坏死、出血多见,分别为57%、22%;Ⅱ级介于二者之间。众多MRI征象中,有分级价值的特征为多位、多发、出血及坏死。而肿瘤在增强前后的信号不均匀性随着恶性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P<0.01)。其病理基础主要与肿瘤内坏死、囊变、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等病理改变较多有关。另外,镜下尚发现瘤周水肿及邻近脑组织内有孤立肿瘤细胞浸润现象,而MRI上无法分辨。结论不同分级的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规律性,其MRI信号变化与瘤体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