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区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以往诊断此病主要依靠粪检,近年来,血清学检测技术已应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为了评价各类免疫球蛋白在华支睾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990年5月,我们应用ELISA法同时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IgG、IgM和IgA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方法和结果一、可溶性蛋白抗原的制备:从实验感染的家兔肝胆管内获取华支睾吸虫成虫,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重组蛋白在华支睾吸虫病诊断上的价值,探索以重组蛋白替代天然抗原用于ELISA等血清学方法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使用重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ysB)与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CAA),以ABC-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病、其它寄生虫感染及健康人血清特异性IgG.比较两种抗原用于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共检测了112份华支睾吸虫感染血清,使用重组抗原CysB与成虫粗抗原CA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9%(104/112)及94.6%(106/112);分别检测健康人血清56例、日本血吸虫病血清20例及肺吸虫病血清10例.对于两种抗原,华支睾吸虫特异性IgG检测阴性率均相同.上述三类血清的阴性率分别为96.5%(54/56)、95%(19/20)及90%(9/10)。结论 华支睾吸虫重组蛋白CysB用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成虫可溶性抗原(CAA)的诊断应用价值相近,有望成为应用于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替代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华支睾吸虫病的人群感染现状及流行特征,研究当地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因素,为当地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8月~10月对花都区各乡镇常住居民进行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体;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粪便虫卵;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的内容.[结果]共调查1 800人,粪检检获华支睾吸虫卵者705人,平均感染率为39.17%,平均每克粪便虫卵数(EPG)为367.男性感染率为43.06%,女性感染率3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均有感染,成年人感染率较高,各年龄组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存在显著差异,以渔民、饮食服务人员和商人感染率最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9.2%的被调查者吃过淡水鱼生,48.5%的家庭生熟食物所使用的刀具、砧板没有分开,80%以上的居民对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之甚少.[结论]广州市花都区仍然是华支睾吸虫重点流行区之一,居民的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是华支睾吸虫流行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台山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况,为大规模开展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台山市台城镇、大江镇作为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氏厚片法粪便检查人群华支睾吸虫卵。并开展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调查;对华支睾吸虫住院慢性病人进行危害性调查。结果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6.8%;男性感染率为7.0%,女性感染率为6.5%,以20~49岁年龄组最高。解剖淡水鱼、猫、狗、老鼠没发现华支睾吸虫囊幼和成虫,但9份猫肝中均发现华支睾吸虫卵。结论华支睾吸虫已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较严重的危害,应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华支睾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确定华支睾吸虫病的高危人群,提供当地华支睾吸虫病感染因素的线索.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体;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测粪便虫卵;采用消化法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进行问卷调查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同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影响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相关流行因素.结果 共调查1 720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8.14%,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P<0.001).各年龄组均有感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调查常见淡水鱼6种共273尾,6种淡水鱼体内均查到华支睾吸虫囊蚴.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吃半熟鱼习惯及外出饮食等行为是最重要的危险因子.结论 新会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某医学院学生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状况。方法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学生的粪便和血清进行检查。结果粪便检查4438人,华支睾吸虫卵阳性5人,感染率约为0.11%;ELISA法检查415人,血清华支睾吸虫IgG抗体阳性10人,阳性率约为2.41%。结论广州市医科大学生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但仍需注意高校学生华支睾吸虫感染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城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南宁市城区居民华支睾吸虫病感染情况。方法 以ELISA法和改良醛醚法检查来自门诊和现场采集的血清和粪便样本的华支睾吸虫抗体和虫卵。结果 调查共1388例,其中门诊就诊者772人,感染率61.66%,现场调查人群616人,感染率25.6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有吃鱼生史、鱼生史不详和无鱼生史者的感染率分别为58.83%、32.77%及1.88%,三者差异高度显著。以ELISA法与改良醛醚法检测门诊就诊者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率的差异不显著。结论 南宁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严重,对市民健康已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华支睾吸虫的免疫胶体金(IC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比较两者检测华支睾吸虫的效果。方法以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包被胶体金,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相应抗体,建立华支睾吸虫ICT检测方法;以华支睾吸虫18S r RNA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RT-PCR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检测粪便样本中的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两种检测体系与商品化的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平行测定比较,考核检测体系的应用价值。结果对200份华支睾吸虫重点人群样本进行检测,ELISA法检出的华支睾吸虫Ig G抗体阳性例数为20例,阳性率为10.0%;ICT法为16例,阳性率为8.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100.0%,符合率为98.0%,ICT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RT-PCR法检出的粪便样本中华支睾吸虫核酸阳性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9.0%,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100.0%,符合率为99.0%,RT-PCR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说明ICT、RT-PCR两种检测方法与ELISA的测定结果比较一致。结论建立的ICT及RT-PCR两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两种检测方法均适用于华支睾吸虫现场的快速检测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开平市华支睾吸虫病调查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解开平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探索大规模调查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和ELISA法血检水口镇东方红村和黎村人群华支睾吸虫卵和抗体。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作腹部B超检查及服用阿苯哒唑驱虫糖。开展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调查。结果: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34.1%。其中东方红人群感染率34.8%,黎村感染率33.3%。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44.4%和26.8%。以15~60岁年龄组最高。虫卵密度EPG平均值男、女性分别为200.2和164.8,多属轻度感染。酶标检测感染率36.0%,与粪检的34.1%无显著性差异。服用阿苯哒唑驱虫糖后虫卵阴转率为95.5%。在当地鱼塘的鱼苗中找到华支睾吸虫囊蚴,解剖当地犬和猫发现有华支睾吸虫成虫。结论:开平市已是华支睾吸虫流行区之一,酶标检测可做为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阿苯哒唑驱虫糖可有效防治华支睾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10.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为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华支睾吸虫流行情况,于2000年6月~2002年10月在番禺沙湾镇的紫坭村和石基镇的前锋村开展了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便检查人群华支睾吸虫卵;华支睾吸虫感染静脉采血作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体检测和腹部B超检查;开展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调查。结果 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13.7%。其中紫坭村感染率18.2%;前锋村感染率8.O%;男性感染率为22.3%,女性感染率为6.6%,以20~50岁年龄组最高。华支睾吸虫感染HBsAg阳性率为20.9%,HBeAb阳性率为40.3%;42.4%感染出现不同的肝胆道病变;在当地鱼塘的鱼苗中找到华支睾吸虫囊蚴;解剖当地犬、猫中,均发现华支睾吸虫成虫。结论 番禺区是华支睾吸虫重点流行区之一,且华支睾吸虫已对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